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正文

浙江宣传丨杭罗不止姓“杭”

字体:
—2023—
01/14
13:16:56
2023-01-14 13:16:56 来源:浙江宣传

  杭罗,是“绫罗绸缎”中的罗。它是由纯桑蚕丝织造的丝绸面料,因多产自“丝绸之府”杭州而得名。自古以来,杭罗与江苏的云锦、苏缎并称为中国的“东南三宝”。

  早在宋代,春夏之交时,京杭大运河上便已是一片繁忙景象,船只来来往往,运送着精美的罗布。这些货物,将成为上至达官显贵、下至百姓人家竞相追捧的“钱塘名物”。直到现在,老底子的杭州人仍记得,在过去穿得起杭罗,是蛮体面的。

  然而,历经时代涤荡,当年“机户万计”的盛况早已不在。如今,仅在杭州上城九堡的一家丝绸厂,还能隐约听见老织机的隆隆声响。

  杭罗究竟有着怎样的历史渊源?走到今天,它又将如何找到蝶变之道?

  一

  中国五千年丝绸文化里,绫、罗、绸、缎代表着不同时期纺织技术的变化。它们源于蚕桑,成于机杼,因为织造的方法不同,最终导致形状和穿着感的差异。

  其中,罗有孔眼,比较透气,在南宋比较流行。杭罗的盛行,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

  柳永的《望海潮》中便有“户盈罗绮”的描述,李清照也曾在“轻解罗裳”间寄情辞赋,聊表相思闲愁。诗人庾信为了答谢北周赵王招赐于其的一袭杭罗锦衣,撰下《谢赵王赉白罗袍袴启》的骈俪,更以“未有悬机巧绁,变缪奇文,凤不去而恒飞,花虽寒而不落”形容杭罗之妙。

  在被誉为“世界第一部农业科普画册”的南宋名卷《耕织图》中,就绘有一部提花机,画中挽花工与织花工正相互配合,织造着繁琐的罗布花纹。

  杭罗之所以珍贵,其一是原材料好。杭嘉湖平原一带气候温润,是种桑的理想之地,这一带生产的“湖丝”也是上好的桑蚕丝,因此便有了业内的那句“织杭罗,用湖丝”。

  其二是技艺精。在钱塘水土滋养下的桑蚕丝,要历经浸泡、翻丝、牵经、穿综、穿筘、打蜡、揺纡等一系列工序,方可上机织造。其中,别具一格的“水织法”需经过一次次绞纽,织就出三梭罗、五梭罗、七梭罗等不同提花,粗坯再经精练、染色,才能织成精致的杭罗。

  《梦粱录》中有云:“罗:花素,结罗、熟罗。”在那时,罗已拥有许多品种,由杭罗制成的生活用品也深深渗入百姓生活中。

  “钿车罗帕。相逢处,自有暗尘随马。”比如杭罗制成的罗帕,既作为待字闺中少女的随身用品,又作佩戴饰物,是象征爱情的定情之物。而作为高档衣料,杭罗曾是不少家庭留给女儿作嫁妆的“压箱底”珍品。此外,罗帐、罗裙、罗衫等,都印证了古代杭州人对杭罗的喜爱。

  到了民国时期,曾经的上海“三大亨”黄金荣、张啸林、杜月笙三人,更是经常穿着白色杭罗长衫出入各种高档场所。彼时上海滩名流亦纷纷效仿,唱戏的角儿、商界的大佬、富家的公子小姐,都少不了几件杭罗长衫、旗袍。

  “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一匹杭罗,以传统技艺传承千年,因品质而闻名中国,在经纬之间,织就了中国服饰之美。

  二

  杭罗繁盛时,从养蚕的到开染坊的,一应俱全,整个产业链里起码有上千户人家,大小作坊不计其数,尤以古艮山门机神庙一带为最盛。其中,技艺尤其精湛的机户被民间誉为“巧儿”,更是无比光荣的称谓。

