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声轰鸣,一列列机床排列而成矩阵中,一个身着正装的身影扎在一群工服着装的人中间,格外醒目。
浙江中星数控机床有限公司(玉环仪表机床制造厂)总经理林宗升像往常一样来到车间,指导工人师傅钻研生产工艺。
三十多年,雷打不动。凭着这种精益求精、开拓进取的精神,林宗升从一名机床修理工成长为高级工程师,他的企业也从一家小型机床制造厂成长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
无心插柳柳成荫
林宗升是与玉环机床行业共成长的一代人。
在为企业修理机床中,他逐渐发现行业发展的困局。玉环水暖阀门、汽车零部件、五金加工等多个产业都依靠机床加工生产产品,当时玉环企业大多采用路桥产机床,这种机床品质不高,产品损耗大,而市场上生产效率高的普通仪表车床又难购买。
发现商机,林宗升萌生了一个大胆的想法:生产普通仪表车床。借着一股闯劲,林宗升每天扎进车间钻研产品,提升工艺,终于研发出第一台玉环产的普通仪表车床。
产品有了,技术有了,如何转化为效益?1991年,林宗升几经筹措,创办了玉环仪表机床制造厂。有技术又爱钻研的林宗升,1996年,他又成功研发生产了玉环第一台经济型数控机床。他的产品价廉物美,一经上市就大受欢迎。
抓住了产业发展的好时机,玉环仪表机床制造厂的招牌也越做越响。
1995年,企业扩大搬迁,2007年第二次搬迁,2008年向山东滕州进军,创建第二产区,2014年企业第三产区落成……他频频出招,不断扩大生产规模,践行着他的“万台计划”,即年产万台数控机床,以扩张市场。
大刀阔斧搞变革
时不我与。2014至2015年,整个机床行业遭遇经济寒冬,玉环仪表机床制造厂也面临严峻挑战。
挺过难关的林宗升开始冷静思考企业的未来发展方向。
机床行业同质化竞争严重,产品基本集中在经济型数控机床和简易仪表机床等低端产品。为了跑出加速度,林宗升毅然决定改换赛道——走高端产品研发制造之路。
“一刀切!一切从零开始。这可以说是一个几乎疯狂之举。”林宗升说。
2017年春节一过完,林宗升就召集公司管理层开会并作出决定:现有价值1亿多元的老产品不做,上亿多元的半成品不要,全部当废铁卖!
清理库存中,公司的老员工不忍,几次打电话给林宗升,让他决定产品的去留。最后,林宗升干脆电话不接,人也不去。
“看着自己亲手设计生产的产品被当成废铁卖,我心里更痛苦。但,目光长远点,也就不痛了。”
破釜沉舟,一心推进产业升级。企业迅速建立独立研发中心,与日本高新技术公司合力开发高端数控机床。
遇上技术瓶颈,林宗升抓住海峡两岸交流的各种机会,三年里六赴台湾学习尖端机床制造技术和工艺。在不断研发和攻坚中,力求把每一个数据、每一道工艺、每一台产品都优化到细节。
林宗升说:“我就是一个技术工人,最大的快乐就是不断研发更高性能的产品。”
2018年上海CME展会上,玉环仪表机床制造厂推出的高精度数控车床产品一炮而红。企业研发的H32、H36数控车床更是成为行业中的明星样板机。“中星数控”逐渐成为舍弗勒、南高齿、温州人本等国内外一流企业的生产商,拥有授权专利120多项、发明专利3项。
危中寻机谋新局
“专精特新‘小巨人’就是要精益求精,不断实现技术革新。”林宗升说。
2020年,林宗升参加北京机床展,一台德国产机床精密度达0.003毫米,还打出了“中国首台套”的名号。林宗升看了后,暗暗下定决心,要研发超越世界一流的工艺,制造媲美“德国产”的高端机床。
回到玉环后,林宗升就带领团队潜心钻研工艺。2021年,企业生产出精密度达0.002毫米的机床;2022年,精密度实现0.001毫米的突破。现在,企业已研发制造全机能车床,成为国内顶尖的精密机械设备制造商之一。
多次跨步转型升级,更名为浙江中星数控机床有限公司的玉环仪表机床制造厂也实现跳跃式发展。2020年,企业实现产值超亿元;2021年,企业实现产值翻番。
但林宗升的目标远不止于此。随着全球制造业新一轮变革浪潮袭来,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技术正加速向工业领域融合渗透,“中星数控”也激流勇进,找准定位,重新布局,加快数字化、智能化步伐。
“新能源汽车市场在飞速发展,推动着产业巨变,我们也想跟进这条赛道。”2021年,企业将目光聚焦新能源汽车电机成套设备生产线的研发,再次推动产业升级,突破现在单机生产的格局。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本文为形象展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