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 舟山 正文
挥起铁锤千声雷,举起焊枪万道闪
钢铁“交响”正铿锵
2019年09月30日 06:49:19 来源: 浙江在线-浙江日报 郑元丹 何伊伲 通讯员 徐芳

  浙江在线杭州9月30日讯(记者郑元丹 何伊伲 通讯员 徐芳)说起连绵于舟山海岸线的大小船厂,舟山长宏国际船舶修造有限公司是名气响当当的一个。去年以来,借助与中集集团的合作,长宏国际揽获多类型船舶建造订单,修造船产值13亿元,船舶新增订单量位居中国船舶企业前列。

  订单的背后,离不开一线船舶修造工人的功劳。他们不怕苦不怕累,坚守在这里,用自己的双手创出一片天地。

  “造船工人钢铁汉,造船台上大会战……挥起那个铁锤千声雷哟,举起那个焊枪,万道闪哟……”一曲《造船工人钢铁汉》正是他们的真实写照。

  近日,记者走进舟山长宏国际,一艘艘集装箱船、油轮正在紧张维修中。修船工人头顶骄阳,脚踏钢板,穿梭在钢铁“身躯”中。

  镜 头  A

  电焊女工范闪:

  “感受火花四溅的激情”

  长宏国际有4000余名一线员工,女员工只占10%,却是一支不可或缺的力量。今年31岁的范闪曾在河南老家当了3年电焊学徒,2016年跟着丈夫来舟山打拼,现已是班组里业务精湛的电焊女工之一。

  采访当天,她的焊接工作被安排在船舱里。“得先通过浮船坞才能上轮。” 接记者上船的舾装队长梁帅在前面不断叮嘱:“这边上去有八层,楼梯比较陡,你们小心。”迈过66个台阶,没想到还得走一段路,那是一条临时搭架在两艘船中间的铁梯,目测大约15米长,距离地面高约28米。

  “眼睛直视前方,每迈一步深吸一口气。”梁帅接过了采访本,让记者可以腾出双手扶住两侧扶手。当双脚落船的那一刻,记者忍不住大喊:“终于安全着陆了!”

  机舱口,记者看到一个直径约30厘米的透明管子。梁帅说,这是通风用的,堪比机舱间的“空调”。

  再次跨过20个台阶,记者终于听到电焊的“嗞嗞”声。只见面积不大的机舱内火花四溅,范闪手拿焊罩,全神贯注地进行焊接。“现在室内温度大概35℃,还算是凉爽的。”见到记者,范闪暂停了手上的工作,摘掉了口罩和手套,黝黑但精致的脸庞露出腼腆的笑容。

  “前段时间高温天气,舱内温度有50℃左右呢!热得实在受不了,我就会去你们刚刚路过的通风口待会儿,喝上几口水。”记者留意到,范闪身旁3升容量的大水壶里,水已所剩不多。

  一年四季,像范闪这样的电焊工人都要穿着厚厚的工作服,里面再穿一件“打底衫”。“外面的棉制衣服是用来防烫的,里面是用来吸汗的。”范闪说,一天工作下来,里面的衣服也是湿了干,干了又湿。

  说话间,记者看到她的手掌上有好几个水泡。“干我们这行的,难免烫伤,不碍事的。”她大方地将手背朝上摊开来。记者的目光又被她精心修剪过的红色美甲吸引了。“每个女孩子都爱美,我也不例外!”范闪笑着说。

  “女孩子干这行真是辛苦!”记者连连感慨。

  “能够感受火花四溅的激情,可不是一般人能有的经历。所以,我不觉得辛苦,反而挺幸福的。”范闪掏出手机给记者看她的相册,“这是我丈夫和两个孩子,暑假期间,婆婆带着孩子住在宿舍,一下班就能吃上热腾腾的饭菜了。”

  范闪告诉记者,自己的公公和丈夫都在这里上班,丈夫已经成为了一名带班组长,三人加起来月收入有3万元左右。“这几年公司订单越来越多,我们干起活来也越来越有劲。”

  镜 头  B

  带班组长潘继双:

  “油漆是我们的标配”

  目前长宏国际在造船舶8艘、在修船舶12艘。这段时间,公司将下午上班时间延至15时,但为了赶工期,很多班组都会自行调节开工时间。采访当天,油漆班组带班组长潘继双下午2时不到就带着大家忙开了。

