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正文

浙江大学:以学生成长为中心促进毕业生更高质量就业

字体:
—2023—
07/04
15:25:18
2023-07-04 15:25:18 来源:教育之江

  当前正值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关键期,教育部要求,各地各高校要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加快工作节奏,全力促进毕业生顺利就业、尽早就业。

  我省2023届高校毕业生

  预计41.27万人

  较2022届增加2万余人

  我省2022届毕业生都去哪儿了?>>

  我省各高校认真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为促进高校毕业生高质量充分就业开展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涌现出一批就业创业工作典型案例。

  “教育之江”今起开设《“浙”些举措助就业2023》,选取典型就业创业工作案例,供各地各高校学习借鉴。

  一起来看看

  浙江大学

  助就业的举措

  ↓↓↓

  以学生成长为中心,为毕业生提供不断线的就业服务,浙江大学坚持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稳就业”“保就业”的决策部署,落实教育部2023届高校毕业生春季促就业攻坚行动和2023届高校毕业生就业“百日冲刺”行动相关要求,通过实实在在的指导帮助,解决毕业生在求职就业中的“急难愁盼”。

  畅通渠道,岗位更精

  “化学化工行业的单位很多很繁杂,参与了学校今年材化高专场招聘会,我很快就锁定了几家心仪的单位。”今年3月,浙江大学化学系硕士毕业生叶同学在专场招聘会上与多家行业龙头企业HR面对面交流,并投出了8份简历。

  依托十大就业战略指导平台,浙江大学发挥学科特色,按领域组织了人文社科类、经济管理类、材料化工高分子类、医药大健康类和建筑工程、计算机行业等多场招聘会,参会单位覆盖行业众多分支,精准满足不同专业毕业生就业的多样化需求。

  学校分管领导带队开展“访企拓岗”促就业专项行动,向长三角、京津冀、珠三角、川渝地区等区域主动出击,积极联络和邀请地方政府和代表性企业进校招聘。

  个性化指导,帮扶更细

  “个体咨询不但帮助我拨开了现阶段决策的迷雾,也让我更加坚定在生命科学领域继续深造的决心。”生命科学学院本科毕业生黄同学经过个体咨询,澄清了未来职业选择的大方向,明确了下一步的行动。

  浙江大学生涯辅导工作室自成立以来,为全校学生提供自我认知、人际沟通、行业探索、生涯规划等方面的一对一咨询辅导,现有100余名校内外专业咨询师,覆盖多样咨询领域,为毕业生提供精细化、个性化的服务和指导。

  此外,学校还推出“春华秋实”系列指导活动,将思政教育与就业教育深度融合,聚焦低收入家庭毕业生、求职困难毕业生、少数民族毕业生的求职进展,各二级学院建立帮扶工作台账,精准开展就业帮扶工作。针对学生个性化应试需求,邀请专家讲授各类面试技巧,让毕业生体验真实面试流程,提高应聘和就业技巧。

  而“一职陪你”党员服务流动站的推出,使得学校对学生的就业关怀深入到了各院系及学生宿舍区,便于第一时间为学生解答关于求职方面的问题。

  数字赋能,服务更实

  “我比较内向,缺少面试实战经验。知道学校有AI视频模拟面试后,我每周都会登录系统锻炼自己的结构化面试能力。”公共管理学院博士毕业生胡同学说,在忙着准备毕业论文的那段时间,得益于学校周到的服务,自己足不出寝就通过AI视频模拟面试训练,真切提高了语言表达及临场应变能力。

  贴近学生需求,学校持续推进数智就业服务平台建设,不断优化平台体验,整合系统应用,实现师生掌上一站式不间断就业服务。在“就业指导慕课”“就业创业直播平台”“职业评测”基础上,学校创新接入“AI简历”“AI视频模拟面试”等平台,建立了“互联网+”个性化、精细化、科学化就业指导模式,利用AI赋能就业教育,提供全方位面试情况智能生成个人成长性报告及改进建议,将学生就业指导及能力培养贯穿学涯,助推学生个人能力可视化、岗位推荐个性化、能力提升长期化。

  另外,学校有效利用学生在校海量生涯数据,挖掘用户特征,构建毕业生职业画像,形象描摹学生就业预期和人才市场需求匹配图景,健全数字生态系统,接入学生全网数据,实施“一网通办”工程,提升就业数据分析挖掘能力,根据学生专业与职业目标等构建学生生涯成长档案,根据大数据分析结果提供个性化、精准化的就业咨询、素能提升、岗位推荐,并向未就业学生持续精准地推送岗位。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标签:就业;毕业责任编辑:江小来
融媒产品
浙江宣传
惊雷剧社
群众工作室
朝闻浙江
精品专题
更多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