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 政经新闻 正文
长三角九城市“结盟”一年间——G60科创走廊渐行渐宽
2019年05月09日 09:37:00 来源: 浙江在线 记者 袁华明 王世琪 金梁

zjrb2019050900011v01b004.jpg

湖州明朔科技“智慧路灯头”车间。记者 胡元勇 摄

  浙江在线5月9日讯(浙江在线记者 袁华明 王世琪 金梁)9座城市,1个梦想。

  这段时间,G20科创走廊9座城市(区)正在积极筹备第二次联席会议。就在去年6月,沪苏浙皖九城在上海签订长三角地区共建G60科创走廊战略合作协议。G60科创走廊随即成为外界观察长三角一体化的一个重要窗口。

  这是一个世界级的梦想。放在全球范围看,依托交通要道形成科创高地,是发达经济体的一个重要特征。美国硅谷等全球科创高地的创新、智力和产业要素,均沿高速公路等交通走廊分布。自2016年上海松江区最早提出,不断扩大的G60科创走廊“朋友圈”,见证了近年来长三角一体化在集聚创新资源、打造创新高地上的新发展。

  但是,朝向长三角实现更高水平一体化的目标,G60科创走廊面临的发展命题并不轻松——要素流动的壁垒如何进一步打破?科创资源的最优化配置如何实现?产业如何在竞合中避免同质化?

  不久前,本报记者兵分三路,先后走访了G60科创走廊的9座城市(区),感受这条科创走廊的最新脉动,寻找这些问题的现实答案。

  要素流动

  距离无障碍有多远

  4月18日,安徽芜湖市政务服务中心工商登记窗口前,深圳市福田物业发展有限公司芜湖分公司行政人事部负责人张丽正坐在G60科创走廊“一网通办”综合服务窗口前,申办宣城分公司的营业执照,并且在第二天就拿到了证照文本。

  一个窗口,见证了G60科创走廊推动要素自由流动的成果。2018年9月28日,G60科创走廊九城市“一网通办”开通暨第一批异地证照发放仪式在嘉兴市行政审批服务中心三楼大厅举行。现在,9座城市营业执照都可以“一网通办”,办理时间从半个月缩短到几天,提交的材料也大大减少。

  G60科创走廊在全国首创跨区域“一网通办”以来,已实现公司设立、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发放等30个事项“一体受理、一体办证”,且上海全市的企业都可以到松江办理异地证照。

  要素是经济之壤,要素自由流动是经济活力之本。当长三角一体化上升为国家战略,区域内各类要素尤其是科创要素的自由流动,就成了检验一体化成色的一块试金石。对G60科创走廊9座城市而言,能否打破各种阻碍要素自由流动的有形无形壁垒,也因此成为结盟的第一要务。

  破壁不易。这些年来,在推进要素自由流动中,沪苏浙皖三省一市探索出不少有益的做法。瞄准创新高地的G60科创走廊,又如何找到破壁突破口呢?

  “资本融通、技术畅通、人才流通,打破行政壁垒实现区域一体化,G60科创走廊推动要素破壁到机制破壁的探索不断深入。”作为G60科创走廊的发起方,上海松江区负责人表示,“G60科创走廊打破行政壁垒促进资源高效配置,得到了企业的认可。政府‘看得见的手’和市场‘看不见的手’,在这里一拍即合,激发出高质量发展的火花。”

  今年G60科创走廊将有一系列促进更高质量一体化的新举措出台:推进长三角政务服务一体化先行先试,建设“一网通办”2.0版,尝试跨省身份互认、电子证照共享应用等。实现审批事项在九城市范围内无差别办理,进一步促进市场统一;进一步消除市场准入壁垒,探索建立存量工业用地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的机制,为早日实现土地跨省交易提供意见,进一步提高土地集约节约和复合利用水平。

