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1日上午,“英雄出少年·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展”开幕式在中国扇博物馆举行。此次展览以“革命小英雄”“钱塘烽火——杭州本土抗战英雄”“新中国小英雄”“新时代好少年”四个单元,讲述不同时代的少年英雄故事,一共展出103件(套)实物展品以及103张珍贵的老照片。
英雄不是生来就是英雄,他们也曾是爱玩爱闹的少年,但在危难时刻,他们少年老成,为民族挺身而出。
今天,何兰兰女士和她的姐姐何晓娅女士特地从云南昆明来到展览现场,她们的外公——抗日空军英雄、中国空军著名的“四大金刚”之一高志航(1907-1937),曾经就是这样一位壮志凌云的少年。
据何兰兰介绍,高志航1907年出生于吉林通化。少年时,他在东北亲眼目睹日、俄两国争逐地盘,肆行侵略,立下了从军报国的志向。1924年,17岁的高志航考入东北陆军军官学校炮兵科。当时,东北军要加强空军力量,在他的学校选拔学员去法国学飞,他马上报了名——但因身高只有1米67,没有被选上。高志航不服气,他用法语写了一封信给张学良,立志航空救国,后来被破格录取。
自此,他把原名高铭久改为高志航。1925年11月,他进入法国牟拉纳高等航空学校,后转入伊斯特陆军航空学校。在此期间,他刻苦学习,不仅掌握了一般飞行科目,还练就了一身高难度动作。1927年,他在法国毕业后回到沈阳东北军飞鹰队,后任飞鹰队队长。
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东北军收到“不抵抗令”,深以为耻的高志航次日告别家人,乔装入关,投入当时政府航空委员会,不久被派往杭州笕桥中央航校高级班受训,训练结束后,留校任飞行教官。
高志航教学严肃认真,对学生严要求、严管理,又十分关心体贴,经常亲自驾机上天做示范。为了苦练空战技术,他召集驱逐机飞行员进行实战训练,为日后对日作战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后来高志航升任空军第四大队大队长,亲手带出的四大队,纪律严明,作风顽强,敢打敢拼,训练出了一批著名空战英雄,如刘粹刚,乐以琴,李桂丹(他们是“四大金刚”的另外三位),闫海文等。
1937年8月14日,淞沪战役第二天,中国空军奋勇抗敌,在杭州上空迎战日机。四大队在高志航的率领下与日军展开激烈的空战。高志航首开击落敌机记录,最终以六比零的战绩首战告捷,打破了日本空军不可战胜的神话,八一四空战震动世界。中国空军以弱胜强,重创日本空军,创造了世界空战史上的奇迹。
1937年11月21日,高志航奉命赴兰州接收苏联援华战机。转场至河南周家口机场时,部队遭遇敌机空袭,高志航率战友迎敌。战友劝他避一避,他却说:“身为中国空军,怎么能让敌人的飞机飞在头上?”后来他不幸被日机弹片命中而壮烈牺牲,牺牲时双手还紧握着飞机的操纵杆。
“外公和那一代中国空军英雄们在世时间只有短短的二三十年,但他们活得轰轰烈烈,他们为抗击日本侵略者献出了青春和生命。没有为国为民英勇献身的英烈们,哪有我们今天和平、宁静的生活?”何兰兰说,她为能够代表家属来参加这个展览感到特别激动,“我们要让更多青少年知晓那段历史,让英烈们的爱国主义精神在青少年身上延续。英雄们不该被遗忘,而应该被崇拜,被铭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