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也是三大祭祀节日之一,距今已经有两千五百多年的历史。清明节正值春暖花开之季,虽然主要以祭祀为主题活动,但浙江民间还流传着很多各具特色的传统习俗,同时也是人们亲近自然、踏青游玩、享受春天乐趣的欢乐节日。
文明祭扫,“扫”出绿色清明新风尚
竹林中的红丝带寄托哀思。
清明时节,带上一束鲜花,到逝者的墓前寄托一份哀思。当这种传统的祭扫方式遇上高科技,会有怎样的新体验呢?
今年,余杭径山的杭州瑞溪生态园林·如意陵园,不仅做到了“是墓不见墓”,还首次使用了智能化设备。这种耳目一新的祭祀文化,是杭州市努力打造殡葬综合改革“杭州样本”的一次尝试。
竹林青翠,茶香十里。如意陵园,根本看不出是一座陵园,更像一个集合了休闲旅游的园子,不仅有茶园、竹子博物馆,还有国学堂、禅修堂。
在这里,利用电子化设备和资源共享的理念,建立了分时家庭追思堂。小小的追思堂里,墙上装有
,显示屏上可以显示家训、族谱、恩荣录、先人的音容笑貌等,可以同时容纳10~20人进行祭祀和追思活动。只需要提前预约就可以使用,实现了资源共享最大化。这在全国还是首创。
同样在浙江安贤园,今年还首次推出更便捷的纪念方式——“微祭扫”。通过手机扫描二维码或者关注安贤园微信公众号,即可实现网上祭祀。
3月,“微祭扫”还特别为生态葬先行者推出首个“生态葬集体纪念馆”,以此倡导生态殡葬、绿色祭扫。
“轧蚕花”“望清明”,地方民俗活动很丰富
桐乡热热闹闹的清明轧蚕花。
浙江桐乡民间流传着“清明大如年”的俗语。桐乡是江南蚕桑的主要产地,其乡间流传着丰富的蚕乡习俗,清明轧蚕花便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活动。
据悉,“轧蚕花”始于唐代,是江南蚕乡崇拜蚕神的一种表现形式,也是中国丝绸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传统的“轧蚕花”活动,主要以买卖蚕花、祭祀蚕神、水上竞技类表演等为主要内容。
然而,在20世纪,随着化纤织物的兴起,蚕桑经济、轧蚕花庙会受到影响,几乎绝迹。改革开放后,国家日益重视对民俗的保护,2010年,桐乡蚕桑习俗作为中国蚕桑丝织技艺的子项目,被联合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如今,桐乡不仅恢复了清明“轧蚕花”的活动,还邀请国内外嘉宾现场体验这里的风土民情。
在萧山河上镇,有着“清明节里望清明”这一传统习俗。相传河上镇里都村的高都、里谢两个自然村里都出过南宋皇后,一位是皇后谢道清(历史上著名的谢太后,是南宋末年著名的政治家),另一位是皇后谢苏芳(被宋孝宗于公元1164年隆兴二年册立为皇后)。为了悼念这两位皇后,谢氏后人一直秉承望清明的习俗,以示敬意。
后人在女儿出嫁至夫家头年的清明节,娘家人要组织村中能干的婆姨,忙忙碌碌地淘米、舂米,做好清明团子、清明果,再聚齐娘家人,带上时令水果、糕点、糖果,挑去女儿夫家探望女儿。女婿要在家门口迎接丈母娘一家,篮里担里的水果、点心要分给亲戚、邻居和朋友享用。望清明,当日去,当日回。
清明踏青:“浙里”绿道感受春日时光
临安青山湖环湖绿道
三月清明,春回大地,自然界到处呈现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正是郊游的大好时光。中国民间长期保持着清明踏青的习惯。
绿水青山,踏青出游。在浙江,如今有越来越多的人通过家门口的城市绿道,感受春的气息。近日,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召开的一季度例行新闻发布会上,浙江“绿道之道”还被面向全国各地推广。