  选择资本市场作为突破口,无疑是一步妙棋。今年2月15日,上海,G60科创走廊九城市与上海证券交易所战略合作签约仪式举行,同时发布了G60科创走廊指数。根据合作协议,将在上交所设立“上证G60科创走廊综合指数”和“上证G60战略新兴产业成份指数”,未来在条件成熟时推出相关成份指数ETF产品。通过资本市场实现市场要素的更畅通流动,从而有效推动科创型企业成长。

  “长三角一体化对内重在高质量融合一体推进,对外则是我国开放新高地,需责无旁贷地担当起带动引领的龙头作用。在长三角一体化上升为国家战略的大背景下,出台G60科创走廊扩大开放新政,能加快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进程,对浙江来说也是重大利好。”浙江省发展规划研究院首席研究员秦诗立认为,根据要素流动更通畅的要求,结合各自城市优势,打破壁垒,加快要素流动,G60科创走廊相关城市要下好先手棋。

  科创资源如何实现最优配置

  以“科创”为核心内容的G60科创走廊中,如何更好实现科创资源的合理有效配置,进而促进不同地区之间协同发展?

  “重大科学设备、高校、人才等资源要素在区域内分布不平衡,G60科创走廊要想发挥更大的作用,就要促进这些要素的流动,实现各市科技创新的互补共进。”上海市松江区主要负责人对记者说。

  科创资源的共享是优化要素配置的重要途径。G60科创走廊发展到3.0版本,从上海松江创立到9座城市协同,每一次扩容都伴随着科创资源共享范围的扩大。

  第三批加入G60科创走廊的金华市对此深有体会。2018年11月,金华与G60科创走廊城市的科技部门举行G60科创走廊九城市科技创新合作圆桌会议,会上九城(区)签订《G60科创走廊九城市科技合作框架协议》。今后,金华政府部门给企业发的创新券,可到上海的科研机构“消费”,让企业接触到更多的高端科研设备和技术;而区域内数千台大型科学仪器开放共享,将提高区域内创新资源利用率。据统计,2018年九城(区)实现首批1796台(套)大型科学仪器共享和创新券互认互通,实施工业互联网协同创新工程,认定18个工业互联网平台和12家专业服务机构。

  随着9座城市协作的不断深入,科研机构和高校也正通过科研成果的产业化发挥着更大的作用。位于嘉善的浙江悦世新材料技术有限公司便是上海交通大学研发成果转移结出的硕果。

  “我们的科研团队在上海交大,研究后的成果经过产业化落地嘉善。”公司总经理周成林告诉记者,上海已经没有足够的土地实现研究成果的转化,选择距离上海较近的嘉善无疑是产业化的最好选择。

  异地研发打通了高校研发成果跨区域流动的通道,但周成林坦言,在研发成果转化过程中仍存在阻碍。“上海与嘉善距离很近,通勤方便,但纳米技术研究过程中需要极其细致的沟通,跨区域仍存在沟通不畅等问题,但把整个研究团队搬到嘉善又不现实,这里不具备科研团队成长的土壤。”

  有土地,缺土壤。这不是悦世新材料公司一家的难题。一路下来,记者发现,高校研究成果产业化转移的例子很多,但真正实现研发与产业一体化的却屈指可数。“除非是一同成长起来的创业团队,成熟的科研团队不会离开高校跟着企业走,并不利于科研团队的进一步发展。”浙江朗德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陈雷说。

  区域间科创环境不平衡带来的问题远不止于此,这种不平衡也正影响着人才流动。表面上,高端领军人才开始从科创能级高的城市向科创能级低的城市转移,但实际上,科创能级低的城市更需要的一线研发人员仍在科创能级高的城市聚集。在悦世新材料公司从事行政工作的毕馨馨告诉记者,尽管嘉善有优厚的人才待遇,交通也方便,但她周围的一线研发人员仍不愿意来此工作,这导致她在必要时要在公司从事简单的研发工作。

  由此可见,科创资源高效配置与区域平衡发展应互为前提。G60科创走廊九城市,科创能级高低有别,科创能级高的城市拥有更优质的高校、人才等科创要素,而科创能级低的城市则拥有着土地等产业化过程中重要的发展要素,科创要素的合理配置,不应是后者使用土地资源置换前者的科创资源。“这就要求科创能级低的城市在提高自身科创水平上下功夫,缩小九城市间科创能级的差距,为这些科创要素培养肥沃土壤,解决科创资源合理配置中的关键问题。”G60联席办公室相关负责人说。

  产业同质化现象如何避免

  让科创要素实现自由流动,最终目标是打造一流产业。那么,“手牵手”之后,G60科创走廊九城市距离打造世界级产业集群的梦想还有多远?

