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杭州市的新区和卫星城,余杭区与杭州中心城区接壤的区位优势明显。处在这样一个优越的地理位置上,余杭是如何筹划新农村建设的?
余杭区委书记何关新说,余杭地处城郊,打破城乡二元结构,充分发挥城市的带动作用,通过城乡一体化来推动新农村建设,是一条切合实际的路子。
自2000年撤市设区以来,余杭区就一直在考虑如何走好统筹城乡发展这盘棋。为此,余杭成立了城乡一体化办公室,从各方面推进城乡统筹工作。现在党中央从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各方面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目标,使余杭的干部对新农村建设又有了更高的追求。
“城乡一体化建设新农村,首先要大力发展经济,为农民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让农民的收入有大幅增长。”何关新介绍说,近年来,余杭大力发展以工业为重点的县域经济,建立起20个农村工业园区,吸引了大批农村劳动力,目前全区农民80%以上的收入来自二、三产业。同时,余杭还积极调整和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在全区形成了1个高新农业园区、30个连片千亩的特色农业园区和56家农业龙头企业为主体的产业化发展格局。2005年,全区农民人均收入达到8600元。“这个收入较过去是有增长,但还只有余杭城区居民人均收入的一半。我们的目标是要让农民收入向城市居民靠拢。”
在东湖街道党工委书记王姝看来,城乡一体化不等于城乡一样化,建设新农村也不是要消灭农村,而是要在保持农村自然生态、田园风光的同时,体现公共服务资源的城乡均衡性,使农民的生活水准跟上城镇居民。她说:“以城乡一体化推动新农村建设,就是要把城市建设得更像城市,把农村建设得更像农村。”
为促进城市资源更好地向农村延伸,余杭正在花大力气进行中心村的建设和改造。
对于少数因土地征用需要搬迁的村庄,余杭采用的是整拆整建的办法。2005年12月29日,我们在东湖街道看到,新建的村庄非常气派,一幢幢别墅排列整齐,家家户户门前都有一块草坪,宽阔的道路通到每一家门口。在村庄一角,还有一个集菜场、超市和社区卫生服务站于一体的综合服务大楼。在这里,农民过上了和城里人一样的生活。
余杭共有262个行政村,对大部分村庄,还是在原来基础上进行局部整治和改造。对这些村庄,主要是搞好环境整治和改造,如加强道路建设、治污处理,调整产业结构,并为村民提供完善的公共服务设施。“十五”期间,余杭区投入90亿元改善农村基础设施,等级公路通村率、硬化率达100%;80%的农民用上了自来水,并且实现城乡饮水同网同质同价;天然气、有线电视进村率达到100%。2006年还将实现城乡公交一体化。
号称“苦竹之乡”的中泰乡前几年经济落后,农民收入低,100多家采石场林立,生态遭到严重破坏。近年,中泰乡根据自己的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特色产业竹笛业,仅2005年就创造效益3700万元,大大增加了农民收入。乡党委书记王桂根说,产业调整使中泰乡生态环境得到恢复,村容村貌有了巨大改变。
新农村建设不光要抓硬件,也要抓软件。这是余杭的干部对新农村建设的认识。在推行“村务村民理、村官村民选、村情村民知”的基础上,2005年,余杭颁布了《村务工作规则》规定:村干部每年做几件事、花多少钱,都要向村民公开;财务预决算、工程招投标等重大事项要召开民情恳谈会;村委会选举由村民“自荐海选”;构建了村务监督网络;村干部基本报酬由村民代表确定。这些,都成了余杭农村村级政务运作规范的基本内容。
余杭镇宣传委员杨根荣认为,以城乡一体化去推动农村文明新风的建设,可以用城市文明带动乡村文明。比如垃圾处理在农村历来是个头痛的问题,而余杭将城市垃圾处理网络延伸覆盖到农村,建立起“户集、村收、镇运”三级垃圾收集清运处理网络后,农民也逐渐养成了不乱扔垃圾的习惯。
余杭的干部说,随着新农村建设的推进,他们对新农村的认识也在逐步深化。
良渚镇镇长吴佩翔说:“今天,‘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成为新农村建设的新目标。但对我们发达地区来说,通过扎实工作,循序渐进,应该比其他地方做得更好。”
2006年,余杭区投资49亿元建于良渚勾庄的杭州农副产品物流中心将启用,交易规模有望达到一年几百亿元,将为当地农民提供许多就业岗位。如何多为农民办实事,已经成为余杭区领导新年首先考虑的大事。
新年伊始,余杭正围绕新农村建设,研究制定今年的“十大工程”:整治140公里长的河道;整治村庄,改善农村环境卫生;增加农村文化、教育、卫生、体育设施投入;加大社会保障覆盖面;进一步做强七大农业支柱产业;提高农村合作医疗水平,把农民参加合作医疗的经费从人均50元提高到100元等。
2006年,余杭区又在策划统筹城乡的“相约周末”活动,以汇聚城乡文化资源,丰富百姓文化生活,使周末成为城乡居民看演出、看电影、看体育比赛、听专家讲座的共同“节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