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堑变通途,跨海大桥为舟山发展插上翅膀。
浙江在线12月14日讯(浙江在线记者 詹程开 文/摄)对于世代以舟楫与大陆相往来的舟山人来说,舟山跨海大桥是一条重要纽带。从此,天堑变通途,舟山正式从海岛时代进入大桥时代。
今年67岁的姚建康是金塘岛上的一名老船员,自从跨海大桥通车以后,姚建康就办理了退休手续,结束了他30多年的船员生涯。
如今的姚建康,还会常常到他工作过的码头走走看看,偶尔也在那里抓点小鱼小虾,昔日热闹的码头渐渐安静了,眼前的跨海大桥却日渐繁忙。
没有跨海大桥的岁月
客船就是海岛“水上120”
姚建康从27岁开始跑船,从最早的渔船、货船再到后来金塘至定海的客船,一跑就是30多年,一直跑到了退休。
过去金塘岛上的居民如果想要去往舟山本岛,轮渡是唯一的交通工具。客船容易受到大雾、风浪等恶劣天气影响,延迟是常有的事,特别到了台风季节,岛上居民的出行计划常常会被打乱。逢年过节,客船常常爆满,甚至一票难求,场面就跟“春运”一样。对于岛上的居民来说,出行很不方便。
金塘岛常驻人口4万多人,过去医疗条件有限,一旦遇到突发的重症病人,就必须送到舟山本岛抢救。“最早的时候没有电话,轮渡公司的人会直接跑来家里敲门,不管是什么时候来喊,我们就必须马上开船。”在没有跨海大桥的岁月里,客船就是抢救生命的“水上120”。在姚建康的记忆里,送医最多的就是遇到难产的孕妇和工厂里受伤的工人。“有一年12月,天气特别冷,凌晨一点多的时候,有人来我们家敲门,说赶紧起来,有孕妇难产了,马上到码头开船。我直接就披上大衣,骑着自行车赶去码头了,后来孕妇在船上一直大声喊疼,说真的,半夜里听着这样的嘶喊让人揪心。”
姚建康说,那时候船是唯一交通工具,“我还真想过,要是能够在大海上建起一座桥就好了,可以把金塘和舟山连接起来,这样这些孕妇可以少受多少痛苦。”
跨海大桥通车后
岛上居民终于能“说走就走”
起初,听到跨海大桥将要开建的消息时,姚建康和朋友们都觉得不现实,“在这么一个大海上造桥,当时我们真的是想都不敢想。”
当消息被最终确认后,船员们的心情也稍稍有些复杂,一方面觉得开心,另一方面,也有一丝隐隐的忧虑,桥造好了,是不是意味着自己就要失业了呢?
姚建康永远不会忘记,2009年底,舟山跨海大桥全线开通的那一天。第一天老百姓因为陌生,还是选择了乘船出门,船上的客人还是满员的,但是到了第二天,船上就只剩下4个乘客。姚建康心中难免有些“失落”,“客船从金塘到定海单趟差不多要一小时,而从跨海大桥走差不多只要半个多小时。”姚建康回忆。
很快,往返金塘和定海的班船就停运了,姚建康他们,有的改去开其他的班船,有的退休。退休后的姚建康也闲不住,因为动手能力强,如今他在一家光伏电站做技术工作。有空的时候,他也会去曾经工作过的老码头看看。
随着时间的流逝,过去的码头已经慢慢荒芜,只剩下了姚建康对往昔的回忆,而在码头上的跨海大桥,车辆川流不息。
“大桥开通以来,我们金塘发展多快啊,想想真是高兴,现在我们外出、上学、看病、工作,都太方便了,我的儿子女儿都在定海工作生活,现在也是说来就来,想什么时候走就什么时候走。”看着眼前一直延伸到海另一头的跨海大桥,这位老船员的眼里满是欣喜。
吴革:
从“海中孤岛”
到“海上枢纽”
这次采访了船员姚建康,听他讲述自己过往的那些经历,他说得很真切,我也挺有感触,自从有了跨海大桥,很多人来来往往变得更加从容。
我还记得,2009年舟山跨海大桥建成前,舟山鸭蛋山至宁波白峰轮渡线路是舟山本岛连接内陆的交通要道,舟山人必须乘船出行,风大一点就没办法。那时候,从嵊泗到定海来要乘801、815轮船,要六七个小时。
现在,除了有跨海大桥和外部连接以外,舟山大的岛屿之间也全面实现了高速客轮。
其实“舟山”这个名字,就颇有意思。据传,古人认为“舟山”就是一条船。长期以来,因一水相隔,舟山孤悬在外,海岛经济发展受到极大制约。架桥登陆,直抵彼岸,一直是舟山人心中的一个梦想。如今,交通变化让我们每一位舟山人都感到很幸福。因为,舟山实现了从“海中孤岛”到“海上枢纽”的华丽蝶变。
可以说,改革开放40年,舟山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变化,尤其是浙江舟山群岛新区设立以来,舟山的发展变化更是日新月异。
我真的很自豪。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