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乡城部分截图
八卦城洗马桥孤魂祠肚脐饼……金乡,抗倭重镇鉴古今-本报通讯员
苍南金乡镇以生产标牌、徽章、台挂历等闻名全国,但很少有人知道,这个三面临海,西北靠山的小镇,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在明代曾是与天津卫、威海卫齐名的抗击倭寇的重镇。
一块碑文、一座城墙、一种特殊的方言……走进这个曾经的军事重镇,透过那些流传至今的民风民俗和历史故事,人们依然能窥见当年抗倭将士的智慧、勇猛。
古镇处处抗倭遗迹
“我们这个小镇面临着东海,倭寇从海上流窜到中国,常常选择在这里登陆。”今年69岁的陈克勇是金乡文化站的一位工作人员,多年来,他一直在整理金乡的历史资料。站在金乡的狮山上,面对着大海的他很是慷慨激昂。
据记载,洪武二十年(1387年)时,沿海倭患不断。明太祖朱元璋命信国公汤和置卫筑城,以抗御倭患,当时在近海建立了59个卫,金乡是其中一个,与当时的天津卫、威海卫等齐名。
今天的金乡镇内还处处留着当年抗倭的痕迹。整个金乡镇城墙外有完整的30至50米宽的护城河围绕。城内小河通过水门与护城河相通。护城河上有吊桥。
在金乡的南门外,就是甘溪,上面有座洗马桥,据传是抗倭将士沙场征战归来饮马擦洗的地方。洗马桥畔还是抗倭阵亡将士的忠骨安葬之地,所以称“义冢地”。“从明代开始到今天,每年7月上旬,都有凭吊抗倭将士活动。”陈克勇说,现在大家忙于生计,但也不会忘记祭祀。
在金乡的南门现在还设有“孤魂祠”,当时为了战乱中牺牲者所设。“孤魂祠”有专人管理,村里还特别规定,附近五亩田地的收入,作为此祠的管理费用。
全城暗藏八卦乾坤
金乡现在流传这么一首民谣:一亭二阁三牌坊,四门五所六庵堂,七井八巷九顶桥,十字街口大苍桥。可见金乡城布局之巧妙。
金乡卫有两大特点:一是军卫化;二是按刘基建南京紫禁城设计的“八卦乾坤布局。”八卦中有“一卦六爻(音“摇”)”,从北而南东西方向平行排列。按六爻设巷,金乡应该只有6条巷,可陈克勇介绍,金乡却有8条。为何有8条呢?事实上是六爻巷加马巷、牛巷(另称墨林巷)。这两巷是建城以后建的,牛巷在当时用于将士进卫后,屠宰牛羊的地方;马巷为马厩场所。
四城门的命名也有八卦的痕迹:如震为东、为春,五行属木,日出东南隅,所以东城门为迎旭门。兑为西,为悦、为秋五行属金,所以西城门为来爽门。至于北望京门、南靖海门又渗入了当时人们的国家意识。
卫城除四门外,分别在东南、西南、东北、西北设四水门,构成八卦八门九宫格局。如西南方为死门,即现在甘溪义冢地之方位,是古代沙场遗址。此处是置敌于死地的最佳位置。如倭寇从大渔、小渔方向来犯金乡,守城将士从南门出击,必将倭寇直逼到甘溪沙场。此处两面环山别无它路,必将敌置于死地;如倭寇往西逃窜,那就将其诱入,成了瓮中之鳖。
卫城东北、西北,八卦中属生门与开门,正北为休门。因金乡北门外至舥艚、麦城,当时是一马平川,正是我军将士休养生息的好地方,现在是基本农田保护区。
金乡的布城格局是出于军事防卫之必要。六爻巷,严格地说,当时是六排军营,不为居民而设。阴阳爻,间隔断续,是军营的内部通道,便于相互接应,巷阔仅两三米,两匹马不能并行而驰。这种布局最适合于巷战,可攻易守。一旦城门失守,还可利用自己熟悉地形与敌人展开搏斗,使敌人进入迷魂阵中,现在这些巷子也保存完整。
戚继光传下海涂“滑板”
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民族英雄戚继光挥军南下,猛追穷寇,自台州到温州再经海道抵达金乡,再沿陆路入闽剿寇,这是他第一次到金乡。嘉靖四十五年(1566)世宗驾崩,穆宗继位,戚继光晋升,奉命从福建回师北上途中,曾扎营于金乡卫城西郊练兵,并遗留下石质关防印章一枚。现由苍南县文物馆保存。
金乡人现在吃的“光饼”据说与戚家军有关。戚家军临别时,金乡百姓家家户户做起了炊饼,供戚家军在途中食用。因为中间有个洞,金乡人还把这种饼叫“肚脐饼”,这种烤饼工艺一直延续到现在。
据记载,当时戚继光发明的一种叫“涂塌”的木制工具,可在泥涂上滑行,有点类似于北方的雪撬,很适合海涂作战的需要,现在金乡舥艚的渔民还在延用于渔业生产。
南腔北调金乡话
金乡百姓以城墙为界,城墙内的被称为城里人,城里人讲的是金乡话,与周边说的平阳话、平阳蛮话、闽南话等方言有明显区别。
专家说,金乡建城时,把原来散居的住户,尽数赶走;城里相当于军营,只有凭“卫谱”取得“卫籍”,才能在城内居住。当时,居住在城内的官兵及其家属主要来自浙北和苏皖江淮一带,也有一些北方人。可以想象,他们互相影响,演变出一种独特的“官话”。
清康熙九年,恢复居民可以进城,于是“官话”与蛮话、闽南话、瓯话等交混,经过了漫长岁月的积淀,就变成现今的金乡话。
金乡话基本上属于吴语体系。具有吴语的一些基本特点。如“吃饭”二字,就与宁波、上海、苏南一些地区的说法差不多。
去年,是金乡建城620周年庆,20多万字的《金乡话词典》编纂完成并出版。
打造“数字第一镇”
改革开放以来,勤劳、聪明的金乡人以“敢吃第一口,勇为天下先”的精神,创造了很多个第一:全国率先试行挂户经营方式,成为著名的“温州模式”发源地之一;温州市第一个产值超亿元镇;中国数字第一镇……
如今,古老的金乡镇逐步形成了以复合材料、包装印刷、塑料薄膜、商标标识为四大支柱产业,以台挂历、笔记本、请柬为全国三大生产基地,以不干胶材料和印刷业为特色的经济格局。其中,我国驻港部队、驻澳部队以及联合国维和部队和美国、英国、俄罗斯等国家军警徽章、服饰标志均出自金乡;而金乡的台挂历产品在国内市场占有份额也达50%以上。
最令人感到奇妙的是,这座古镇正在与数字时代接轨。只要你在电脑上键入“中国金乡”,就能在互联网上看到苍南县金乡镇当天发生的各类新闻。乡镇网站在网上发布新闻,这在国内还是首家。原信息产业部曾致函该网站对此举表示肯定,并希望该镇以此为契机,打造“中国数字第一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