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漫漫长夏,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除了用电,就是用水。高温苦夏,烈日炙烤,如果家里还无水可喝、无水可用,其苦何堪?
鄞州、奉化、柯城、定海四地的党委、政府,通过种种努力,及时在盛夏来临之前把清泉送进了群众家里。别小看了这一股股清泉,它可是流进群众心田的“爱心之泉”!
杭州今夏供水形势不容乐观
水利专家提出“抗咸”五策
记者 王国锋 通讯员 王磊
连日高温晴热,杭州的抗咸形势不容乐观。省防指日前召开杭州抗咸工作联席会议,研究抗咸供水方案和应急措施,确保市民正常用水。
新安江水库是杭州的主要水源地。今年上半年,新安江水库流域降雨量只有759毫米,比历年同期均值偏少30%,入库水量只有45.51亿立方米,为历年同期平均来水量的61.9%。根据省水科院对下半年顶潮抗咸的需求预测,富春江水库至少需要下泄水量46.1亿立方米,而富春江水库上游的新安江水库目前的可用水量仅50亿立方米,抗咸不容乐观。
省防指杭州抗咸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有关负责人告诉笔者,据气象部门分析,今后一段时间,我省将以晴热少雨天气为主,加之当前正值用水、用电高峰期,耗水量、蒸发量大,新安江水库蓄水吃紧。另外,今年钱塘江河口江道淤积较去年减少,利于咸潮上溯,使杭州市抗咸形势更趋严峻。
“必须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提高杭州市的抗咸供水能力。”水利专家为此开出了五帖“药方”:今后要加强对钱塘江涌潮和含氯度的实时监测,及时掌握咸潮变化情况,适当调整富春江水库下泄流量,确保杭州正常供水;新安江水库、富春江水库要正确处理好发电放水与抗咸供水及环境用水的关系,严格控制单纯发电放水,将发电与抗咸供水有机结合起来;维护保养好周浦的应急取水工程,确保能及时投入正常运行,使杭州市的应急取水能力每天增加50万吨,以缓解抗咸压力;有关专家还建议,有关部门可考虑在备用水源地———珊瑚沙水库附近再建设一个备用水源水库,进一步提高杭州市的抗咸供水能力;同时,呼吁市民注意节约用水,共同为抗咸出力。
定海:小岛今夏吃水不靠天
记者 沈良中 区报道组 建裕 引华
“有水啦,有水啦!”日前,舟山市定海区盘峙岛的侯亚珠拧开崭新的水龙头激动地说:“今年夏天,全家再也不用挑着水桶到处找水喝了!”
以前,盘峙岛700余户群众的饮用水仅靠一座小水库,可谓靠天吃水。侯亚珠的丈夫王苗君告诉笔者,这些年舟山持续干旱,特别是到了夏天,盘峙岛是溪坑断流,水库朝天,家家户户到处找淡水。为让小岛群众结束靠天吃水的日子,定海区环南街道今年4月出资360万元,启动了定海本岛至盘峙岛自来水海底引水工程,竣工后每年可向盘峙岛输送淡水100万吨。目前自来水管已从海底接上盘峙岛,自来水入户安装工程正在加紧施工,半月内,岛上所有村民都可以喝上自来水。
据定海区农办负责人介绍,定海今年梅季少雨,旱情将重于往年。定海区为不再让悬水小岛、偏远山村百姓被干旱所困,今年他们投资1000多万元,通过城乡自来水管道联网和开辟地下新水源等措施,使13000多户群众用上自来水。
柯城:十万农民不再喝脏水
通讯员 徐建中 记者 严元俭
拧开崭新的自来水龙头,流出洁净甘甜的乌溪江水。日前,衢州市柯城区花园乡普珠园村吴雪姣一家吃上了第一次用自来水做成的丰盛晚餐。至此,全区已有10万农民喝上了干净水。
随着养猪、养鱼业的发展,柯城区地上水、地下水、地表水都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部分农民还在喝“脏水”、“臭水”,甚至大旱之年喝不上水。为此,柯城区建立科学的农村供水工程体系,启动了花园、石室两个乡的自来水饮用工程,其中石室乡农民饮水工程一期投资达1000万元,受惠农民5600人。对离城市较远的乡村,他们采取建设水厂的办法。今年底,日供水1万吨的华墅水厂建成后,华墅乡农民将实现自来水饮用全覆盖。
鄞州:数十万农民畅饮甘泉
记者 周松华 通讯员 陈波
“盼了好多年,今夏我终于不必再为用水发愁了!”宁波市鄞州区瞻岐镇东城村村民陈金花看着从自家水龙头里流出的清泉,喜笑颜开。眼下,鄞州区共有数十万农民通过农村水网改造,喝上了清泉。
瞻岐镇是鄞州供水最困难的乡镇之一。全镇2.7万人,仅靠2个总蓄水能力不到200万立方米的山塘水库供水。每到夏天用水高峰时,水荒更为严重。有的村只能直接从河网中取水,经过简单处理供村民饮用,影响了群众的身体健康。除了供水量不足,管线老化、渗漏严重也是造成鄞州农村普遍供水困难的重要原因。
农民“用水难”,引起了鄞州区委、区政府的高度关注。区里决定从2004年起,在三年内投资约11亿元,对全区供水设施和农村供水管网进行全面改造,并积极实施水库引水工程,新建区域性水厂,利用水库原水改善水质,保证水量,让全区人民喝上清泉。
农村水改工程的实施,使鄞州许多农民喝上了好水。至今,全区4大供水片区中,已有3个完成了供水工程;实施农村水改工程的行政村达到了128个,其中54个行政村已完成水网改造。
奉化:五万沿海农民告别送水车
市报道组 王校美 通讯员 王晓杰
连续10多天的高温后,当我们来到往昔奉化市缺水最严重的莼湖镇桐照、栖凤两村时,看到了一个与去年夏季完全不同的场景:穿梭于村道小巷的送水车不见了,家家户户门口的地下水池废弃不用了,百姓家中用的是方便清洁的自来水。
往年这个时候,每天有20多辆送水车穿梭在桐照、栖凤沿海一带卖水,村民把买来的水蓄在地下水池内,10天左右买一次,用水既不卫生也不方便,而且每吨水价一般在25元左右,再加上运输过程中的损耗,水价比奉化城里要高出将近20倍,每户人家每天花在用水上的费用远远超过用油的费用,真正是“水比油贵”。
为了解决沿海农民的吃水难问题,奉化市委、市政府去年启动了“十万农民饮用水工程”,投资近3000万元,通过建造红星水厂,对莼湖的炭子坑、裘村的后山两大水库进行加固扩容,管网改造,打百米深井等各种办法,终于在今年盛夏到来之前缓解和改善了沿海5.3万人口的吃水难问题,使奉化沿海农民告别了送水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