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正文

潮声丨一枚法式鹅肝的“进口转外销”之旅

字体:
—2025—
11/21
09:41:00
2025-11-21 09:41:00 来源:潮新闻 执笔 张蓉 潘骏 吴丹 许成锋

  今天,当你在西餐厅里品尝法式鹅肝时,眼前这枚鲜嫩而醇香的鹅肝很可能来自中国淮河之畔的县城——安徽霍邱。

  作为“世界三大珍馐”之一,原产于法国的朗德鹅肝一度被视为舌尖上的奢侈品。一片100克左右的香煎鹅肝,再加上一点点缀,餐厅价格达到100多元。

  然而,在安徽霍邱,朗德鹅肝已从“舶来品”变成“中国造”,并逐渐成为亲民的食材。当地人吃鹅肝颇有几分“豪气”,炒着吃,煎着吃,甚至还能涮火锅吃。

  全球高端食品格局正被悄然改写。作为全国最大的鹅肥肝生产基地之一,霍邱年产鹅肝超5000吨,产量占全国三分之一以上,并出口销往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地。

  带有精致优雅光环的“洋特产”,缘何能在中国的县城落地生根?从引入国内到返销海外,“中国制造”的法式鹅肝如何实现“无中生有”的突围?近日,记者走进鹅肝之乡霍邱县探访。

香煎鹅肝。李继锦 许成锋 摄

  从“舶来品”到“中国造”,小县城成为法式鹅肝重要产地

  在霍邱县的养殖棚内,灰羽朗德鹅正啄食着特调的玉米,肥硕的身躯微微摆动。这里是朗德鹅生长的理想家园。 

  朗德鹅原产于法国西南部朗德地区,是世界著名的鹅肝专用品种。这些远渡重洋的“法国移民”,如今已在霍邱安家落户,形成年出栏500万只、鹅肝产量5000余吨的产业链。

朗德鹅。记者 潘骏 摄

  霍邱与朗德鹅的缘分始于20多年前。2003年,霍邱人胡建远从弟弟口中听说“有种鹅的肝能长到1公斤多,每公斤能卖180元”。弟弟说的正是朗德鹅。彼时,他在山东临朐县一家鹅肝生产企业务工。“一公斤鹅肝比一整只皖西大白鹅还值钱!”开过水泥厂、跑过小生意的胡建远嗅到商机,拉上好友朱仁俊直奔山东,花2万元拉回1000只鹅苗,揣着忐忑开始试养。

  霍邱地处大别山北麓、淮河中游南岸,草料和水资源丰富,气候与朗德鹅的“老家”相近,也有养鹅传统,但面对这批“外国鹅”,胡建远格外珍视,“育雏对温度要求高,我还专门给鹅舍装上了空调。当时,我自己家都没装空调。”

  凭借养皖西大白鹅的经验,80多天后,第一批鹅肝出产。可新的难题来了:这“洋特产”卖给谁?

  泡沫箱里塞满冰块保鲜,胡建远带着鲜鹅肝往北上广跑,在高档食材市场和酒店挨个问,却碰了一鼻子灰。“我说产自安徽霍邱,他们却连这地方都没听过,不敢用。”这次碰壁让胡建远领悟:没品牌,再好的东西也没人信。2006年,他注册成立六安龙翔美食王禽业有限公司。随后,他带着龙翔牌鹅肝去合肥的星级酒店试运气。“西餐厅的厨师长都是外国人,我们不会英语,沟通很困难。”胡建远回忆说,尽管交流不畅,但厨师长拿起鹅肝看了看、用手戳了戳,表示品质不亚于法国进口,新鲜度更高,价格更实惠,当场拍板合作。霍邱鹅肝由此敲开了高端餐厅的门。

