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 政经新闻 正文
曾经孤岛隔海相望,如今半岛依海而兴,记者走进洞头探寻海岛振兴之路——
岸上“赶海”别样精彩
2019年09月03日 06:10:21 来源: 浙江在线 记者 尤建明 王艳琼 通讯员 王艺

  百岛洞头,海天一色,碧波万顷,一个个花园村庄在无人机镜头前徐徐展现。新华社发

  浙江在线9月3日讯(浙江在线记者)清风拂海,顺手拨开了洞头海岛人家的一天。早晨5时,民宿老板王伟从容起身,抖去头天晚上沙滩聚会的疲倦,出门来到热闹的码头,为客人们准备新一天美味的食材。

  “还是很忙啊,不过以前是在风浪里讨生活,现在是在风景里过日子。”在王伟眼里,曾经耕海牧渔的海岛人,仍旧保持勤劳的习惯。只是这赶海的节奏,从海上挪到了岸上。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来往洞头只有水路一条,岛民世代面朝海涂背朝天。如今,天堑变通途,半岛成了宝岛。17.8公里海洋生态廊道串起海上花园大景区;4条美丽乡村风景线、51个花园村庄、367家农家乐民宿经营户、4000张民宿床位,每年吸引游客720多万人次,为渔民人均年增收1万多元;43公里海岸线与10万吨级泊位带着洞头走向世界……跨海相融、依海而兴,洞头走出了怎样的“赶海”之路?近日,我们驱车上岛探寻——

  海岛和谐小区。 拍友 叶根 摄

  跨海相融

  “打开的不仅是道路,还有发展的思路”

  早晨7时,驱车沿着330国道一路向东,伴着海风,听着涛声,和我们同行的洞头人蔡舒卉哼起了歌。她跟丈夫定居在温州龙湾区,上班则在洞头岛,一条路过桥绕岛,一个小时满眼风景。

  “以前来往洞头要在海上辗转颠簸4个多小时,如遇风浪大雾渡轮停运,海岛就几乎与世隔绝。”蔡舒卉告诉我们,陆岛相融是当地人翘首以盼的事。

  变化从2002年开始。政府遇水搭桥,群众奔走募捐,五岛相连实现了岛际通车,也拉开了洞头迅速发展的序幕。2003年,时任浙江省委主要领导来调研时提出,“将洞头建成温州海上花园”。锚定这个目标,当地人又打通了灵霓大堤,使洞头从孤岛迈进了半岛时代。

  正说着海岛的变迁史,车已驶入330国道东延段。双向四车道,我们的车速快了起来。来不及细细品味海景,估摸10分钟不到,我们便进入霓屿岛。正在海边巡查的霓屿街道下社村党支部书记沈上法把我们“拦”了下来。

  作为进入洞头岛的“门面”,下社村以花园迎客。老沈拉着我们讲述村里的故事:为了通路,村民自愿让出土地和房屋;为了发展,村民自发参与环境整治;许多人放弃传统紫菜养殖,投身旅游服务业,人均年收入增长50%以上。

  陆岛相融改变了当地的发展方式,也改变了渔民的生活方式。遇水搭桥,打开的不仅是道路,还有发展的思路。我们来到一水之隔的东屏街道蓝港社区,感受海岛渔村新面貌。

  凭栏观鸥鹭,侧听拍浪声,在蓝港花苑居民家中逗留,很容易联想到海子那首诗: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对,我们就是幸福的人。”66岁的村民陈茂营原本住在8海里外的大瞿岛,下海张网捕捞几乎是生活的全部。和他一样在大瞿岛和南策岛的渔民共有300多户。为改善生产生活方式,洞头实施“小岛迁、大岛建”策略,通过“退人还岛”把渔民安置在大岛社区,腾出小岛空间进行保护开发,把原本小、散、偏的劣势转化成发展优势。

  今年71岁的杨仕林从南策岛搬来蓝港花苑,他用“舒坦”来形容现在的生活。自己平时常参加社区活动,家人也能在社区门口的“企业总部”上班。老人口中的“总部”便是我们在小区外围看到的一批挂牌企业。“我们招引了24家建筑工程类企业,年产值已超40亿元。”蓝港社区党总支副书记叶建成说,今年下半年还有8家企业会陆续搬过来。

