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游贵州”
浙江在线10月20日讯 今年“十一”期间,游客潮涌动,据国家文化和旅游部测算,全国共接待国内游客7.82亿人次。可人一多,景区的拥挤度也高了。不过,杭州游客阮先生假期带家人去贵州黄果树景区游玩,却没想到遇到这样的情况。
“来之前在网上订了10:00—12:00入园的门票,原本以为还要现场换票,结果到了票务中心才发现买票的游客并不多,像我们这样已经完成预约的,用身份证在景区闸机上刷一下,然后扫描人脸就能进。”阮先生说,感觉有点像杭州东站的旅客身份核实。
事实上,不光是扫脸入园,在贵州你随时随地都能享受智慧旅游带来的便利,可以说是“一部手机游贵州”。行程之前,一部手机帮你订好整套行程,去几个景点?爱住酒店还是民宿?随你;在景区游玩,遇到突发情况,你也可以掏出手机通过预警提示小程序发出求助,文旅和道路部门都会及时伸出援手……智慧旅游技术的提升和应用,在贵州旅游持井喷之时,为贵州全域旅游产业发展安上了几双明亮的“慧眼”。
能快速入园、能合理安排行程
分时段为游客景区都带来便利
据贵州省文化和旅游厅资料显示,当前贵州旅游已进入高速发展阶段,年年来黔游客数量不断攀升。从2017年开始,黄果树旅游区每逢旺季游客量井喷,仅2018年一年游区有效购票人数便突破了500万人,明代游圣徐霞客笔下“捣珠崩玉,飞沫反涌,如烟雾腾空,势甚雄伟;所谓‘珠帘钩不卷,匹练挂遥峰’,俱不足以拟其壮也”的风景,也被更多游客所熟知、追寻。
贵州在全国旅游市场中走红的确是件喜事,但对于游客来说,体验感还是第一位的。就像杭州市民阮先生之前顾虑游客多、排队长一样,越来越多的游客会更加注重景区的服务品质和接待配套能力;景区也需要把更多的关注点放到因拥挤、游客排队引发的安全问题和投诉上。
今年6月6日起,贵州黄果树景区实名制分时预约售票正式推行。从景区实行全网实名制售票、取消现场售票、分时段控制游客流量以来,在园游客人数在各个时段内分布更加合理,游客的游览体验也可以得到保障。
在入园管理方面和设施升级方面,景区开通人脸识别系统检票,在网上预约成功的游客只需在第一个入园点通过扫描身份证进行人脸识别,剩余景点和景区乘车服务均可通过人脸识别快速检票通过。
“实现刷脸入园、刷脸乘车的前提是需要更好更快地完成游客身份识别,所以我们也是国内最早与公安部门打通的景点之一。”贵州黄果树旅游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助理张目谈到,引入人脸识别系统一方面能方便游客快速入园,另一方面景区也能提前知晓游客数量,并可以通过分析性别年龄比例、团散结构、客源地构成和游客诉求等,调整和控制实时库存,调整队伍、优化接待能力。
不过,把门票预订放在线上,一部分中老年游客不会使用该怎么办?张目表示:“我们目前的主要票务运营都在线上,OTA平台是游客的大流量入口;但是,考虑到部分游客可能不太熟悉互联网票务预订的操作,因此我们也安排线下票务,指导或者替游客购买门票,即便是旅游旺季,也能保证有60人左右的团队为大家提供快捷便利的服务。目前景区的票务服务是智慧化和人情化的统一。”据悉,贵州黄果树景区自6月份推行此制度以来,游客集中扎堆在某一时间段的现象得到了很大改善。“你可以去票务中心看看,很多原先在售票口一坐大半天的工作人员,都‘转岗’做客服和智慧旅游系统的讲解员啦。”张目半玩笑地说。
旅游业内专家认为,黄果树景区通过智慧旅游系统的分时预约功能,实现了游客流量的“削峰填谷”,有效控制客流潮汐,保证了游客的游览质量。另外,实名制购票、智能AI人脸识别系统检票,也有效甄别身份信息,很好地保障了游客人身安全。
与全省七成以上景区连通
智慧旅游助推多贵州全域发展
今年,贵州黄果树景区、西湖、千岛湖、黄山等8大热门景区达成合作,各景区在推行智慧旅游的同时,实行底层数据共享——“有的人喜欢住酒店,但对于酒店的品质价位大家又有不同的承受标准;有的人喜欢住民宿,但对于民宿的风格也有不同的偏好。随着数据共享程度的提高,可以令游客画像越来越精准,我们根据自身以及其他景区反馈过来的数据,能够完整地分析游客的喜好,推动营销服务产品的整体升级。”张目介绍。
根据积累的大数据基础,如今黄果树景区正在不断丰富业态,附近的中高端酒店、房车营地、6D影院及具有地域特征的民俗文化开始充分融入到了景区的区域旅游半径之中,不但提供了种类新颖的旅游体验,更让越来越多的游客愿意留下来、住下来,根据喜好来挑选消费项目。
不过,黄果树景区重视的不光是本地区的业态。“既要做落地的服务者,也要做产品的供应商”,这句话成了当地旅游人的努力目标。
打开微信端上黄果树景区的官方微信号,在菜单栏中点击“门票预约”进入平台,你会发现,这个景区的公众号和别家的有点不一样——它卖的不仅有围绕黄果树瀑布观光和景区内交通、体验的门票,还有捆绑龙宫、天龙屯堡等安顺其他景区的优惠套票。
张目介绍,当前黄果树景区的预订平台已经可以覆盖贵州全省70%以上的景区。“不少外地游客来贵州,不可能去一个地市、只玩一个景点,现在我们推出后,可以。你在唯一指定官方电商平台“快行漫游网”订购旅途相关的景点门票、酒店住宿,查看特产攻略、交通出行等各方面的配套信息。”这样一来,游客游览安顺或者贵州其他景区时,也可以选购不同主题的产品组合。
黄果树景区与多个省内景点借助智慧旅游系统形成联动,推出更丰富的旅游产品、旅游体验,这一实例正体现了贵州全域旅游发展的脚步迅速。可以预见,在多元的智慧技术的串联下,今后游客游玩贵州一定会享受到更加智慧、更加便利、更加“懂得人心”的旅游服务。
来贵州旅游遇到麻烦不用
“行游贵州”一直关注游客安全
想要充分领略“山地公园省·多彩贵州风”的魅力,只逛一个景点哪里够。可是,假如外省游客不熟悉当地的景点区位,不知道如何自驾或搭乘公共交通,也不知道景区的承载拥挤程度,怎么办?