  一手攥着对讲机,一手抓着喷漆油嘴,潘继双健步如飞,“刚才工人通知我,一个油漆喷嘴坏了,我要赶紧送过去。”记者一路小跑跟上,在距离船坞10多米处,就闻到了一股油漆味,直感慨走得太匆忙,没戴口罩,只能拿衣角遮一下了。

  出现在记者眼前的是一艘8万吨级的运输船,这几天刚进船坞,一周后要交付。只见两位油漆工站在距离地面26米高的高空升降车上等候。看到潘继双,他们“驾驶”着升降车过来,从他手中接过油漆喷嘴装上。

  两位油漆工是来自云南的田艾噶布和来自河南的王新中。他们穿着厚厚的工作服,脸部用毛巾紧紧包住,只露出了一双眼睛。和记者聊了会儿便开着升降车“嗖”地出去了,说是要抓紧开工。

  “他们现在这一步做的是喷面漆,是喷漆里的最后一道工序。”潘继双在码头上站了会儿,一看他们喷漆是否均匀,二来也时刻等着他们“召唤”。“相对于手工刷漆,他们的工作倒是简单,拿着喷枪将油漆喷均匀就好。”潘继双说,最大的挑战来自高温和油漆味,不过这些熟练工都有应对经验。

  此刻,我们仔细打量了下这位年轻人。瘦高个儿,白色工作服把他的脸映衬得更加黑亮。对讲机上沾满了零星的油漆,就连指甲盖也没能“逃脱”。“这才是我们油漆工的标配嘛。”潘继双笑言。

  1987年出生的他,来舟山已有12年了,曾是一位一线油漆工,通过努力一步步成为带班组长。目前,他负责三个船坞的喷漆工作,每天在三个点来回穿梭,哪里有需要就跑哪里。“妻子和孩子都还在河南老家,我每年会凑几个假期去看看他们。只要他们能过得舒坦点,我就有动力。”

  这12年,潘继双经历过船舶修造业的起起落落。3年前,他来到长宏国际成为这里的一员,看到企业发展越来越好,自己也充满信心。“我们能做的就是把本职工作做好,让船东满意,让公司放心。”

  “潘组长,我们这边油漆不够了,需要补给。”潘继双的对讲机响了起来,他连忙跑了出去。

  镜 头  C

  机电维修工李伯新:

  “年轻人就该吃得起苦”

  从油漆班组出来,我们又转到机电车间,里面机器声、敲打声阵阵。

  “来,加油,大家使把劲。”车间内,钳工李伯新和范云祥等正爬在一个卸货的抓斗上,手扶着一根长2米、直径42毫米的大铁棍,敲打着抓斗的轴套部位。

  “这个地方就像我们身体上的关节,要将里面的轴套换下来,这样缝隙小了咬合就紧了。”李伯新站在抓斗上,大声跟我们解释。

  “一二三,起;一二三,再一次。”钳工们一起喊着节奏,相互鼓劲,每个人的脸上都流下大滴大滴汗水,上衣已经湿透。

  忙了约20分钟,李伯新爬下抓斗,将黑色铁棍放在一旁。“这铁棍有多重?”我们忍不住去抬了下。

  “你们拿不动的,有40斤呢。”李伯新笑了起来。

  1988年出生的李伯新也来自河南,在舟山船企工作7年了,3年前来到长宏国际。虽然每天“泡”在船厂,他倒不觉得无聊。除了在车间工作,他也要常去船上修理。“其实我更喜欢在室外工作,休息之余还能看看海景吹吹风,算是苦中作乐吧!”

  “师傅,我们继续吧!”和李伯新一起“作战”的徒弟范云祥是位90后,在公司实习有一段时间了。都说年轻人吃不起苦,这位小徒弟倒是看得很开,“哪一行都辛苦,做好本职工作就好。”

  “就是,踏踏实实工作比什么都强!”李伯新很认同徒弟的观念,拍了拍他的肩膀,拉上他继续干活。

标签: 记者;;李伯新;李伯;油漆;潘继双 责任编辑: 朱戈倩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Copyright © 1999-2017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

钢铁“交响”正铿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