  “海上花园”建设带来越来越多的项目。附近一些交通便利、环境优美的渔村和社区,便成了项目公司落户的首选地。当地顺势推出“村级总部经济”计划,为入驻企业提供场地、政策、税收等优惠,让企业与渔村在项目、就业、服务等方面相融共生。“我们的项目虽不在海岛上,但这里离市区近,配套服务很好,员工还可以在海景房里上班。”卓信建筑总经理杨凡说。

  洞头东岙沙滩完成修复后,吸引孩子们前来玩耍。拍友 林俊榜 摄

  依海而兴

  “吃海,在海上在岸上也在手上”

  企业进驻为渔民发展提供更多选择。但当地人却认为,“靠海吃海,我们还没有吃透。”那么,如何把海吃透,实现人海共生?我们来到海岛旅游最红火的地方东岙村寻找答案。

  中午时分,东岙沙滩上,游人渐渐聚到岸边的渔家中。一直忙里忙外的村党支部书记林振平正带队打理沙滩。我们也跟着帮忙,顺手捡起果壳、纸屑等少量垃圾。

  “这片沙滩是村里的‘金沙’,一定要保护好。”队员罗进顺记得儿时的细沙逐浪,也见过挖沙后的垃圾遍野,如今经过沙滩修复,昔日美景重现尤显珍贵。“我们有美丽的沙滩、美味的海鲜。”林振平习惯性吆喝起来。自从环岛公路把景区串成“15分钟朋友圈”,东岙村便上岸“吃海”了。

  在村里行走,沿途满是花园庭院。林振平介绍说:海岛民宿从8家发展到70家,渔家餐饮从3家发展至14家,渔民转产就业120人,村集体经济收入连续两年增长100%,村民人均年收入增长12%。

  “你看这个‘东海渔家’,老板洪志强当时是回村‘凑热闹’的,没想到现在生意如此火爆。”跟着林振平,我们绕了一圈,果然找不到落座之处,便拐进“知遇小栈”。77岁的老板娘陈丽娟正热情招呼客人。“村子变成了花园,我也把石头房改成民宿,现在每天都能认识新朋友,一年还有几十万元收入。”陈丽娟满脸幸福。洞头民宿协会会长颜峥嵘告诉我们,很多村屋年租金已从2000元涨到8万多元,绚丽多彩的海洋文化是吸引客人的关键。

  果不其然,当我们从新垄隧道穿过,来到北岙街道九亩丘海创园时,立刻被琳琅满目的海泥陶器、风采各异的贝雕艺术吸引住了。这里客商游人熙熙攘攘,如过节般热闹。

  “现在洞头人吃海,在海上,在岸上,也在手上。”东海贝雕艺术博物馆馆长陈灿渊向我们讲述起“创意赶海”的故事。“你们看这个螺壳,沿着花纹用丝线这样串起来,漂亮的贝灯就出来啦!”渔嫂黄碎崇边演示边说。渔业歇停后,原本待业在家的黄碎崇开始学手艺,现在每月收入5000多元。海创园工作室里的文创产品,大多出自村民之手。

  我们也跟着前来研学的孩子围坐下来体验。一盘贝壳、一堆海螺、一张底布、一只胶枪,“准备好了,开始”……可没过几秒,眼前凌乱的壳片就让原本自信的我们不知所措:要从哪入手呀?

  见我们迟迟未动手,陈灿渊从废旧贝壳堆里捞出一把颜色和形状相近的小贝壳,在底布上有序排开。“你们看它们像什么?”陈灿渊引导我们开动想象力。

  我们理了下思绪,试着按贝壳色纹拼了5分钟,勉强凑出了点形状。“陈老师,您看这像朵花么?”“不错不错。”陈灿渊笑着说:“你们看,想要制作有海洋气息的文创产品着实不易吧。”

  记者(右)在东海贝雕艺术博物馆学习贝雕画创作。 本报记者 林如珏 摄

  借海图强

  “走出去引进来的思路越加清晰”

