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网上到线下去,到基层一线去!今日起,浙江在线启动“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全媒体记者将深入乡村、社区、企业、学校、市场等,入基层,听民声,反映民情、联系群众、深入现场,推出“入基层 听民声”——短、实、新、多、快新闻专栏。力求展现短小精悍的文风、实实在在的作风、贴近生活带有体温的报道,多媒体多手段和及时快报的网络传播特色。

  同时,我们将一如既往地推进《民生帮帮帮》、《警察出更——记者蹲点派出所》等发自一线的专栏报道。

·走基层:“爱心早餐”情暖求职农民工(图)
·走基层:义乌国际商贸城的“网络时代”
·走基层:义乌国际商贸城的“网络时代”
·(走基层·现场目击)这里为何不闹“用工荒”?
·金华公安“服务在线” 打造数字化警察、人性化服务
·麻烦自己方便百姓 台州精心打造“网上公安局”
·点亮爱心灯 中国柯桥网开设“爱心社区”公益频道
·服务海外华人 温州网走出国门开办“海外手机报”
·多语种细分服务对象 “中国·宁波”开政府网站先河
·创新宣传载体 宁海新闻网传播“四大文化”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走基层 正文
山里山外皆牵挂 “留不住人”的卫生院有“白大褂”坚守

  浙江在线松阳12月12日讯(记者 叶海 施政)徐七钗家住松阳玉岩镇玉岩村,75岁的她一觉得身上哪里不舒服,就会踱到镇中心卫生院,径直推开内科急症室的门,找蓝医生看病。

  两菜一锅,这是松阳玉岩镇中心卫生院的医护人员的午餐

  没事的时候,徐奶奶也会三天两头跑到这里,和蓝医生拉家常。

  镇口河边的这所中心卫生院,和卫生院里着白大褂的医生们,是玉岩镇一万多名村民最亲切的邻居。

  对于常年累月驻守在乡镇的医护人员们来说,他们同样舍不下眼前的乡亲,虽然另一头远在山外的亲情也令人牵挂。

  一个月前,因为前一任院长调走,金永根从枫坪乡镇调来卫生院当了院长。

  前后算起来,医生蓝文春已经在松阳玉岩镇这个基层的医疗机构呆了26个年头

  人才缺乏、待遇不高,是金院长总结的乡镇卫生院发展困境。

  包括乡医疗卫生服务站的两个人在内,玉岩镇中心卫生院医护人员总共有21人,其中中级及以上职称的人屈指可数。

  一年几万块的收入,专业成长空间缺乏,与家人远隔,金永根说,这些都成为了“留不下人”的原因。

  “但我们牢牢记得我们是医生,乡亲们的健康是我们的职责!”因为对于工作的责任,对于村民们割舍不下的感情,也让不少医护人员一年又一年地坚守下来。

  在松阳玉岩,几乎没有人不认识蓝文春。

  水泥地板、简单的家具,这就是松阳玉岩镇中心卫生院的员工宿舍

     26年来,蓝文春给多少乡亲看过病开过药,自己都记不清了。

  说起来,蓝医生并不是松阳人,1987年他从丽水技校毕业后,被分配到了松阳玉岩镇中心卫生院。“那时候卫生院刚刚修建好,我也算是卫生院为数不多的出身科班的医生。”

  早几年,村里交通还不大方便,蓝文春和同事们挑着担子,一头放着药品,一头装着路上吃的饭菜,走村串户给乡亲们看病,一下去就是一个星期。

  谁也想不到,蓝文春在这所卫生院一呆就是26年,“说实话,谁不想走出去?但和老百姓这么多年结下的感情,也一时放不开。”

  沙丘村村民叶庆满患有慢性支气管,他的大伯、父亲、二叔等也都有同样的病症。多年来,蓝文春给叶庆满家人看了无数回病,甚至多次上门服务,叶家人也因此一直对蓝医生敬爱有加。

  松阳玉岩镇中心卫生院内,病人家属正在西药房口领取药品

     玉岩村村民徐七钗老奶奶,七十多岁的她只要稍感不适,就三天两头往蓝文春的门诊室跑,“这么多年了,蓝医生看病的水平我很放心,也信得过他说的。”

  一边牵挂的是村民,另一边则是远在松阳县城的妻儿。

  蓝文春说,孩子8岁了,几乎每天都是三通电话,有时候还缠着他要他回去看看自己写的作业,蓝文春只能半个月回趟家,用短短一个周末陪陪伴妻儿。

  同样不在身边的,还有在遂昌80多岁高龄的老母亲,蓝文春也放心不下,为此他每个月也坐车到遂昌看看老母亲。

  “说真的,一直都有出去的想法!”蓝文春说,考虑到目前的现实情况,他还是会继续坚守乡镇卫生院的岗位,因为牵挂的村民实在太多。

  和蓝文春一样,女医师张伟英也把自己最美好的十载年华留在了这所卫生院。

  三层的门诊楼、三层高的宿舍楼,甚至每一草每一木,于张伟英而言,再熟悉不过了。

  松阳玉岩镇中心卫生院的注射室显得有些陈旧

     2000年在台州卫生学校毕业后,张伟英来到卫生院,在药房配药。平时也就住在旁边的宿舍楼里,水泥地、木板床,甚至没有衣柜。

  除了工作之外,张伟英就是看看电视翻翻书,与姐妹们聊聊天,她笑了笑,“这十年也就这么过来了。”

  问起来,张伟英说从不后悔来这里,但自从生了孩子后,母亲的责任让她总是挂念着远在松阳的孩子了。每半个月轮到她休息的时候,张伟英总是第一个跑出去坐车赶回家看孩子。

  工作忙的时候倒还好,一旦闲下来,张伟英就会站到宿舍的露台上,一边看着奔流下山的河水一边想着6岁的儿子。

  什么时候既能让蓝文春、张伟英他们不再隔着大山思念,也能让一万多名乡亲们的医疗得到保障,这是摆在我省众多乡镇卫生事业前面的一个难题。

  我们等着这一天能够早点到来,也期待,这些坚守在乡镇医院的他们,左右两难的牵挂和思念都能安心落地。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在注册后发表评论。
 我要注册
[ 复制本文标题地址 ] [ 发表评论 ]  
相关稿件
Copyright © 1999-2015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