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正文

浙江一高校新设共享厨房,学生自带食材免费使用,国庆假期场场爆满

字体:
—2025—
10/04
09:38:18
2025-10-04 09:38:18 来源:潮新闻 见习记者 吕惟伊

  “我来做一道红烧排骨!”“我土豆丝切得特别好,给你们摆个盘看看!”

  10月3日上午10点,中国计量大学的共享厨房“量小聚”已经热闹起来,不少留校的学生围在厨房里,准备和相熟的同学一起做顿团圆饭。

  据中国计量大学后勤公寓相关负责人于兹瀛说,“量小聚”从今年9月9日正式开放至今,每天都有学生过来预订位置,国庆中秋长假期间更是40个空位场场约满。

  这家让学生们抢着预订的“量小聚”,究竟藏着怎样的魔力?

  “国庆我们几个都不准备回家,正好约着庆祝一下!”机电工程学院的大三学生邵晶晶和室友们早早就带着食材赶来,上个月她就听说学校里多了家可以自己做饭的共享厨房,但忙于学业一直没来打卡。

  趁着假期,相邻寝室的7位同学终于有空聚在一起,要好好露一手。

  邵晶晶正在熟练地给鸡翅两面改花刀,“这样等下煮出来的可乐鸡翅更入味!”

  其他六位同学正围在她身边,有条不紊地分好了工:有人在案板前切藕片,有人在细心地剥蒜,还有一位掌勺的同学,正起锅烧好了热油,准备将牛肉下锅。

  “正在烧得这道菜是土豆牛肉,过会儿还有粉蒸排骨、麻辣香锅、酸辣土豆丝、麻婆豆腐、番茄炒蛋……”邵晶晶手机上列了长长的菜单,难得有时间一聚,每个人都想拿出看家本领,让这顿团圆饭更丰盛。

  机电工程学院的学生们正在准备团圆饭。见习记者 吕惟伊 摄

  和邵晶晶一样,大部分来“量小聚”的学生都是以寝室或者班级为单位,趁着空闲时间过来做饭聚餐。

  “中秋节快到了,我和同专业的五个女生约了一顿团圆饭。”人文与外语学院的大四学生张垚琪正握着锅铲不停翻炒,锅里的红烧排骨色泽红亮,香味顺着蒸汽弥漫在整个灶台上,这道正是她的拿手菜。

  一旁的王金叶正埋头切着土豆,作为今天六人团圆饭的主厨,她早早就规划好了菜单,“我们今天以火锅为主,简单炒几道菜,比如土豆泥、烤凤梨鸡翅等。”

  尽管额角已渗出细汗,几个女生的脸上却始终挂着笑容,“现在外面预制菜多,自己做饭更加放心,而且这是大家一起忙碌的成果,吃起来特别有成就感。”

  张垚琪正在做她的拿手菜红烧排骨。见习记者 吕惟伊 摄

  学生们忙碌时,机电工程学院的辅导员李子剑就坐在一旁,目光不时扫过各个灶台,时刻关注着大家的安全。

  “工作日每天开放两个时段,周末和节假日想来预约的学生更多,我们会开放三个时段,”李子剑介绍,“现在假期里从早上十点一直到晚上六七点,都是学生们扎堆做饭的高峰期。”

  在李子剑看来,“量小聚”的出现是让学生们走出宿舍、增进感情的好机会,“在这种环境下,学生们会更放松,交流也更自然。我们院里有个男生平时挺沉默的,上次周末他和同学来这儿做饭,我跟他们聊天时,他主动打开了话匣子,聊得特别开心。”

  国庆中秋长假里,李子剑的学院里有不少异地学生都组团前往“量小聚”,“大家在这里一起做团圆饭、聊天,更有一种家的氛围。”

  国庆中秋长假,“量小聚”里场场预约满额。见习记者 吕惟伊 摄

  “之前我们就发现,很多学生想自己做饭,却没合适的场地。有个别学生甚至在宿舍用电饭煲偷偷煮面、炒菜,既不方便,还存在安全隐患。”于兹瀛说,趁着今年暑假,学校专门打造了 “量小聚”,免费向学生开放,就是为了帮大家解决这个难题。

  谈及未来的规划,于兹瀛透露:“接下来我们考虑在食堂里增设食材购买点,让师生们不用自己出去买菜,更方便。我们也希望‘量小聚’不仅仅是个做饭的场地,更是师生们互相交流、深化情谊的‘精神食堂’。”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标签:国庆;厨房责任编辑:江小来
融媒产品
浙江宣传
群众工作室
90早新闻
精品专题
更多资讯

尽管额角已渗出细汗,几个女生的脸上却始终挂着笑容,“现在外面预制菜多,自己做饭更加放心,而且这是大家一起忙碌的成果,吃起来特别有成就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