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市萧山区城市化起步较早,新老城区并存。当地通过“旧改+未来”的融合改造,把“老房、旧房”改造成“好房子”,系统化解民生难题,提升居住品质。
每天傍晚时分,坐着新装的电梯,在儿子的陪同下要去楼下转转,是94岁丁老伯的开心时刻。过去,由于住在顶楼,加上腿脚不便,丁老伯往往几个月都出不了一次门。
杭州市萧山区城厢街道湘湖家园小区居民 丁滋冬:方便方便,亏了个电梯,老年人讲这个电梯真好。
作为萧山首个整村拆迁、异地安置的小区,丁老伯所在的湘湖家园小区,老年人占到3成,加装电梯是众望所归。但要按流程对全部83幢214单元的每个单元申请独立加装,不仅耗时耗力,还难以协调。为此,当地创新模式,由社区牵头统筹,变“一梯一报”为“整区推进”,将加装周期从一年半压缩至两个月。
杭州市萧山区城厢街道湘湖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 孙革命:我把所有的小区作为一个单元在做,这样的话大大缩短了整个周期。对居民来讲,更加方便了。
以加装电梯为切口,社区还进行全面摸排,将屋顶防漏、管网更新、增设非机动车停车棚等迫切需求纳入改造清单,逐个解决。
杭州萧山区城厢街道湘湖社区党委副书记 沈佳飞:分了六个小组去进行一个入户的走访。我们根据他们的需求意见表上来,帮他们去解决掉。
改造不止于此,瞄准未来社区建设的目标,街道和铁路部门反复沟通,将社区北面的一段800米长的闲置低效空地,打造成街区式社区公共空间,串联起童乐中心、怡乐中心、卫生站、运动场等配套服务,辐射周边7个社区。
杭州市萧山区城厢街道湘湖家园小区居民 孙玉红:社区组织的有好多都是免费的课,非常丰富,你只要有时间有精力,那像唱歌、电吹管都可以来学。真的非常方便。
杭州市萧山区城厢街道党工委书记 徐玉利:通过我们目前的这些改造,我们的社区的活动空间的使用率提升了40%,我们的全龄段的活动的覆盖率提升到了98%。
从解决一个“下楼难”的痛点,到焕新一个宜居的老社区。通过“旧改+未来社区”融合改造,萧山目前已建成48个旧改类未来社区,累计让近2700幢老旧住宅“焕新颜”,受益群众超过24万人。
杭州市萧山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党委书记、局长 鲍燚婷:通过改造完善我们的服务、治理,包括一些配套一系列的工作,真正把我们好房子的生态价值转为老百姓可感可及的生活品质。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