  2019年4月24日,合肥,长三角G60科创走廊成立第5个产业联盟——新能源和网联汽车产业联盟,旨在推动该产业“九城联动、资源共享、深化融合、集群发展”。当记者问及产业联盟的成立初衷,G60科创走廊联席会议办公室主任高奕奕解释说,目的在于整合产业链上下游的资源,促进各类资源的融合,强化相互间的信息沟通,并以此为依托与各类金融产业资本进行对接。

  在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的视角下,长三角地区不仅仅是自然地理概念、行政区域概念,更应该是经济地域概念。在这样的背景下,以产业联盟的方式促一体化发展,让该经济地域内的企业告别单打独斗,在世界的舞台中形成竞争力,有着积极的意义。

  然而,世界级产业集群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产业协同性。目前,G60科创走廊成立的产业联盟距离真正的产业协同还有不小差距。

  目前,在长三角区域,“你上什么我也上什么”的现象还不时出现。据不完全统计,23个长三角沿海沿江城市中,分别有13个和12个城市在“十三五”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到要发展石化和冶金产业。新兴产业也是如此,很多地方政府将此作为重点培育方向,辖区内但凡有一两家新兴产业企业,就迫不及待提出要打造产业集群的大目标。

  不可否认的是,一定程度的产业同质化是市场竞争的必然,通过充分竞争,假以时日,一般也会形成优胜劣汰的产业布局。但是,也必须看到,在充分竞争的前提下,如果能实现更高水平的产业协同,无疑更有利于整个区域的产业发展。

  要避免产业同质化带来的问题,就必须从更高层面进行规划布局和顶层设计,而G60科创走廊产业联盟已经意识到了这一问题。

  “在新材料行业,很多企业在不同领域进行技术攻坚,但很多基础领域研发方向是重叠的。去年底,新材料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成立之后,就特别加强企业与科研院所对接、最新科技成果转换,其实就是破题同质化的一种尝试。” 浙江世明光学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成智杰说。

  之前,“世明光学”受研发实力限制,蓄光自发光材料的部分核心技术一直无法攻破,后来通过新材料产业联盟对接上了中科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由中科院院士薛永祺领衔的科研团队,终于攻克了这项技术难题,如今产品已研发成功——在一块巴掌大小的蓄光自发光材料制成的墙地砖上,浓缩了11项专利,填补了国内相关空白。

  “各地都在发展机器人产业,企业各干各的,竞争多于合作。产业联盟成立之后,关键技术的研发、检查设备的共享、政策资源的互通、产业标准化的规范等都可能实现。”G60科创走廊机器人产业联盟成员、浙江硕和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洪灵对产业联盟的未来充满期待。

  产业联盟的尝试,让我们发现,长三角一体化拉近了三省一市企业之间的距离,让强者有了更大发展空间。“随着G60科创走廊的打通,很多行业会加速洗牌,让头部企业快速脱颖而出,或许在未来几年,七成以上的电梯企业会被淘汰或兼并,但区域整体的产业实力会变得更强。”湖州怡达快速电梯执行总裁韩洪建说。

  “长三角一体化上升为国家战略,既对产业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为解决产业重复建设和恶性竞争提供了机遇,建立长三角重大产业项目布局协调机制势在必行,很多地方指望着计划经济时代的产业布局是不现实的,各地更要利用自身资源禀赋和比较优势来寻找适宜空间。”长三角一体化决策咨询专家陈雯如是建议。

标签: 走廊;长三角;要素 责任编辑: 王艺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Copyright © 1999-2017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