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人们看过来,这是我们农场现摘的水蜜桃,皮薄肉厚,汁水充足……”近日,在杭州市临安区潜川镇阔滩村红梅秀林家庭农场的果园里,浙江传媒学院国际文化传播学院的大学生主播们正卖力地推介着当地特色水果。
胡佳睿 黄乐 摄
暑期实践团队以“越韵传声,潮农共富”为实践主题,大家发挥专业特长,通过直播推广农产品、非遗技艺和乡村民宿,为乡村振兴注入青春活力。镜头前,年轻人不仅详细介绍水果的品种特点,还带着观众“云参观”果园,展示生态种植的全过程。
临安区潜川镇地处杭州西部生态带,是浙江省“大花园”建设的重要节点。然而,因山地地形限制,潜川镇在区域协调发展中面临着一些挑战。于是,今年暑期,潜川镇联合浙江传媒学院组建青年实践团,邀请传媒学子以“乡村体验官”身份,开展72小时的“潜川探秘之旅”。
胡佳睿 黄乐 摄
一到村里,年轻人就把直播镜头对准当地特色农业、共富工坊和乡村旅游资源,先后开展了3场特色直播活动,累计吸引5000余人次观看。
在红梅秀林家庭农场,学生们化身“水果推荐官”,带着观众“云游”果园,详细介绍水蜜桃、葡萄等特色水果的种植故事,直播间里“看着就好吃”“周末就来采摘”的弹幕不断刷屏;在创富工坊中马来西亚留学生蔡忆茵与非遗手工艺人学习非遗盘扣等活动,蔡忆茵动情地说,“在这里,传承传播非遗也可以成为乡村致富资源。”;在湖景雅苑民宿,团队通过多机位直播,带观众沉浸式体验“推窗见湖、卧听松涛”的诗意生活,民宿负责人欣喜地说,“直播后,咨询量明显上升了。”
胡佳睿 黄乐 摄
通过“直播+”的创新模式,学子们不仅为当地特色产品打开新销路,更探索出数字经济赋能乡村振兴的新路径。
团队指导老师表示,“艺术赋能乡村振兴不是简单的技术输出,而是构建了一种新的文化生产力和教育可能性。通过此次实践学生们在助力乡村发展的同时,也收获了宝贵的成长经历,相信未来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会有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加入进来。”
团队成员刘芸彤感慨道,“这次实践是一次双向奔赴,我们运用专业能力服务乡村,也从地方智慧中收获成长。”从直播助农到非遗传承,从民宿推广到乡村IP打造,浙传学子用专业素养和实际行动诠释了“青春与共富同行”的深刻内涵。
浙江传媒学院国际文化传播学院未来将继续发挥专业优势,推动文化传承与乡村振兴深度融合,为共同富裕贡献青春力量。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