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上浙江数据强省”,浙江在大数据时代昂首向前,不但孕育出“互联网巨头”阿里巴巴,在政务服务、公共事业、健康医疗等方面也随处可见大数据的“智慧身影”。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与应用走向深入,大数据成为创新经济的引擎,产品和服务不断推陈出新,互联网大数据产业逐步走进并改变着人们的生活。
与此同时,由于数据被违规收集、使用甚至出售交易,导致个人信息泄露的问题日渐凸显,私密数据泄露和敏感信息窃取问题频出,如何保障“数据安全”,成为了行业以及社会关心的重大问题。
真假难辨、权责难分数据开放共享存隐患
“您好,王小姐吗?有处房产您感兴趣吗?”、“恭喜您,您的号码被评选为幸运号码!”、“汽车保险您考虑吗?”,接起陌生号码的电话,对方热情地推销各种产品,你一定会为个人私密信息被掌握感到恐慌。
除了个人信息的泄露,在大数据时代,还存在数据真假难辨,鱼龙混杂等现象。“从目前技术的角度看,将庞大的数据资源汇聚到传统的中心化交易所管理,数据确权、信息泄露、服务器运行、网络安全等方面都还存在技术痛点。”浙江省交通信息中心综合办公室主任柴琳一直关注着数据共享与交易存在的技术困难,并寄期望于通过政企合作,共同破解技术和机制难题。
在柴琳看来,中心化的数据交易所带来智慧的同时也带来了“更智慧”的挑战。“政府对于数据的共享需求是非常强烈的,但目前的数据流动和数据质量远远不够,除了常提到的‘信息孤岛’,还有一个原因是由于数据确权的技术问题还未能被突破。”
数据不能被确权意味着什么?目前,在传统的数据交易所,数据信息一旦被公布、被交易,就会形成“数据沉淀”,留下缓存信息。这些被缓存的数据信息可以被复制或删改,这种修改甚至可以把一个在乡间种田的老伯修改成城市精英女白领。被修改的信息一旦生成交易,相关部门就会介入调查,但由于数据被多次篡改,且证据难寻,责任主体不清晰,数据交易方就会抓住这个“漏洞”推卸责任。
“数据共享、数据交易并不是简单的数据交换,这其中要有很强大的技术支持。而目前也确实存在技术障碍,导致数据交易存在着安全隐患。”柴琳说。
数据交易安全问题如何解?不妨问解区块链
区块链作为存储和共享数据的新技术,为解决网络安全问题提供了一种新途径。杭州在区块链技术的应用与落地上再次走在前列。
什么是区块链?“区块链有两个最突出的特点是去中心化和信息的不可篡改。在解决数据交易安全问题时,不可篡改,将会带来数据的确权,而去中心化,则超越了传统依赖中心的信息交易所,保证服务器运行与网络的安全。”柴琳介绍到。
除了去中心化和不可篡改这两个特性,有着多年互联网金融及区块链从业经验的黄敏强对于区块链技术有着自己的补充理解。“区块链打破了传统交易中需要靠熟人信任、合同、第三方担保建立信任的机制,在区块链的世界里,无需第三方的介入,而是在密码学的机制下,两个陌生人之间也能发生一笔交易。”也就是说,区块链技术下,只要你有数据,我有需求,你情我愿下,就能实现交易。
黄敏强目前运营着一家基于区块链技术的杭州创业公司“公信宝”,他和他的团队试图将区块链技术搬下“神坛”,基于区块链技术建立去中心化数据交易所,从技术及市场入手,为数据交易织起“安全网”。
不论是资金还是数据传递,中介费用都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区块链下,不再需要第三方中介来作为信任背书,而是依靠一整套数学算法来约束,人们可以点对点地发起交换。
“在区块链上流通的每一条数据像是沾过墨水的小爬虫,每条行踪都会留下痕迹,这些痕迹一旦印下就不可篡改,这些“墨印”从哪里来?流向哪里?每个行踪都逃不过监控。”黄敏强说。
构建去中心化的数据交易所
以往,在传统的数据交易中心,买家要购买一条数据,从数据源到交易中心再到卖家,数据必须要经过中心化交易所的服务器的转化。雁过留痕,在这个过程中,被交易的数据就会被中心交易所缓存下来,形成“数据沉淀”。
缓存下来的数据可以被再次利用,当其他买家再次购买同样一条数据时,中心化交易所就可以把沉淀过后的数据进行二次交易。花一次钱买来的数据,却可以反复被利用,交易所赚取利润的同时,却伤害了数据源的利益。要实现数据的安全,首先要实现数据的“绝缘”。
去中心化、开放性、自治性、信息不可篡改以及匿名性,区块链技术被认为是未来金融创新的技术基础。也正是基于这些优点,最近几年,众多金融机构都对区块链技术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有了“紧俏”的市场,黄敏强更加坚定了落地去中心化的数据交易所的创业梦。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