别急,现在你只需在微信端搜索并打开“行游贵州”微信小程序,即可查询包括梵净山、青岩古镇、织金洞、西江千户苗寨、遵义会议会址、肇兴侗寨、镇远古镇、梅花山、中国天眼科普基地、龙宫、赤水大瀑布、赤水佛光岩、万峰林、荔波、娄山关、中国阳明文化园、百里杜鹃、云台山、孔学堂、剑河温泉城、松桃苗王城等贵州众多热门景区的相关介绍与信息,你挑选要去的目的地,然后点击页面上的“一键导航”就能获悉交通贴士;此外,你还可以在小程序上看到此时此刻景区的天气情况、游客承载情况、剩余车位情况,如果还有疑惑,拨打页面上官方提供的联系方式便能实现游客和景区的直接对接。
这块现已上线投入使用的便捷小程序,实际上基于“行游贵州”山地旅游安全预警提示系统。
“目前,我们已经接入贵州全省119家AAAA级和AAAA级以上景区,这个信息库还在扩容;来贵州的游客只要关注这个小程序,不仅能提前了解行程中所去景点的人流、天气情况,还可以通过‘官方公告’栏目,获悉省文化和旅游厅、省交通运输厅、省气象局、省机场集团有限公司等单位发布的预警和通告,帮助他们更合理地安排自己的行程。” “行游贵州”的系统开发方贵州行游通新媒体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双忠介绍。
从“行游贵州”山地旅游安全预警提示系统中获得方便的,除了游客,还有景区。随着游客潮的到来与国际旅游市场上意外频发,近年来“井喷式”发展的贵州旅游愈发重视旅游安全的维护。
“景区和主管部门和想要保障游客安全,首先得了解和掌握游客量的实时变动。景区发生游客、车辆大规模拥堵,会使游客体验急剧下降。大规模拥堵的原因,基本都是由于游客无法获取到及时准确的出行信息导致的。游客如果在出行前获知了该景区客流饱和或者交通拥堵的信息,就可以重新进行出行安排。”双忠谈到,正因如此,“行游贵州”山地旅游安全预警提示系统为景区和主管部门提供了一套可靠的机制,这套机制进一步深度融通旅游经营者、管理者和交通、气象等公众出行旅游相关行业数据,以操作应用便利化的设计思想,为贵州省各地州市主要景区提供统一传播平台和渠道,也为省内外游客提供了可信赖的公共服务与公共信息获取渠道。
“人流量大了,景区获悉后发布预警、安排人员进行疏导,游客则可以更改行程;遭遇暴雨等气象灾害,交通部门、文旅部门发出的预警,也能及时传达给游客,以便大家规避风险;自驾游客途中遇到车辆问题、游客游览景区时不慎受伤,点击小程序右下角的‘电话’按钮,能迅速联系上对应的处理机构。” 双忠表示。
“值得一提的是,如果游客在游玩贵州的途中对某个景点、某些公共服务设施不满意,也可以把相应的图文证据上传到‘行游贵州’这款小程序,提出建议和批评,相关主管部门也能尽快做出调查、改善和提高。”在这套智慧旅游系统的帮助下,游客来贵州旅游遇到麻烦也不用慌,因为有双“眼睛”一直会关注着你的安全。
据了解,“行游贵州”系统开发方是贵州行游通新媒体科技有限公司,该公司是一家从事基于物联网、互联网、移动互联网技术研发与应用的创新型公司,团队成员主要由物联网技术及应用国家地方联合工程中心、贵州省新技术研究所从事智慧旅游物联网开发的骨干组成。在贵州省智慧旅游自主开发创新方面,行游通团队致力于用大数据思维和物联网技术手段开发建设智慧旅游服务的物联基础设施:通过自主创新开发云到端、端到云的移动物联装置、电子凭证、人机交互终端设备以及云端数据聚合、计算、挖掘、分析、展现、推送、验证、管理的数据融合处理服务中心和发布平台,创建全域旅游物联网统一信息融合应用基础设施,探索提供一套物联网+全域旅游目的地综合服务平台的整体解决方案和商业模式,通过连接政府、公众及涉旅企业及旅游资源运营主体,打通信息孤岛,实现线上与线下实时联动,立足于为公众提供快速便利、安全高效的智慧旅游服务体验,立足于提供相关技术和服务平台支撑,促进本地旅游实体经济转型升级和发展。目前已上线“行游贵州”山地旅游安全预警提示平台,后续,“便利扣”票劵全域物联网活动平台、“贵在诚信”涉旅企业红黑榜公示及游客评价平台,正在开发测试中。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