  离开九亩丘时已是黄昏。在状元岙深水港区10万吨级泊位,一个个集装箱仍在搬运移动。700多万吨货物吞吐量让这里成为洞头走向世界的一个窗口。

  在港口中控室,生产操作部副经理汪超告诉我们,港口往来频繁,中控室24小时无休。“进出的不仅有大型货轮,也有大型邮轮。”温州港集团状元岙港务分公司副总经理胡国斌说,明年这里的线路将覆盖东亚和东南亚更多地区,集装箱吞吐量突破100万标箱,邮轮开通日本、韩国、越南等航线。

  借海图强,洞头走出去的路子越来越宽,引进来的思路也越来越清晰。“半屏山、半屏山,一半在洞头,一半在台湾……”由于地缘相近、文化相融、语言相通,洞头携手台湾沿半屏山金岙村建起“同心小镇”。我们沿半屏山公路蜿蜒而上20分钟左右,金岙村就在眼前了。古朴的石头厝改成“同心会馆”,再往深处走便是台商云集的金岙101两岸同心村项目。

  走进金岙101两岸同心村“台胞之家”,一进门便闻到浓浓的台式茶饮香。“我们每隔一段时间便在这里交流创业项目。”同心村项目负责人骆俊宏正与20多名台胞交流。今年3月,洞头出台同心小镇建设三年行动方案,两地在民宿产业、文化旅游、小额商贸、青年创业等领域开展深度合作。“在这里,感觉很亲切!”台湾青年史富琪跟我们攀谈起来。今年初,他带着创业项目过来,如今已在这里安了家。

  目前,半屏同心里·民宿一条街、红石滩民宿群、小北岙工业基地等渔港风情项目正在有序推进。在骆俊宏的通话记录里,我们注意到,最近大半年,他几乎每天都被项目电话叫醒,基本早上8时已在工地,下午跟部门交流政策,晚上忙着招待前来咨询的台商。

  “一般台商前一天看工程,觉得可以进驻的话,第二天就过来办暂住证。今年已有800多人次来考察,其中261人办理了居住证,123家台企登记落地。”骆俊宏翻开工作簿说,今年下半年,这里将启动“猫村”“赛鸽”等文旅项目,为海岛文创注入新动能;明年计划推动两岸智能制造研究院项目,以人才、技术支撑洞头海洋经济发展。

  “你们看,那海边错落的房子,像不像享誉世界的意大利斯佩齐亚湾美景?”傍晚时分,我们跟着骆俊宏站在金岙村最高点向西远眺,只见霞光下的民宿一条街,各种马卡龙色系的村屋鳞次栉比,在波光粼粼的海面映衬下,美得宛如一幅油画,令人心醉。

  在岸上创造“赶海”风景,让良辰美景连绵不断,是海岛人的心愿,也成了我们此行依依不舍的缘由。

  感恩这片海

  杨志林

  我曾无数次在洞头县志里记载海岛的变迁,从水路一条到岛际互通,从半岛工程到海上花园……天堑变通途,沧海化桑田。我见证了一个个处“江湖之远”的僻远小岛,实现从“围城”之困到“通衢”之地的涅槃;我见证了海岛渔村的发展,从传统耕海牧渔到现代文创兴邦;我见证了乡亲们的生活,从下海吃饭到上岸吃海。

  今天,我住在海岛花园村庄,每天依然听着乡亲们讲海的故事,依然记录着海岛变化的一幕幕。那不仅是早晨码头处渔货交易的嘈杂;不仅是夜晚海岸边暗潮涌动的美丽。我时常带着儿孙,徜徉在海岛公路:看山那头,过去我们祖辈为抵御风浪,开山凿壁兴建的石头厝,经过创意改造后变成富民“金窝”;望海那端,过去我们祖辈为寻求发展,刨沙挖泥遗留的海岸线,经过生态修复后变成强村“金沙”。

  我们感恩于海洋文化的包容魅力,包容了舟楫时代海岛人的急功近利;我们感恩于海洋文化的开放魅力,激发了东海时代海岛人勤劳、奋发、创新、进取的海霞精神。如今,跨海相融、依海而兴、借海图强……洞头人正不断朝着“海上花园”目标奋进,吃海的路子越走越宽,这不仅是战略定位的魅力,是海洋文化的魅力,也是海岛澎湃发展的实力。

  (作者系原洞头县志办主编)



标签: 海岛;渔民;花园;无人机 责任编辑: 汪江军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Copyright © 1999-2017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

岸上“赶海”别样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