  如今,龙翔牌鹅肝不只热销全国,供应900多家日料店,也成为澳大利亚、新西兰、东南亚等海外多地食客舌尖上的美味,逐渐在国际市场崭露头角。

  朗德鹅肝。李继锦 许成锋 摄

  结合自身资源禀赋,霍邱县将朗德鹅产业作为农业重点产业项目,出台系列支持政策。比如,每年统筹县财政资金3000万元,对朗德鹅种质资源保护、良种繁育、养殖基地建设等给予奖补;引导金融机构推出“鹅业贷”“鹅肝贷”等金融产品,累计贷款支持各类市场主体2亿多元。

  20多年间,在龙翔公司的示范带动和政府的政策助力下,霍邱十多个乡镇的农户纷纷养殖朗德鹅。如今,140多家填饲、加工企业集聚霍邱。 

  采用“公司+基地+农户”模式,一条鹅肝产业链在全县铺开:种鹅场、育苗厂孵化朗德鹅苗;养殖户养殖鹅苗,成熟后,企业筛选回购;朗德鹅在企业的育肥车间填饲30天左右,达到屠宰标准后,进行宰杀、取肝,加工制成各类鹅肝制品。

  每天凌晨四五点,新鲜鹅肝从霍邱装车,傍晚就能端上江浙沪、京津冀等地的餐桌。

  从鹅苗到鹅毛,鹅肝产业藏着致富密码

  还没踏入安徽鸿鹄朗德鹅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大门,不绝于耳的“嘎嘎”声便传了过来。循声而去,14栋鹅舍内,4万只幼鹅正嗷嗷待哺。它们是安徽科技学院培育的“肝用型鹅新品系”。

  2020年左右,安徽科技学院讲师叶鹏飞在调研中发现,“种源卡脖子”成为制约霍邱鹅肝产业发展的核心问题。“朗德鹅需要不断补充品种谱系更新替代,一旦缺失种源补充,就会出现品种退化、疾病率增加等问题,影响鹅肝产量与质量。但多年来,种源完全依靠引进,更新换代频率慢,产业发展长期受牵制。”为此,5年前,叶鹏飞开始研发育种“肝用型鹅新品系”,期望实现种源的自给自足。

  如今,种源培育已实现关键突破。“在初试中,‘肝用型鹅新品系’的产肝性能提高20%以上,鹅肝品质不亚于法国的朗德鹅。”叶鹏飞说,目前,“肝用型鹅新品系”已进入中试繁育阶段,明年就将推广示范应用。

  肝用型鹅新品系。李继锦 许成锋 摄

  20多年间,正是在技术创新领域的精耕细作,推动霍邱鹅肝产业崛起。

  在安徽仁俊禽业养殖有限公司,伴随机械嗡鸣,精准配比的饲料通过输送管匀速填入鹅只食道,不到5秒就完成了一次高效投喂。 

  曾经每台数万元的法国填食机,经本地技术改造后,降至3000元。“我们和机械厂联合研发,迭代升级了十次,现在的气压式填食机只要设定喂食量就能自动投喂。”总经理朱仁俊说,这款填食机已批量生产,除安徽外,还销往湖北、河北、广东、云南等多地,“过去,一个人饲养100多只鹅,现在一个人饲养300只不在话下。”

  樱桃鹅肝。李继锦 许成锋 摄

  聚焦深加工领域,加大研发投入,企业同样获得回报。步入龙翔公司的加工车间,一股混杂鹅肝醇香与清新果味的气息扑面而来,一颗颗红彤彤的“樱桃”色泽诱人。这正是技术研发的创新成果——口感丰富的冰淇淋樱桃鹅肥肝。

  樱桃鹅肥肝、红酒鹅肥肝、玫瑰鹅肥肝……2013年以来,为迎合市场需求,增加产品附加值,龙翔公司不断开发新产品,把鹅肝变成即食的特色小吃。“我们已推出30多款单品,成为公司新的盈利增长点。售价130元一斤的生鹅肝,加工后能卖到150元,切片单品达到300元,附加值翻了一倍多。”胡建远说。

  龙翔公司的老鹅煲系列产品。记者 潘骏 摄

  霍邱鹅肝产业的智慧还体现在全链条开发上。取肝后,龙翔公司也将鹅肉、鹅脖、鹅头、鹅胗等加工成老鹅煲系列产品。友喜食品有限公司则致力于鹅产品预制菜,研发出金汤鹅煲、红烧鹅煲、滋补老鹅煲等各类鹅肉加工食品,年销量达3000吨。就连鹅毛也有羽绒企业专门收购。

