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正文

对自然充满好奇与热爱 来听听宁波这3位昆虫少年的故事

字体:
—2024—
07/15
14:18:48
2024-07-15 14:18:48 来源:中国宁波网-宁波晚报

李於言、施则行、褚南钦合影。记者崔引摄

  在7月12日开展的“妙趣‘虫’生——昆虫少年和他的小伙伴”暑期展上,10岁的褚南钦给一名来参观的幼儿园小朋友讲解昆虫标本。小朋友的眼神里满是钦佩和向往。

  时光倒转,当年小小的褚南钦,或许也是带着这样的眼神观看了纪录片《微观世界》,从此叩开昆虫世界的大门……

  不只10岁的褚南钦,还有13岁的施则行、11岁的李於言……因为喜欢昆虫,他们沉浸其中,不断积累,不断探索,取得了亮眼的成绩:褚南钦举办了昆虫展;施则行出版了儿童科普读物《虫虫圆梦记》;李於言是科普视频博主,拥有近40万粉丝。

  历史总是惊人地相似。百余年前,在鄞州塘溪上周村,也有这样一位昆虫少年,他上山下地,抓蝴蝶、捕蜻蜓,凭借满腔热爱,历经沉淀与磨砺,终成中国昆虫研究泰斗。他就是周尧,也是如今这些昆虫少年心目中的“大家”。

  在一代又一代昆虫少年身上,我们看到的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成功样本”,而是孩子对自然和科学的好奇与热爱,得到了守护。其中,有他们的坚持,有父母的陪伴,更有社会的支撑,以及城市的滋养。

  为热爱鼓掌

  许多年前,在蛙鸣蝉噪的夏天,你或许幻想过“青蛙的肚子里是不是有个小人在吹气球”;在叶落雁归的秋天,你可能好奇过“大雁怎么记住千里迢迢的路”。对自然的好奇与热爱,乃人的天性。可以说,每个人都曾是小小的昆虫少年。然而,随着时间的流逝,这种天性可能会发生变化。这正是我们如此关注,甚至羡慕昆虫少年的原因,因为从他们身上,我们能看到好奇与热爱所蕴藏的巨大力量。

  他们不断吸收昆虫知识。不识字时,用听书学完了法布尔的《昆虫记》,等到识字时,就翻着字典读《中国昆虫生态大图鉴》《普通昆虫学》这样的“大部头”作品;在书上找不到答案时,就到草丛里、树林里去找……

  他们全神贯注。为了看蚁狮如何设置陷阱捕食昆虫,施则行可以在沙地坐上一天;在它山堰徒步时,李於言能从动物粪便中发现侧裸蜣螂,能在落叶堆中找到亚力施春蜓稚虫;褚南钦会花大量时间去研究怎么提高拍死蚊子的效率……

  或许他们的成绩不一定拔尖,但他们的投入、专注,值得拥有舞台和掌声,这是宁波这座城市给予每一位勇敢追梦少年的温暖鼓励与坚定支持。

  除了这次在周尧昆虫博物馆的首次合体亮相,施则行、李於言和褚南钦平时还有很多机会参与学校、图书馆、博物馆、少科院等组织的公益科普活动,跟大家分享他们的知识和乐趣。

  他们还曾获宁波新时代好少年、浙江省成绩突出少先队员等荣誉。

  每一次亮相,都是一次播种,一次浇灌。褚南钦说:“有的同学因此对昆虫产生兴趣,还邀请我一起去野外抓虫子,很有成就感。”

  给理想续力

  如果说热爱能激发孩子的潜能,父母则是让孩子的热爱生根发芽的推手。

  三位昆虫少年的妈妈,一开始都是“谈虫色变”,但当孩子沉迷于蚂蚁搬家无法自拔时,她们却选择等待,而不是催促;当孩子一把抓过不知名的虫子,她们选择的是百度查询“有没有毒”,而不是一巴掌把它拍掉。

  不知从哪一天起,父母不再是旁观者,而成了和孩子一起钻树林、养虫子的玩伴。陪伴,换来了意外的收获,孩子就像他们看世界的另一双眼睛。

  “感觉虫子也挺有趣。”一位昆虫少年的妈妈说。

  父母只能托举自己的孩子,一座城市却能托举起无数个昆虫少年。时代在变,流行在变,“长大当科学家”的理想在宁波从未过时。

  很多人可能不知道,中国工程院院士陈剑平还有另外一个身份——宁波大学青藤书院的科技校长。请院士给中小学生上课,重点不在于传授知识,而在于点燃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的“星星之火”。

  让人欣喜的是,陈院士不但自己来了,还带了国家重点实验室成员、大学教授,组建起覆盖智能机器人、海上风电等孩子们感兴趣的科技创新项目组。

  请院士到中小学当科技校长,不是噱头,而是宁波在推进中小学科学教育改革、提升学生科学素养的一项顶层设计。2023年,宁波出台《宁波市“院士之乡”中小学科学教育实施办法》,计划至2026年,培育100名科学名师、创建100个创新实验室、打造100门科学精品课程、提炼100个科学教育典型案例。

  良好的科学教育环境吸引施一公、胡文瑞、欧阳自远、王建宇、郑纬民等多名院士为宁波中小学生开讲。宁波还作为全省唯一案例,在今年入选全国科学教育工作优秀案例。

  让精神传承

  或许,我们还可以往历史更深处追溯。

  沉浸在昆虫世界中的周尧,始终没有忘记当年在家乡山坡上奔跑的自己,还有那份蓬勃的好奇和生命力。

  为了采集研究昆虫标本,他九上华山、秦岭太白山,六上五台山,两上峨眉山;东登泰山西攀蜀道,南越五指北渡长白……花甲之年仍坚持实地考察,一走就是116天4000多公里,以满腔赤诚创下中国昆虫研究的无数个“第一”。

  时隔百年,这份好奇与热爱,在一代又一代人身上延续。

  施则行几乎每周都会跟着他的老师——宁波本土博物作家张海华去到野外,观察、拍摄对象从昆虫向爬行动物、鸟类拓展,探索博物拍摄新领域。每次有所收获,师徒两人都会开心得像个孩子。

  这种对未知世界的探索欲望与热爱之情,是一代代昆虫少年共同的精神特质,伴随他们进入不同的领域,渗透进城市的角角落落,成为这座城市最具魅力的品格之一。

  从昆虫少年成长为真正的科研工作者,需要漫漫征途。不由想起被誉为“中国克隆之父”的宁波人童第周,即便在古稀之年,仍为我国生物事业的发展奔波。他在一首小诗中表白心迹:“年逾古稀,残躯幸存,脑力尚济,能作科研,能挥文笔……愿效老牛,为国捐躯。”

  少年或许无法完全理解“愿效老牛,为国捐躯”的深沉厚重,但他们已然做好准备。施则行说,在每一次翻阅书籍,每一次步入丛林,每一次跟着老师跋山涉水中,他感受到最多的就是持之以恒。

  这种精神的传承与延续,成就了宁波在科研领域的辉煌成就,成为享誉全球的“院士之乡”,也给予一代又一代的宁波人,尤其是青少年,源源不断的精神滋养。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标签:自然;好奇责任编辑:江小来
融媒产品
浙江宣传
惊雷剧社
群众工作室
朝闻浙江
精品专题
更多资讯

在一代又一代昆虫少年身上,我们看到的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成功样本”,而是孩子对自然和科学的好奇与热爱,得到了守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