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 政经新闻 正文
有需要,我们随时可以返舱
2020年03月02日 04:46:31 来源: 浙江在线-钱江晚报

  ●浙大一院感染病科

  护士长徐燕:

  现在,我最想做的事,是好好抱抱团队的所有人!可惜,我们还不能非常近地接触。

  一转眼,我已经“战斗”了42天。1月19日,浙大一院接收首个新冠肺炎患者,我是感染病科护士长,随即进负压隔离病房了。虽然我们提前一周就在做准备,但我还是暗暗希望,首例确诊患者能来得晚一点,让我跟家人吃顿年夜饭。但病人来了,我们就要全心全意投入战斗。来不及回家,我赶紧给老公打了个电话——毕竟还有2个孩子,大女儿今年还要高考。

  说实话,开始几天,病毒传染途径不明,我自己心里也有点怕,但也没空去考虑自己,工作太忙。患者越来越多,穿着隔离服闷热无比,很难坚持太久,我们4小时轮一次班,每天8小时。最忙碌的,要数1月26日、患者转运到之江院区后——我记得,普通隔离病房的患者最多时达60多位。

  我们最高兴的事情,就是听说有患者要从重症监护室转回我们病房,这意味着患者迎来了新生。他来的时候,医护人员会情不自禁地鼓掌。42天了,我对每一个病人的情况都熟稔于心。杭州首例新冠肺炎患者黄先生是我护理的第一个病人,后来他转到了7楼病区,我也在关注。知道他可以出院,我太高兴了,下了班后就跑去7楼病区祝贺他。

  今年,我的生日也在医院,但同事和家人一起策划给我录制了小视频,把我看哭了。这段时间,感动还有许多。这次,知道可以出舱了,还有两个护士找到我说隔离期结束后,如果有需要,她们愿意继续去支援武汉——她们都有家小,但面对疫情,是这样的义无反顾。我真的太感动也太骄傲了。说实话,我自己听说要出舱也很舍不得。我太熟悉、也舍不得这些病人,想亲眼看着他们治愈出院。如果隔离病房有需要,我随时可以继续入舱!

  ●浙大一院急诊科医生谭笑:

  我从1月27日开始进入隔离病房工作。一开始,心里会有些恐惧,毕竟以前没接触过,病毒流行性也很强。但我们的防护都做得很好。慢慢地,就不会想太多了。

  现在,我反而有点不舍得离开。在一个环境里,工作一个多月,我们像家人一样,生活、学习、工作都在一起。

  我所在的发热门诊比较特殊,是为了这次疫情应运而生的部门。五名医生,护士有很多,流动性比较大。每天工作就是接诊发热、复诊的病人,并做好病情采集,病人查体、症状等一系列汇总,然后,针对病人情况看是否要做新冠的排查。比较难的是进去要全副武装,清洁区和污染区要一一走过去,遵从无菌卫生环境的观念。每个班次,防护装备最少戴四个小时,多的时候有七八个小时,开始真不习惯。

  在这里,我们受到了很多关爱,很多企业给我们送来各种用品。今后工作中,如果需要我再来,我还是会义无反顾地来一线。希望疫情早点结束,大家都可以回归正常生活。

  ●增援医生、浙大二院心血管内科董樑:

  有一位湖北患者在出院时,接受采访说的话让我印象很深——他说:“觉得星星很亮的人,肯定是没有看到过病房医生护士的眼睛。”

  我们穿了防护服互相都不太认识,脱下防护服后,我们发现共同作战这么多天的他们,不止眼睛,人也很美!

  我所在的重症病区,患者大半出院了。我亲手送出院的患者大概有二十几个,每次送出院,我心情都很激动,看到病人从在病房的焦虑到出院的眉头舒展以及看到网上一些新闻反馈,真的觉得特别开心,特别深刻地感受到社会责任感、身为医生的成就感。

  我觉得,医生给予患者的人文关怀,甚至可以高于技术与药物的力量。我记得,有位病人出院的时候主动说,能不能下次到他那里去,他来招待我们?

  我们先答应他。虽然工作关系不太可能去,但我们相信,这些话是患者发自内心的感激。

  我们这群并肩作战的同事,建了一个专门的微信群。后续,我们还要回来复查核酸。


标签: 责任编辑: 叶露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相关阅读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Copyright © 1999-2017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

有需要,我们随时可以返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