  朗德鹅拉动起一条产值20亿元的产业链,成千上万的霍邱人随之走出一条越来越宽的致富路。

  从食材到文化,中国农业迈向高端市场

  从法国西南部到安徽霍邱,鹅肝的万里旅程是中国农业产业升级的缩影。

  浙江旅游职业学院西式烹饪工艺专业主任、全国西餐工艺专业教育联盟主席徐迅说,鹅肝在霍邱的成功本土化证明,只要把握好品种引进、技术吸收、品质管控等关键环节,高端进口食材完全可以实现本土化量产并走向世界。

  不止于法式鹅肝,近年来,“洋特产”的本土化培育发展势头越来越明显,且产业发展日趋规模化。中国农业正加速迈向高端市场。

  从浙江的鱼子酱到黑龙江的蔓越莓,从重庆的淡水澳洲龙虾到甘肃的南美白对虾……当农业科技进步打破地域和自然因素的限制,越来越多的“洋美味”移居中国,成为“中国新特产”,广受市场认可,发展为带富一方的特色产业。

  阿里研究院2024年发布的《淘宝隐藏土特产报告》显示,已有逾百种“洋特产”成为中国的“隐藏土特产”。它们的故事大同小异:从曾经昂贵的进口食材出发,企业通过技术升级、降低人工成本和物流优化扩大产量,逐步降低售价,让高端食材开始走向大众化。

  鹅肝酱。李继锦 许成锋 摄

  在浙江农林大学浙江省乡村振兴研究院执行院长潘伟光看来,“洋特产”的本土化是中国经济的开放性与消费升级的鲜活体现,“这类源自西方的食材不仅丰富了我国饮食的品类与风味,也为乡村消费与饮食创新提供了新可能。”

  “洋特产”的本土化前景广阔,但当前仍面临国际认知度不足等难题。

  “中国新特产”如何突围出海?“真正的竞争优势在于文化创新。”浙江省农科院农发所副所长胡豹认为,在培育“洋特产”的过程中,不仅要注重品质,更要挖掘内涵,创造产品的独特性,比如,为“洋特产”注入中国文化,实现“土洋结合”。

  中国厨师和餐饮企业的创新实践正让洋食材焕发新活力。徐迅说,我们的厨师已创新开发出鱼子酱冰淇淋、鱼子酱巧克力、鱼子酱月饼等特色产品。鹅肝也开始融入中餐,被制作成鹅肝酱烧饼、鹅肝炖豆腐等中式菜肴。

  潘伟光也强调,在国际竞争中,“中国新特产”要跳出“模仿”的角色,进行技术、文化、模式的创新改造,从产业链配套、贴牌生产逐步走向自主品牌建设,以产地的正宗性、质量的稳定性为基础,通过长期积淀树立品牌影响力,实现“土洋结合”的国际化发展。

  鹅肝之乡安徽霍邱。记者 潘骏 摄

  眼下,霍邱正在谋划加大鹅文化的挖掘与宣传。霍邱县农业农村局副局长余全胜透露,霍邱打算在鹅肥肝加工产业园设立鹅文化展示馆,开发鹅文创产品,并举办鹅美食文化节、鹅产业发展论坛,加大羽绒制品、鹅美食的展示展销。同时,鼓励和帮助企业积极对接东盟、欧盟等国家和地区,了解海外食品标准,建立可追溯的食品安全体系,争取在日韩和欧美市场上取得新突破。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标签:潮声责任编辑:江小来
融媒产品
浙江宣传
群众工作室
90早新闻
精品专题
更多资讯

在安徽霍邱,朗德鹅肝已从“舶来品”变成“中国造”,并逐渐成为亲民的食材。当地人吃鹅肝颇有几分“豪气”,炒着吃,煎着吃,甚至还能涮火锅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