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正文

绍兴男子醉驾撞围墙,朋友讲义气赶来顶包!双双获罪

字体:
—2025—
05/09
08:30:53
2025-05-09 08:30:53 来源:上虞检察

  近日,绍兴上虞区检察院依法审查并提起公诉的一起危险驾驶及包庇案件引起社会广泛关注。该案系因醉酒驾驶引发事故,事故当事人为逃避法律责任,企图通过“顶包”方式掩盖真相,最终被公安机关查明并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案情回顾

  2025年3月13日晚,李某与朋友聚餐饮酒后,抱有侥幸心理,明知自己未取得机动车驾驶证,仍醉酒驾驶小型轿车上路。当车辆行驶至绍兴市上虞区纬九东路与经六东路交叉口时,因操作不当车辆撞上路边围墙,造成交通事故。

  事故发生后,李某非但没有及时报警、接受处理,反而动起了“顶包”逃避责任的歪心思。他随即联系朋友丁某赶赴现场,冒充事故责任人以掩盖其醉驾的事实。丁某在交警到达后,主动承认“自己是驾驶人”,并配合签署相关文书。面对民警的反复追问和现场调查细节的核实,两人神情慌张、答非所问,引起了警方的警觉。

  随后,交警部门通过调取沿线视频监控、走访目击证人等方式,查明事发时实际驾驶人系李某本人,丁某存在包庇行为。在确凿证据面前,丁某如实供述了替人“顶包”的事实。

  经鉴定,李某血液中乙醇含量达139mg/100ml,属醉酒状态,已构成危险驾驶罪。丁某明知其行为属违法犯罪,仍主动配合隐瞒实情,行为已构成包庇罪。

  经上虞区检察院提起公诉,近日,法院以危险驾驶罪判处被告人李某拘役二个月十天,并处罚金人民币五千元;丁某因包庇罪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本案系典型的醉驾+顶包案件,具有较强的警示教育意义。醉酒驾驶严重危及公共交通安全,是刑法明令禁止的行为。更有甚者,在违法之后妄图通过“狸猫换太子”的方式逃避法律追究,企图以“朋友义气”掩盖事实真相,却不知已触犯刑法的另一条底线。

  检察官提醒

  友情不能逾越法律底线,道义也不能替代法律责任。醉酒驾车不只是道德问题,更是法律红线;替人“顶包”更不是义气之举,而是包庇犯罪、触法自毁。

  检察机关在此提醒广大市民:拒绝酒驾,守法出行。真正的朋友,应当在他人面临冲动与错误时及时劝阻,而不是以身试法、为他人承担不该承担的法律后果。每一起交通违法的背后,都是对生命和社会秩序的挑战。希望广大驾驶人以此为戒,依法、安全、文明出行。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标签:醉驾责任编辑:江小来
融媒产品
浙江宣传
群众工作室
90早新闻
精品专题
更多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