浙江在2012年启动绿道网建设工作,编制了省级绿道网布局规划,成为全国2个编制省级绿道规划的省份之一。截至目前,浙江省绿道总里程全国领先,已实现市、县绿道网规划全覆盖,总规划绿道长度达到2万多公里。
例如,临安青山湖环湖绿道位于青山湖国家森林公园范围内,绿道沿湖而建,一条绿道串联青山湖18景,成为了独具地域特色的旅游目的地。宁波东钱湖环湖绿道是内地首条环湖生态休闲自行车专用道,东钱湖游览方式在“车行”“舟行”“步行”之外加上“骑行”,锻炼身体的同时还能感受湖光山色,是居家旅行亲子游乐的好去处。
推窗即见景,出门可踏青。清明假期阳光正好,微风不燥,正是徒步骑行好时节。邀上三五好友,走上家门口的“浙里”绿道,用脚步丈量春天,感受难得的春日时光。
吃青团、裹粽子、吃螺蛳……尝一口春日味道
老底子的青团味道
春食野菜夏食瓜,秋剥栗子冬煲汤,每个节令都有吃的讲究。四月的江南春意绵长而悠然,“清明节吃清明果”是我国南方部分地区的清明节习俗。
在年轻人眼里,吃青团更多吃的是春天的气息。在各大超市柜台上可以看到,许多老字号糕点品牌如杏花楼、五芳斋纷纷出奇招,除了传统的豆沙馅,还推出了抹茶味、芒果味等新式口味。
然而,面对琳琅满目、口味别致的青团,有些年长的却不太买账,还是想念老底子的那口青团的味道。家住绍兴上虞百官街道的徐香珍直言自己最喜欢就是上虞传统的艾饺。为了做出老上虞的艾饺味道,她特地跑到章镇、岭南等虞南地区,去田间、山坡边寻找野生的艾叶。
在上虞,每逢清明前夕,家庭主妇们多会手提竹篮,三五成群来到田野喜滋滋地采摘艾叶,青青鲜鲜的艾叶满满当当地堆在篮子里,煞是好看诱人。
在湖州,清明节家家都要裹粽子,可作上坟的祭品,也可做踏青带的干粮。俗话说:“清明粽子稳牢牢。”
清明前后,螺蛳肥壮。湖州农家还有清明吃螺蛳的习惯,这天用针挑出螺蛳肉烹食,叫“挑青”。吃后将螺蛳壳扔到房顶上,据说屋瓦上发出的滚动声能吓跑老鼠,有利于清明后的养蚕。清明节这天,还要办社酒。同一宗祠的人家在一起聚餐。没有宗祠的人家,一般同一高祖下各房子孙们在一起聚餐。社酒的菜肴,荤以鱼肉为主,素以豆腐青菜为主,酒以家酿甜白酒为主。
在桐乡河山镇有“清明大似年”的说法,清明夜重视全家团圆吃晚餐,饭桌上少不了这样几个传统菜:炒螺蛳、糯米嵌藕、发芽豆、马兰头等。
荡秋千、放风筝、插柳……清明还有这些习俗
图文无关
在清明这一天,家家户户都会出门参加各种活动。一个比较有传统的项目就是插柳了。古代有一句谚语“清明不插柳,死后变黄狗”,还有一句叫“清明不戴柳,红颜变白首”,可见清明节插柳已经变成了一种必行之事。
很多人不知道,清明节有一个别称叫“秋千节”,可见荡秋千也是清明节传统的游乐项目。最早这个活动叫荡千秋,后来因为某些方面的忌讳,改为荡秋千。开始的秋千都是由树枝做架,再拴上彩带做成。后来逐渐发展成两根绳索加上踏板的秋千。荡秋千不仅能锻炼人的胆量,让人更加勇敢,又能增进身体健康,至今仍然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
清明的另一项游乐活动就是放风筝了。宋代以后,放风筝就逐渐变成了春分时节、尤其是清明节的习俗。过去,有的人把风筝放上蓝天后,便剪断牵线,任凭清风把它们送往天涯海角,据说这样能除病消灾,给自己带来好运。
在时值春耕春种的清明时节举行拔河,具有祈求丰收的意味,历代帝王自然非常重视。它发明于春秋后期,开始盛行于军中,后来流传于民间。唐玄宗时曾在清明节举行大规模的拔河比赛。从那时起,拔河成为清明习俗的一部分。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