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3月28日讯(见习记者 汪雨晨)一个个“蓝色玻璃柜”分布在厂房中,柜中是正在高速制造的低压断路器。车间中几乎看不到工人,只有机器的轰鸣声。有的柜子隐隐发出绿光,走近一看,是设备正在给断路器打上独一无二的二维码“身份证”……近日,浙江在线记者走进德力西的车间,探寻藏身于智能制造中的“新质生产力”。
“这个车间主要生产的是低压断路器。”德力西工作人员张美雪介绍,低压断路器又叫自动空气开关,主要在电路中起控制作用。遇到负荷、短路、漏电等故障时,它还会自动切断电路,保护用电安全。
“目前这个车间一共有30名左右工人。”张美雪提到,车间采用智能化全自动生产,除了最后一步需要对产品进行人工复检,其他流程都是全自动的,车间工人则主要负责设备维护、调试和检验。例如,工人可以根据指示灯颜色变化监测设备是否正常运作。“原来这个车间有1000名左右工人,智能化生产后,用工效率极大提升。”
设备指示灯 见习记者 汪雨晨 摄
浙江德力西电器有限公司技术部经理严睿在一旁补充,“传统的生产需要更多人工操作的介入,设备智能化后,所有操作是有‘思想’、有标准的,由智能系统操控,‘一条龙’自助生产。”
“信息化、系统化、标准化。”这是严睿对设备升级后的感受。他提到,生产设备智能化改造后,生产流程更规范了,生产过程更“聪明”了。例如,研发团队设计的E-kanban系统,引入AGV(自动引力运输车),能够实现动态补料,大幅提升产线补料效果,避免缺料引起停线。
德力西专利墙 见习记者 汪雨晨 摄
“智慧”不仅停留于局部,追溯产品生产的全流程,“智慧”的基因已经开始蔓延。
抬头望向车间墙上的大屏,上面不断滚动的数据和信息便是智慧生产佐证。“流水线照明灯管脱落”“地面水渍”“配电箱未关闭”……屏幕上是各类隐患提醒,工人在生产过程中若发现问题,可以同步上传,相关负责人根据整改建议在截止时间前完成整改。一块屏幕背后,是一张数字化网络铺就的智慧化路径。“如果仅仅只有一部分实现数字化,那么信息就成了孤岛,因此,我们推进的是全流程的数字化。”德力西集团高级副总裁胡成虎介绍,德力西将智能制造贯穿于研发、制造、检测及仓储等各个环节,通过云系统实现产品从制造、库存、销售和使用状态的全程追踪与可视化。
安全改进机会清单 见习记者 汪雨晨 摄
通过云系统,远在上海的研发人员能够随时知晓各个生产基地的具体情况。生产过程中,如果设备出现问题,员工可以通过ANDON系统报警、手表提醒、二维码登记、系统录入等一系列操作,最终将设备问题记录纳入维修经验库,为其他员工提供借鉴。运输过程中,GPS定位会进行物流跟踪,向云系统自动反馈定位,实时上报异常状态,并进行物流效率分析,保证产品第一时间到达客户手中。客户使用时,元件的参数和设备状态会全面呈现在云系统中,客户不再是毫不知情的使用者,而是参与其中的反馈者。
“创新是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企业如果不创新,就没有生命力。”胡成虎表示,从2012年开始,德力西就对电气主业旗下各大生产基地开展自动化改造,其中尤以新建的芜湖基地最为领先,目前,其自动化率高达97%。
“创新是永恒的主题。”除了生产过程智能化,胡成虎表示,通过研发团队的不断创新研发,未来德力西将提供更多适应家庭智能化、城市智能化、国家电网智能化的产品。
记者手记:“小开关”背后的“大智造”
“满眼生机转化钧,天工人巧日争新。”将创新融入企业发展,德力西的发展之路与新质生产力不谋而合。从开在家里的小工厂到中国企业500强,德力西的成长之路体现了“创新”的重要性。
德力西发展中,始终专注电气行业,为“小开关”打下一片广阔的天地。与此同时,德力西不断寻求新突破,让“小开关”朝着更加智能化的方向迭代,将“大智造”贯穿其中。随着时代要求及时“升级”,或许这就是德力西一直奔跑在国内行业前列、比肩世界其他公司的“秘密”之一。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