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正文

袁爷爷的“种子”在丽水发芽了!四年后,他的禾下乘凉梦这样延续

字体:
—2025—
05/23
09:06:37
2025-05-23 09:06:37 来源:潮新闻 通讯员 周率

  在丽水大地上,一株株挺拔的水稻舒展无尽的绿意——这是袁隆平院士生前曾对丽水的牵挂。

  四年前的今天,“杂交水稻之父”陨落,但他于2020年9月10日亲手为丽水题写的“水稻分子育种中心·丽水示范基地”牌匾,却如同埋入沃土中的种子,在浙西南群山间迸发出顽强的生命力。

  在丽水市莲都区档案馆,珍藏着一幅袁隆平的亲笔题字,见证着这位毕生追求“发展杂交水稻,造福世界人民”的老人与丽水水稻的缘份。

  2020年9月10日袁隆平院士给水稻分子育种中心·丽水示范基地的题词

  2014年莲都区被华智国家水稻分子育种中心选为全国19个试验点之一(浙江唯一),承担超级水稻品种试验任务。 基地选址莲都区碧湖镇,聚焦智能农业,整合现代设备与数据系统,旨在打造国际领先的农业现代化智能示范基地,推动分子育种技术创新与“丽水山耕”数字化建设。

  与袁隆平院士团队合作打造的国家水稻分子育种中心丽水示范基地

  图片来源智慧农业

  2020年9月7日,袁隆平团队正式牵手丽水。丽水依托袁隆平团队技术赋能,提升区域农业科技竞争力,为国家级现代育种示范基地建设提供样本,也为丽水打造农业科技“金名片”、助力乡村共富奠定基础。袁隆平院士的亲笔题字成为记录丽水农业科技发展的重要历史见证。

  如今,袁老的“禾下乘凉梦”正以另一种形态照进现实:莲都区3000亩旱地稻田实现亩产近500公斤;云和县育秧中心的“可叠硬盘”技术让农民挺直腰杆抛秧,效率提升15倍;而松阳县的科技特派员们,带着他筛选的“浙粳99”稻种攀上海拔700米的高山,将荒田化作紫色花海与金色稻浪交织的生态画卷。

  “人就像种子,要做一粒好种子。”袁老留下的这句话,早已深植于丽水的每一寸土地。(稿源:丽水档案微信公众号)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标签:袁隆平责任编辑:江小来
融媒产品
浙江宣传
群众工作室
90早新闻
精品专题
更多资讯

“人就像种子,要做一粒好种子。”袁老留下的这句话,早已深植于丽水的每一寸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