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 政经新闻 正文
一部浙产“良心国剧” 尽显盛唐气象满溢文化自信
2019年07月23日 06:14:40 来源: 浙江在线-浙江日报 记者 沈听雨 应磊 通讯员 杜倩倩

  浙江在线7月23日讯(浙江在线记者 沈听雨 应磊 通讯员 杜倩倩)上元节前夕,看似弥漫着欢乐祥和气息的长安城,混入了一群动机可疑的“狼卫”。死囚张小敬临危受命,与靖安司司丞李必携手,要在十二时辰内拯救陷入危局的长安。

  “静悄悄”开播的《长安十二时辰》火了,豆瓣评分直逼8.6分。有人说,服装、道具和布景细致考究,从衣食住行到社会风物,跟着剧中人从早到晚走过长安108坊,感受了盛唐最好的模样。有人说,故事情节波谲云诡,在蒙太奇式的场景切换中,明线暗线交错,编织了一张引人入胜的叙事网。

  折叠的十二个时辰延展出了一个盛世大唐。这部浙产网络首播剧被称为“良心国剧”,成为暑期档的爆款。它究竟有何魅力,又是如何炼成的?

  一砖一瓦

  再现唐风古韵

  正值盛夏,《长安十二时辰》也不失时机地带来了热度。和许多剧集不同的是,观众第一波关注的焦点更多的并非在于剧情,而在于连续剧中那出色的服装、道具和布景。

  也许,是因为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繁华如梦、气象万千的大唐王朝。

  《长安十二时辰》将背景设置在盛唐年间。“熙攘繁盛,光耀万年。再也没有比长安城更伟大的城市了。”正如剧中李必赞叹的那样,我们都对那个强大自信的大唐历史有所怀想。而电视剧中那座真实还原的长安城,就坐落于浙江宁波象山影视城原陆家庄区域,占地约70亩,里面大小错落组合起了65幢典型唐代建筑,包括万泉宅、霍寨、街道、古代坊墙等。

  象山影视城相关负责人吴琪介绍,这座长安城由剧组设计,并与影视城合作总投资5000万元,花费7个月时间共同打造。开机后,剧中98%的场景都在此处拍摄完成。

  重新搭建一座长安城意味着一切从零开始。《长安十二时辰》的整体美术风格与呈现效果由美术指导杨志家和金杨操刀。2016年8月他们刚拿到剧本时,导演曹盾只有一个要求:“真实”。

  “那你们用什么来证明,现在的这座长安城是符合历史的呢?”

  听到记者的疑惑,杨志家在电话那头笑了:“我们首先做的不是贸然搭城,而是去了中国国家博物馆、陕西历史博物馆、西安博物院等地,去观察遗存古物,查阅史记资料。”

  可是,他也坦陈,有些资料是残片,有些图案已经不连续了,还有些壁画上的颜色早已剥落。关于唐朝普通百姓人家的生活记载,更是稀少。为了更接近历史上的真实,美术组只能去啃那些颇为枯燥的考古报告。

  比如,东市和西市是唐长安城的经济活动中心,这部分重点参考了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所的部分考古报告。报告显示:“西市犹如唐长安城中的’城中之城’,其外围城墙基部宽4米左右,其高度与之相当。城墙内有顺城道,一如西安现在的顺城巷。城内有东西、南北向各两条大街,宽约16米,使路网结构总体上呈‘井’字,将西市分为九大板块,明显是‘九宫格局’的形制。”基于这些史料,才有了剧中西市繁华的景象。

  “我们的创作就是遵循最朴实地描摹、最全面地展现、最大胆地想象。”金杨说。

  以西市为例,美术团队设计了许多街道摊位,还有很多符合唐代的杂技游戏,但这些摊位几乎找不到唐代的古画记录。怎么办?“我们就从一些接近的年代寻找提炼线索,再融入唐代审美进行设计,以此来展现包罗万象的生活。”

  那么,整个设计哪个部分最为困难呢?

