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正文

浙传打造高校基层党建示范区 弘扬党旗飘扬下的文学力量

字体:
—2024—
05/06
18:56:55
2024-05-06 18:56:55 来源:浙江在线 通讯员 杨诗云

 图片由浙传文学院提供

  浙江在线5月6日讯(通讯员 杨诗云)浙江传媒学院文学院汉语言文学学生党支部2022年获批第三批全国高校党建工作样板党支部培育创建单位。作为在南湖旁、红船边的党支部,文学院汉语言文学学生党支部在创建过程中建立和完善了科学的机制:以“红色根脉强基工程”为总抓手,以实现党建和专业相融合为突破口,以构建党建统领汉语言文学系学生整体智治体系为导向,以“红色读书”“红色观影”“红色戏剧”为项目载体,实施标准化、体系化、项目化、特色化“四化”党建,形成听、说、读、写、用“五部曲”特色党建品牌,努力打造高校基层党建的“金名片”。


  图片由浙传文学院提供

  听强国理论,培育一支金牌宣讲队伍。支部围绕学习党的二十大会议精神,邀请党建专家指导队伍建设,通过理论讲座、学习沙龙、演讲等多种形式,持续开展“红色经典读书会”共98期;着重培育一支政治觉悟高、专业素养强的党员理论宣讲队伍,在日常党团学习教育和重大时间节点以“理论宣讲”和“微党课”的形式,带领广大青年学生学习强国理论。支部与浙江省委党史和文献研究室、浙江省团省委、《浙江共产党》杂志集团、桐乡市教育局、桐乡市团委等组织单位联办,累计开展理论宣讲30余场。

  说信仰之声,构建一方有声党建平台。支部运用线上喜马拉雅“有声党建平台”,结合线下“有声图书馆”党建阵地构建一方专属于支部党建工作的新媒体平台,以“红色微课视频”、“党史故事分享会”的形式,引导党员亲身参与共同创作,传递信仰之声。目前,已经制作完成《青春的选择》《我在红船边说党史》《辉煌二十大·文院青年说》等100多期学习节目,持续在线上平台推广传播。

  图片由浙传文学院提供

  读红色经典,拓展多块支部党建服务区。依托文学专业优势,支部持续开展“红色图书漂流”活动53期,让漂书活动深入教室、深入公寓、深入社团,创新传统的理论阅读学习模式,激发了当代大学生对于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兴趣。实现品牌项目的创新,拓展党建服务区;开展“读四史”“对话中国青年、书写青春篇章”“绵延红色血脉,品读共同富裕”“静享共读”《山海情》(节选)等多场红色漂书活动。


  图片由浙传文学院提供

  写经典作品,磨炼多方文学作品服务社会。支部充分发挥文学院党建项目特点和学科专业建设特色,围绕“先进典型、榜样人物”,通过理论提升和文学加工,经过实践教学检验,打磨出一套可直接对学生党员、入党积极分子进行理想信念教育的讲稿、教案或教育素材。其中,党课《青春的选择》获2022年度浙江省思政微课大赛一等奖,《追望大道》、《风云儿女》、《铁肩辣手邵飘萍》等3部红色话剧创作,将经典著作的力量运用于实践。组建“见字如面”手写家书志愿服务队,用文字理论帮助群众书写信件,累计服务22个省份,共计152名服务对象。

  图片由浙传文学院提供

  用专业实践,形成一项党建文化传播品牌。支部充分发挥青年党员实践调研精神,参与浙江省社科联、浙江日报等举办的大型新闻行动“行走浙江看标志性成果”,以视频直播和系列短视频报道的形式,近距离展现浙江新时代标志性成果;重点开展“行走中的红色文化”送红色戏曲下乡志愿服务品牌活动,覆盖杭州、嘉兴、台州等地乡村共进行文化传播活动20场,实践团队荣获国家级荣誉;多名党员服务于世界互联网大会、杭州亚运会等国际会议、赛事,红色专题暑期社会实践获得团中央社会实践——“最具影响好项目”,入选团中央“千校千项”。

  浙传汉语言文学学生党支部积极贯彻落实新时代党建工作总要求,把人才培养与基层党建紧密结合,结合实际用实践探索新形势下基层党建发展模式,努力实现政治引领组织力、学科引领创新力、实践引领服务力的“三力”建设目标。通过激发学生党员的能动性和认同感,组织与育人有机结合,弘扬党旗飘扬下的文学力量。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标签:浙江传媒学院;文学院责任编辑:马驰骋
融媒产品
浙江宣传
惊雷剧社
群众工作室
朝闻浙江
精品专题
更多资讯

作为在南湖旁、红船边的党支部,浙江传媒学院文学院汉语言文学学生党支部在创建过程中建立和完善了科学的机制,形成听、说、读、写、用“五部曲”特色党建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