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3日,随着最后一场高空扁带艺术秀的落幕,为期4天的“神仙居杯”2025年中国国际扁带公开赛暨第十届中国神仙居全球高空扁带挑战赛圆满收官。来自全球十余个国家和地区的近百名顶尖扁带运动员齐聚于此,用平衡与技巧上演了一场兼具竞技性与观赏性的国际运动盛宴。赛事期间,记者专访了亚洲高空花式扁带第一人、吉尼斯世界纪录保持者——施海林,听他讲述与2.5厘米扁带相伴的逐梦故事。
扁带运动,这项从攀岩运动中派生的项目,因选手需在狭窄扁带上保持平衡,完成行走、跳跃甚至空翻等动作,被称作“绳索上的芭蕾”。它集挑战、竞技、表演于一体,既考验极致的身体控制,又充满视觉冲击力,如今已成为深受青少年喜爱的极限运动之一。将这项运动推向“中国高度”的施海林,起点并不平坦。1991年出生于汕尾海丰县的他,2013年在广州体育学院初次接触扁带时,国内这项运动几乎一片空白。
“那时候连训练场地都难找,为了避开干扰,我常背着40公斤的装备往荒山里钻。”回忆起早年的训练时光,施海林的语气里满是韧劲。正是这份坚持,让他在2018年拿下全国首个高空扁带冠军,更在2024年完成两项里程碑式突破——实现人类首次高空扁带跨越黄河,同时在瑞士国际赛事中跻身世界前五,让中国扁带选手首次站上国际顶级赛场的前列。
“海陆丰人‘敢为人先’的精神,一直推着我不想停。”施海林的突破,从不只限于“走得更远”,更在于“走得更有新意”。今年春节,他带着家乡的文化站上了66米高空——手持3.5公斤重的麒麟头,在摇晃的扁带上重现海丰麒麟舞的灵动姿态,让传统民俗与极限运动完成了一次惊艳的跨界融合。此前,他还成功挑战“智能驾驶双车扁带行走”吉尼斯纪录,让现代科技的精准与扁带运动的平衡感碰撞出全新火花。
从最初在户外训练时,因“高空悬绳”被路人误以为“想不开”报警,到如今他的扁带视频全网点击量超10亿;从国际赛场上“难寻中国选手身影”,到培养出新一代运动员、带领中国团队站上领奖台——施海林用一根扁带,打开了中国极限运动的一片天。“以前别人提起高空扁带,想到的都是国外选手,现在我们也能让世界看到中国的力量。”谈及未来,施海林的目标很明确:继续突破自我,更要把中国扁带的故事讲给更多人听。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