  有点意想不到的是,杨志家说,是天灯。“剧作中对整个天灯的结构描述非常复杂,我们每看一段都需要停下来反复琢磨。”这是一个需要揣摩当时皇帝的喜好,还要符合唐朝生产力,又能体现唐朝最高技艺的核心道具。

  现在制作完成的大天灯足有几十米高,设置了许多机关,完全由齿轮控制运行。杨志家告诉记者:“做完大天灯后,我们也觉得相当震撼,它浓缩着的民族文化印记令人骄傲。”

  不过,《长安十二时辰》团队在建长安城的过程中,对历史的尊重和还原,对工匠精神的坚持,更多的还体现在无数的细节里。

  杨志家举了一个例子:“我们通过观察史料里的老照片发现,唐代惯用的涂料不是油漆,而是一种粉末涂料。”同样是红色,后者呈现的拍摄效果更具有历史感,而不同的建筑所用的红色也会有细微差别。“既然做了,就要精益求精。”

  一砖一瓦,一草一木,一街一巷,城终建成。

  随着开篇一组长镜头,朱楼之上自弹自唱的歌姬,向老吏问好的孩童,倾听演唱的群众,人气鼎沸、气势壮观的长安城逐渐展现在眼前。

  有观众考证了唐史有据可查的坊市、楼阁、门板、水渠等细节样貌,由衷赞叹道:“这就是大唐啊!”

  人间烟火

  唤起传统之美

  时间,是《长安十二时辰》的核心元素。这部情节紧张的连续剧只讲了唐朝24小时的故事。

  “我并不仅仅要还原大唐,更要展现‘大唐的一天’。”导演说,他想要的,不仅是和历史上大唐如出一辙的建筑,还要充满人间烟火,有血有肉。

  “当我看见李必的造型,看到他头上那顶小小的芙蓉冠和簪子竖式插法,我便对这部剧充满了期待。”王女士是《长安十二时辰》的热心观众,她告诉记者,很多影视作品中,道士出场都只会绑一个丸子头,其实这并不正确,难得有部剧把道家头冠戴对了。

  据了解,李必所戴的芙蓉冠原型为南京博物馆馆藏的毕沅墓玉冠。而令不少专业人士所称道的一点是他前后戴的簪子。唐代道士张万福所著的《三洞法服科戒文》有所记载:“中原及北方地区道士一般都使用子午簪。”(子午簪,从后往前插,代表子午水火相济)

  知来处,明去处。影视剧是普及度最高的大众文化消费,在其中复原古代服饰、妆效、礼仪等,是对唐文化的细腻还原和无限贴近,亦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发扬。《长安十二时辰》自开播以来,剧中诸如此类俯拾即是、考究精致的细节,一直被津津乐道。

  这一点,杭州师范大学戏剧影视学教授、浙江省网络作协常务副主席夏烈颇为赞赏:“《长安十二时辰》通过对大唐生活的还原,充盈着历史感和知识感。”

  他也举了一个例子。我国自古来被称为“衣冠上国,礼仪之邦”。每个朝代的礼仪都有着自己独有的特点。“入郡腰恒折,逢人手尽叉。”在唐朝,最与众不同的礼节就是叉手礼。执此礼仪时,需左手抱于右手的大拇指,左手小拇指冲着自己的手肘,右手四指皆直,大拇指上翘。但如今,却少有影视作品会尊重还原这样的细节。

  值得一提的是,《长安十二时辰》还请来了专家,精心复原了28种唐朝点心供各种宴会日常场景所需,人物对话也善用古文诗歌突显当时诗文发展之鼎盛,还将古法造纸和打铁花两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巧妙融入剧中。

  当观众能够在日常的柴米油盐背后寻找到强大的文化印记支撑,影像才能深入人心,才能凝结华夏文明之精髓唤起情感共鸣。《长安十二时辰》正是将承载传统文化的大命题分解到日常生活的细碎中,铺开了一幅充盈着人文气息和文化气质的盛景图,唤起了观众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浓厚兴趣和传承意识。

  当然,优秀传统文化之美,不仅体现在服饰、礼仪、食物、妆容上,更反映在价值观的审美中。

  不论是死囚张小敬还是暗桩小乙,剧中的小人物,都有着自己的坚持和追求。当张小敬为了挽救长安百姓,迫不得已选择“出卖”他的线人小乙,喊出小乙名字时,小乙毫不犹豫就答应了。

  制片人梁超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长安十二时辰》虽然聚焦于小人物的喜怒哀乐,映射的却是他们对于国家的热爱与忠诚。小人物也有大情怀,传统文化中的勇于抗争、坚持不懈、勇敢拼搏等精神品质,同样需要大家传承发扬。”

  他坦言,自己一直想拍一个关于中华文化的故事。“唐朝与长安,是中华文明千年历史长河中璀璨的字眼,我希望能让观众切实感受到传统文化的厚重分量。”