  拂梭千年间,生产杭罗的织机几经变革,但生产流程仍保持着大量精细缜密的手工技艺。由于工艺复杂,杭罗历来传人不多,加上一段动荡岁月的洗礼,杭罗的织造技艺险成绝迹。直至改革开放后,在一位邵姓“巧儿”的重新操持下,幸存的几台织机才在小小作坊里再次发动起来,勉强续上了杭罗织造的千年传承。

  如今,在杭州乃至全世界范围内,只有邵氏后人接管的杭州福兴丝绸厂,还在“孤独”地用传统工艺生产杭罗。

  在机械生产的时代,传承一门老手艺确实不容易。对新手而言,学习繁杂的杭罗织造工艺,要从最基本的打结学起,最少需要7年时间才能学成全部技艺,单是这份学习的决心,已鲜有人具备。更何况,传统的水织法对制作者要求极高,要经常把手置于浸泡蚕丝的水中,即便是在寒冷的冬天也不例外,因此手部皮肤皴裂溃烂便成了常态。大多数人吃不了这份苦,不少人学到此处也就打了退堂鼓。

  而随着时代发展,时装工业的“快消”理念早已深入人心,仅靠传统工艺无法满足人们的需求,杭罗的“窘境”更进一步地显现。

  匠心独具,是中国传统手工技艺的优势,但在新技术的冲击之下,这一优势也成为它们破茧重生的劣势:继承难、市场化程度低、受众面小。

  不经大破大立,何以晓喻新生。日渐没落的织造技艺,需要在创新中寻找传承发展的曙光。

  三

  杭罗姓“杭”,但不止于姓“杭”,它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作为“丝绸之府”的杭州,延续杭罗的意义,不仅在于用丝线串联起丝绸文化的脉络,还在于联络起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新通道。

  2005年末,杭州市委市政府杭罗织造工艺的保护工作正式启动,市级非遗申报于2006年顺利通过。2009年9月,“杭罗织造技艺”作为中国蚕桑丝织技艺中的重要代表性子项目,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入选非遗的杭罗,在迎来社会各界重视的同时,也从自身的改革出发,开始了新一轮的起步:在传承技艺和市场化的夹缝间,探寻“活起来”的道路。

  酒香也怕巷子深,老手艺传承需要全情的“吆喝”。回想杭罗最风光的年代,也是杭罗在百姓中知晓度、使用率最高的时候。要想找回杭罗曾经的“风光”,首先得提高杭罗在大众中的认知度。

  近几年,杭罗正逐渐走进更多人的视野。比如,中央电视台曾多次深度探访报道杭罗,浙江卫视《“中国好时节”春分篇》上,《盼春织》再现杭罗织造非遗文化,舞蹈演员们在大型织布机下旋转舞动,将一丝一线串联交织的过程呈现出来,转身之间,也将有着数千年历史的桑蚕文化娓娓道来。

  传统手艺想要飞入寻常百姓家,也可以尝试与潮流元素进行更多“碰撞”。国潮兴起,给杭罗传承发展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机遇,可以探索更多元的IP转化。目前,已经有许多国产品牌主动向杭罗伸来橄榄枝,在潮流鞋服、数字藏品、母婴产品中探索跨界合作,让“翼纱薄似空”的杭罗被越来越多年轻人所熟知。

  传承非遗,要坚守传统技艺,也要探索制定现代化工艺“标准”。不可否认,技术的快速发展给传统手工艺带来了冲击,但也应看到,正是借着技术发展,才能让传统手艺大幅提高生产效率,从而在市场中占据更重的分量。比如,杭罗传承单位福兴丝绸厂与浙江理工大学成立了课题组,站在“顶层设计”的高度研讨杭罗工艺提升改良,在实现工艺现代化的同时,着手制定相关领域的工艺标准,便于批量化生产。

  近十多年来,杭罗作为展现中国传统文化的窗口,频繁出现在G20峰会、世界互联网大会、进博会等盛会中,代表浙江礼赠宾客。

  “活起来”只是开始,“活得好”才是目的。随着国潮文化逐步深入人心,我们坚信,在传承和创新“双轮驱动”之下,千年杭罗,未来可期。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标签:浙江宣传责任编辑:徐茜茜
融媒产品
浙江宣传
惊雷剧社
群众工作室
朝闻浙江
精品专题
更多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