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正文
30年匠心只为一张“绿色膜” 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这样炼成
2019年03月25日 23:05:56 来源: 浙江在线 记者 谢劼

  在生产一线指挥的余卫兵

  浙江在线衢州3月1日讯(浙江在线记者 谢劼)一身深蓝色工作服,白色安全帽,带着金属框眼镜,讲话音调不高,给人印象斯斯文文。2月22日上午,在以其本人命名的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我们见到了刚从生产一线赶来的领办人余卫兵。

  在他身后,展示着巨化集团公司(以下简称“巨化”)自主研发的PVDC(聚偏二氯乙烯)和PVDF(聚偏氟乙烯)产品,墙上的18个大字格外醒目:践行工匠精神、引领三大自信、打造全新氯碱。

  余卫兵及团队获得的荣誉

  在他的身上,有着很多荣誉: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浙江省劳动模范、浙江省首席技师、浙江省国资委最美员工……

  这个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发挥着哪些作用?余卫兵为何成为工作室的领办人?从他的经历中,我们似乎能找到答案。

  攻坚克难 只为一张“绿色膜”

  “上世纪八十年代,这项技术被美国、日本等国的企业所垄断,国内的PVDC生产装置、原材料等都依赖于进口。”

  余卫兵口中的PVDC,中文名叫聚偏二氯乙烯,最早应用在二战时期的美国。对于不少人而言,这个有些拗口的名词带着一些神秘的色彩。事实上,作为一种绿色新型包装材料,PVDC可广泛应用于食品、药品、化妆品、军工、化工、五金机械制品等高端包装领域。“日常生活中用应用较多的是火腿肠衣和食品保鲜膜。”

大师工作室摆放的巨化自主研发的PVDC(聚偏二氯乙烯)和PVDF(聚偏氟乙烯)产品

  1986年,高中毕业的余卫兵从招工的大潮中加入巨化电化厂,成为一名聚合进出料工。依靠企业对技术工人的重视和培养,加之自己的勤奋学习和刻苦钻研,他的专业技能不断得到提升。3年后,余卫兵被抽调到PVDC树脂攻关项目小组,开启了他的自主研发生涯。

  1990年,巨化PVDC中试装置完成,正式开始工业化研发;1999年,全国首个拥有自主核心技术的千吨级的PVDC生产装置建成;2005年开始,电化厂成立了由厂长牵头的规格最高的9人攻关组,进入实验攻坚最关键的时刻。

  “那时候,一个产品要经过近48小时生产,组员和车就在旁等着,等到产品完成就连夜开车前往河南郑州,进入合作企业的吹膜生产线开始试验。”然而,试验的结果,却给这支充满战斗力的团队当头一棒。

  余卫兵回忆,那次同时进行生产的有三条吹膜线,其中两条是美国和日本的两家跨国公司的,都是当时业内名声响亮的企业。“他们两条生产线生产过程很顺利,产品摸上去柔滑。”相较之下,初出茅庐的巨化显得不尽如人意,“我们的产品吹几十米或几百米就破了,还会出现杂质。”

  回去之后,团队又投入到夜以继日的研发工作。就是在这样失败、试验、再失败、再实验的尝试下,终于在2009年,巨化PVDC实现了产业化突破,生产的PVDC树脂成功进入双汇、金锣等大型知名企业。此后又相继开发并打造了多系列多牌号的PVDC产品群,产能也不断扩大,逐渐在国际上站稳脚跟。

  “做研发很难,自主研发更是难上加难。”从研究所只有5L的小试装置,到现在的大釜工业化生产,余卫兵见证了巨化PVDC产业的跨越式发展。经过几十年的努力,他们终于将这张膜贴上了“浙江制造”的标签,为企业圆了一个“绿色膜”之梦。

  坚守一线 用匠心传承

  “时刻拥有执着坚韧的精神和精益求精的态度”,这是余卫兵理解中的“工匠精神”。

  自2012年升格为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后,余卫兵的工作室承担了企业许多研发攻关任务,重点帮助一线解决生产过程中的疑难杂症。

  截至目前,余卫兵带领的工作室已取得国家专利9项,还参与起草了PVDC保鲜膜国家标准,取得了工艺自动化改造创新、建立PVDC树脂出厂前过筛检测制度和质量管理监控机制等技术创新的阶段性成果。

  余卫兵与大师工作室成员观察PVDC产品(资料图片)

  “技术遇到困难,找大师工作室。”渐渐地,余卫兵成为了不少同事眼中亲切的“余大师”。2014年,为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巨化决定主动关停电石炉装置,如何安置转岗分流人员就成为了摆在这家国企面前的一大课题。余卫兵的工作室主动承担起1对1的教学和技能传授任务。“当时许多转岗工人都没有接触过化工操作工种,经过工作室的传帮带作用,大部分转岗工人都顺利学会了胜任新岗位的技能。”

  通过“传帮带”,工作室从2011年成立至今,培养出了一批优秀的生产技术骨干,其中技师13人、高级技师4人,3人次获得技术能手称号。余卫兵和他的徒弟黄晓军还获得了浙江省部属企事业首批“名师高徒”。

  就这样,在这间大师工作室,“工匠精神”多了另一层内涵:不仅是一份开拓创新、攻坚克难的勇气,更是一种见贤思齐、脚踏实地的传承。

  大师工作室墙上的18个大字格外醒目

  而这份传承,同样离不开集团的推动。近年来,巨化集团积极搭建高技能人才研修平台,推行技能大师带徒制度。除了余卫兵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巨化还成立了由全国劳模叶幼青为领办人的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以及其他10家省级技能大师工作室,他们立足自身岗位,引领技能人才培养,为“巨化工匠”的成长发展源源不断地注入新鲜血液。

  凡是过去,皆为序章。现在的余卫兵又开始为巨化新项目PVDF的研发攻坚继续忙碌,扎根生产一线,带领团队破解技术难题,向着新的目标迈进。

  >>>阅读原文

标签: 生产;工作室;研发 责任编辑: 王艺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Copyright © 1999-2017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
//img.zjol.com.cn/mlf/dzw/zjxw/201903/W020190325831472779766.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