  台前幕后

  集聚浙江元素

  除了象山影视城的“长安城”,剧中还有不少浙江元素。

  当何执正倒骑着毛驴打着盹进入衙门后,一句“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引发了观众对原诗文作者贺知章的追忆。贺知章在三十多岁就状元及第,是浙江史上第一位有记载的金科状元。“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在《回乡偶书》里,他回的就是浙江。

  清代史学家全祖望在《重建贺秘监祠碑记》写道:“秘监籍里,会稽人争之久矣”。虽无法考证贺知章具体是浙江哪里人,但他与宁波有着莫大的关联。南宋政治家史浩在《游东钱湖》诗中提到:“于今幸遂归湖愿,长忆当年贺监游。”如今在宁波,还有许多和贺知章有关的地名,如贺丞路、贺丞庙、贺水桥,还有贺知章隐居地高尚宅、贺公钓台、狮山等。

  再看剧中何执正的弟子李必,道士而从政,白衣而入相,与唐朝另一历史人物李泌相似。他同样与浙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虽然是西安人,但第一个开发西湖,解决杭州人千年饮水之苦的就是李泌。

  据记载,公元781年,李泌担任杭州刺史,历时二年有余。到杭州后,他发现城中“居民零落”。于是,李泌想了个办法,他在当时人口相对稠密的涌金门一带,挖了六口井,靠暗渠引水入井,把淡水从西湖引入城内。

  白居易任杭州刺史时,离李泌凿六井已经过去了40年。但他仍在《钱塘湖石记》中记录道:“其郭中六井,李泌相公典郡日所作,甚利于人。”后来,苏轼也为“李泌筑六井”点赞:“杭之为州,本江海故地,水泉咸苦,居民零落。自唐李泌始引湖水作六井,然后民足于水,井邑日富,百万生聚待此而后食。”

  经历1200多年后,如今李泌开凿的六口井,仅剩下一口相国井,这也是杭州存世罕见的唐代遗迹。而距相国井不远,西湖边湖滨二公园,正对仁和路口还有个“李泌饮水”的遗迹。

  我们更感欣喜的是,这部《长安十二时辰》,出品方之一是成立于2014年的东阳留白影视。公司CEO徐康告诉记者:他们当初选中这个项目,是有很大挑战性的。那时,行业热衷于古装玄幻的改编。《长安十二时辰》并无成功案例可以借鉴,一切都是摸着石头过河。“难做的事才有竞争力。作品的好坏终归还是和本身的价值相关。”

  东阳留白影视的成功并不是个案,这些年,许多像《长安十二时辰》这样的优秀剧集,都有浙江影视制作公司的身影。

  由东阳三尚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参与出品的电视剧《白鹿原》将人性刻画得丰满而扎实。东阳正午阳光影视有限公司参与出品的《琅琊榜》《大江大河》《北平无战事》等电视剧有口皆碑。与此同时,浙江电视剧产量持续上升。2018年,浙产剧超过北京、上海,首次居全国各省(市、区)第一。

  不久前,浙产剧《鸡毛飞上天》斩获了“白玉兰”国际传播奖。在徐康看来,在紧凑的剧情基础上,融入民族文化元素,国产剧走出去才会引发关注、赢得尊重。“比如,《长安十二时辰》就有自己的独特性。时辰、农历、节气是我们民族独有的计时方式和生活方式。”梁超告诉记者,《长安十二时辰》已经走出国门,在日本、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陆续上线。

  曾经,大唐海纳百川,其文化影响广播世界各地。当下,以《长安十二时辰》为代表的浙产影视剧,用镜头语言让观众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厚重,用创新方式讲述使命与担当的精神,让中国故事拨动世界的心弦。

  链接

  时辰的故事

  时间之外还有“时间”。随着电视剧《长安十二时辰》的播出,中国古代纪时法“十二时辰制”引起了观众的关注。十二时辰,时序分明,映刻古人对天地万物的洞察与感知,睿智而长情。

  古人将一昼夜分十二时辰,后以十二地支为序,分别记之: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子时始,亥时终,循环往复。一个时辰,为今日的两个小时。每个时辰还对应着一个应景的名字:夜半、鸡鸣、平旦、日出、食时、隅中、日中、日昳、晡时、日入、黄昏、人定。

   (原题:《一街一巷尽显盛唐气象 十二时辰满溢文化自信 长安没被“烧” 火了一部剧》)

标签: 长安十二时辰;浙江;大唐 责任编辑: 冯一伦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Copyright © 1999-2017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
//img.zjol.com.cn/mlf/dzw/zjxw/zjnews/zjxw/201907/W020190723303383166951.jpg

一部浙产“良心国剧” 尽显盛唐气象满溢文化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