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家主席习近平会见新加坡国务资政李显龙时指出,30年间,苏州工业园区从“池塘洼地”变成“创新之城”,树立了两国合作的生动样板。很多人并不知道,30年前,这项两国面向未来的合作,是在最传统的苏州园林中勾画蓝图的。1993年至1994年,在网师园集虚斋的二层小楼(俗称“小姐楼”)上,双方就苏州工业园区合作项目展开了数次会晤、谈判、商榷。
据苏州市留园管理处网沧办主任吴琛瑜介绍,网师园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南宋,面积仅有8亩多,是一座中型府宅园林,它的东部是宅院区,为府第;中部是山水景观区,为主园,西部是内园,即园中园。在世界遗产“苏州古典园林”中,网师园很有特色,宅园一体保存完整,被陈从周先生推崇为“小园极则”。
在中国最古典的园林中,洽谈现代化的苏州工业园区,网师园被时任苏州市市长的章新胜誉为“工业园区的圣地”。在集虚斋的“小姐楼”里进行的十多次谈判,理智与情感在闺阁中调和,争执与礼让在小姐楼里共存,新加坡客人们深深叹服网师园所折射出来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而中方领导们则被新加坡人先进的城市管理理念所折服。正如时任园区第一任秘书局局长廖建所说的:“园林之美,透过造景艺术表现主人的人文精神与价值观。园区之美,在于她的思想追求。园区不仅是建一个现代化的城市,还是找一条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道路。网师园小姐楼,代表的是苏州古老文明,中新合作建设工业园区,代表的是苏州现代文明。”
作为苏州工业园区的谈判地,并非网师园第一次作为中外文化交流使者。上世纪70年代,曾在中国生活过的阿斯特夫人提出,愿出天价在美国大都会博物馆内二楼建一座中国庭院,以陈设大都会博物馆收藏的明代家具。1978年,美国博物馆代表团访华,大都会亚洲部负责人方闻拜访园林大家陈从周,二人考察后认为以网师园殿春簃为蓝本很合适,2年之后,仿建殿春簃的明轩在大都会博物馆对外开放。殿春簃是私家园林的一部分,明轩则是博物馆公共空间,旧与新,私与公产生了时代性的转化,永恒魅力与现代创新的对话具有巨大的想象空间。
此次园林出口是中国文化输出的标志性事件,流传甚广,此后至少有100座中国园林在海外被复制或新造,遍布世界各地,成为让世界了解中国的文化使者。
在吴琛瑜看来,园林作为东方美学的集合体,应该成为中国园林连接传统与现代、东方与西方的文化桥梁。今天可以理解网师园也有“网众师之长”之意,这本身就是一种开放和雍容的气度,而苏州园林造园的理念更值得在文化交流中借鉴,这两句话是:
有法无式,因地制宜。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