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原创 > 全媒体播报 正文

如何为外卖小哥等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撑起服务“保障伞”?政协委员来建言

字体:
—2023—
04/14
20:29:56
2023-04-14 20:29:56 来源:浙江在线 记者 陈雷

2.jpeg

民生协商论坛现场 浙江在线记者 陈雷 摄

  浙江在线4月14日讯(记者 陈雷)近年来,随着数字经济和数字社会的快速发展,以网约车驾驶员、外卖小哥、快递小哥等为代表的灵活就业和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数量大幅增长。从劳动关系、劳动时长到劳动强度,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有了更多的选择,但也同时面临着劳动关系不清晰、社保制度难落实、休息时间无法保证等权益保障难题。

  如何让这一群体乐业安心?4月14日,浙江省政协举办民生协商论坛,聚焦“加强灵活就业和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主题开展协商建言。论坛采取现场和远程互动、线上和线下同步的方式进行,设有省政协主会场和杭州市政协、湖州市政协分会场,通过远程视频连线进行协商交流。

  浙江在线记者了解到,为助力加强灵活就业和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今年以来,省政协有关负责人及调研组先后前往杭州、嘉兴等地开展调研,并在本次论坛上介绍了调研情况。据悉,在权益保障方面,当前灵活就业和新就业形态领域还存在着法律保障不够完善、权益覆盖不够全面、合力形成不够到位等困难,如从业人员的社保参保路径不够顺畅、休息时间得不到保障、职业晋升渠道不畅等等。会上,围绕立法明晰劳动关系、建立新型工伤保险体系、提高公共服务质效等角度,委员们和新就业群体代表踊跃发言,讨论氛围热烈。

  在省政协委员、省知联会副会长、省律师协会专职副会长陈三联看来,作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就业市场出现的新情况,灵活就业和新就业形态至今尚无标准的法律定义,因其用工游离在正规劳动关系和劳动法律框架之外,存在着劳动者权益保障不能完全适用劳动法等痛点。对此,陈三联提出可通过推动劳动基准法的立法工作,把所有从事社会化劳动的劳动者通过分层分类悉数纳入法律的调整范围,为劳动者权益保障提供法律支撑。此外,通过探索“1+X”的保障体系,“1”即工伤保险,“X”即工伤补充保险、慈善救助、医疗互助等,化解从业人员职业风险高的难题。

  除了基本的权益保障外,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的就业环境也受到了关注。“这两年政府加强外卖行业管理后带来很多改变,我们都能够实际感受得到,我想借这个机会,提几点小建议。”受邀参与协商建言的新就业群体代表曹春杰说。这是他成为外卖骑手的第3年,穿梭在大街小巷为生计忙碌的同时,曹春杰希望骑手这一行业能在职业成长上得到更多的帮助,如有相应的职业等级证书。“还希望政府可以提供更多的公共福利,如设置公共休息点、充电的地方等,让我们在工作间隙有个可以休息的场所。”曹春杰说。

  以曹春杰为代表,这些从业人员的需求正在被看见。论坛上,多位委员就提高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的公共服务质效建言。针对劳动者服务设施友好度不足等问题,省政协委员、浙江团省委志工权益部副部长金珍珍认为,可以提升普惠化公共服务便利度,统筹规划建设零工驿站、劳动者驿站、职工之家等服务网点,及时为劳动者提供工余临时休息等便利,帮助解决停车、充电、饮水、如厕等难题,保障其平等获取公共服务的权利。同时推动公共文体设施向劳动者免费或低收费开放,关注劳动者的职业成长需求。

  杭州市政协委员、市总工会政策研究室主任魏萍同样提出,可通过加快建设爱心驿家、劳动者驿站等服务网点,解决新业态从业人员平等获取公共服务的权利,同时完善就业培训制度,加强劳动者的职业技能培训,提升职业能力。

  “近年来,我省最大限度组织新业态形态劳动者加入工会,目前已建新业态基层工会累计5871家,发展会员累计98.9万人。”会上,省政协委员、省总工会女职工部部长姚晓艳分享了一组数据。她建议,加强新就业群体服务保障工作,还需进一步推进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建会入会工作、畅通入会途径,以便及时排查摸清从业者的需求,发挥平台集成共享作用,不断提升服务的覆盖面和有效性。

  现场,委员和新就业群体代表的发言也得到了省直有关部门负责人的互动回应。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标签:劳动者;就业;公共服务责任编辑:江小来
融媒产品
浙江宣传
惊雷剧社
群众工作室
朝闻浙江
精品专题
更多资讯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9-2023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