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宣传 正文

浙江宣传 | “村播”为啥越播越“火”

字体:
—2023—
08/28
08:37:25
2023-08-28 08:37:25 来源:浙江宣传

  随着短视频和直播日趋流行,“村播”以其特有的田园风光、劳作技能、乡村生活、乡村文化等鲜明标签,和真实、自然、有特色等“土味”特点,在流量经济、网红经济的浪潮中“出圈”。

  当前,“村播”正在成为带动农产品销售、创新农业品牌营销、推动乡村旅游的新手段。它拉近了农村与城市的距离,使海量的乡村元素走出崇山峻岭,走入千家万户,被更多人所熟知。

  那么,“村播”为何越来越火?还能怎么加把火?

  一

  打开抖音、快手等平台,经常能看到许多记录农村生活点点滴滴的短视频和直播。比如,在群山环抱的村庄里,一个农妇在山上砍竹子挖竹笋,中午一道香喷喷的竹筒饭让乡亲们赞不绝口,晚间再用一盘腊肉炒鲜笋款待远道而来的客人……

  此类视频未必有多精致,但点击量却不低,很多网友甚至经常留言“等待更新”。“村播”有哪些特别之处?

  更接地气的主播。“村播”的主播群体,既有知名主播直播助农带货,又有当地“网红”党政干部为家乡代言,当然,更多的还是来自“草根阶层”的创业青年和原生农民主播,如“潘姥姥”“守山大叔”“疆域阿力木”等,他们给大众带来天然亲近感。

  比如,“潘姥姥”就是地地道道的农民。她的视频通过“小外孙”缠着“姥姥”做美食的故事,展现山中美景和乡村幸福生活。这种地道,正是她的“增粉”密码。目前,其粉丝量已超过3435万。

  更乡土的内容。“村播”形式虽然多种多样,但内容主要聚焦“三农”。不加修饰的运镜和剪辑,真实、直白的内容,让人看后有种“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的自在感。乡村特有的“土味”“田园味”,让人们找到久违的清新与亲切。

  像是浙江一位主播“帅农鸟哥”的视频,主要分享创意墙绘、美食制作、乡村生活等内容。不同于娴静的田园生活,他的视频有一股别样的烟火气,每画一幅色彩斑斓的墙绘,做一道充满乡土气息的农家菜,都能让人感受到一颗在乡村火热跳动的心。

  更广阔的平台。目前“村播”的平台,既包括淘宝直播、拼多多直播等电商平台,也包括快手、抖音、小红书等短视频社交平台,还包括一些官方融媒体等信息传播平台。

  随着“村播”产业体系的逐渐形成,“村播”数量在农村地区呈几何倍数增长。据《抖音2022丰收数据报告》显示,在过去的一年中,抖音新增乡村相关短视频4.3亿条,乡村题材短视频播放量增长77%,384亿人次为短视频里的乡村点赞。

  二

  可以说,“农民当主播、手机变农具、直播成农活”,已经成为许多农村地区越来越常见的面貌。“村播”如此之火,背后究竟是什么原因?

  场景丰富,使观众“沉浸式体验”得到满足。果树下、菜地里、田野间、山林里、池塘边,广阔的农村天地,处处可成“村播”舞台;民间传统节日、乡村赛事、农村探险、捕鱼抓鸡,丰富的乡村生活,事事可是“村播”素材。“村播”,用真实自然的乡村场景,带领观众“沉浸式体验”农村生活。

  比如,“卢小开”“渔小仙”等主播,带着观众“上山下海”,去东北采榛蘑、去珠海赶海;还有的主播,带着网友学习各种手工艺品、农家菜的制作,网民既满足了好奇心,又学会了新手艺。

  技术发展,使“人人做主播”成为可能。一部手机,一个支架,一幕简单的场景,拍摄变得随时随地可行。现如今4G乃至5G网络已经覆盖到农村,即使人在山上,直播也可即刻开始。不需要什么复杂的设备,也不需要什么华丽的场景,“人人都可以创作短视频”越来越成为可能。

  流量经济,使“个富到共富”照进现实。“村播”产生的流量,既给主播带来了可观收入,也带动了乡亲们脱贫致富,拓宽了农产品销路,带火了当地风景。

  比如,杭州临安的新农人陈柳,被网友亲切地称为90后“放牛娃”。她带领乡亲们一起养殖马啸小狗牛增收,并通过短视频、直播平台带动农产品销售,将当地马啸小狗牛的利润从2000元/头提升到7000元/头,并通过网络让更多人了解到她的家乡清凉峰镇。

  当然,在“村播”如火如荼发展的同时,也暴露出一些问题。比如,主播的素质参差不齐,知识储备较为缺乏,部分主播短视频制作和直播带货技能不足;比如,网络销售农产品的储存、运输难以保障,影响消费者体验,等等。

  三

  要突破发展瓶颈,实现“村播”可持续发展,关键在于三个“量”。

  内容质量加持。在越来越常态化的“村播”中,要重视助农带货,更要注重内容创作和产品质量“过关”,不能为了追流量、博眼球,而低俗化、庸俗化。

  一方面,内容过硬才是“真实力”,要引导主播创作积极向上、健康阳光的内容。比如,2021年,广西玉林对当地某“网红村”进行整治,对低俗短视频直播的相关人员进行了约谈教育。

  另一方面,好物优质是“硬杠杠”。要保障带货产品、供应和服务的品质,做好“品控”,避免“一锤子买卖”。如,近年来,衢州出台政策,聚焦乡村特色资源,将茶叶、胡柚等年产值10亿元以上产业打造为高质量产业链,以品牌口碑效应带动农产品从线上线下“走出去”。

  队伍储量支持。随着从业者越来越多,“村播”队伍建设显得尤为重要。笔者认为,要允许、鼓励草根主播“遍地开花”,各显神通,也要打造一批头部“村播”主播,推动头部主播“领先一步”,“先红”带“后红”,形成更好示范效应。

  这方面,各地有一些好做法。比如,贵州榕江县开展万人村寨代言人培育计划,把非遗传承人、留守妇女、返乡青年、村干部等群体培养成为“村寨代言人”,让直播带货成为“新农活”。

  平台流量扶持。“村播”的发展还需要平台从各方面来助力。一些地区探索“政府+平台”的流量支持模式,推动乡镇政府或村集体与直播平台深度合作,促进“村播”进一步发展。

  比如,坐落在东海之滨的“田园丰播”直播间,是宁波重点打造的共富工坊。当地村集体与电商企业、MCN直播平台签约,将本地农业企业、农民合作社、农业种植大户等的农特产品,进行统一收购、统一销售,以平台“流量”助力产品提升“销量”。

  我们生活的这个时代,万物皆可直播。可以说,“村播”这一形态,将藏于“深巷”的“酒香”远播千里,挖掘农村更多价值,激发农村更多活力,为乡村振兴插上腾飞的“翅膀”。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标签:浙江宣传责任编辑:吴珂珺
融媒产品
浙江宣传
惊雷剧社
群众工作室
朝闻浙江
精品专题
更多资讯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9-2023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