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原创 > 全媒体播报 正文

珍稀罕见!“幽灵之花”现身浙江清凉峰保护区

字体:
—2024—
06/04
10:03:10
2024-06-04 10:03:10 来源:浙江在线 见习记者 孙婧宜

清凉峰发现的“幽灵之花”  清凉峰保护区管理局供图

  浙江在线6月4日讯(见习记者 孙婧宜)近日,浙江清凉峰保护区管理局和浙江省中医药研究院科研工作人员,在清凉峰保护区内开展野外资源调查时,发现了近千株“幽灵之花”大果假沙晶兰。

  “这次在清凉峰保护区发现的大果假沙晶兰,其种群数量之多,分布区域之广,在全国也很少见。”浙江省中医药研究院药用资源研究中心副主任梁卫青说。

  据介绍,大果假沙晶兰为水晶兰科沙晶兰属多年生腐生草本植物,开花的时候全株晶莹剔透,洁白无瑕,枯萎时全株又变成漆黑色,因此被戏称为“幽灵之花”。

  虽然是被子植物,但大果假沙晶兰全株不含叶绿素,不需要进行光合作用,靠其根部特殊的共生真菌来提供营养,对生长环境要求十分苛刻,只有在生态资源保护良好的大山深处才有机会看到它,非常罕见。在浙江,主要分布在泰顺、遂昌、龙泉、庆元等地,这次在清凉峰保护区被发现属于首次。

  研究人员称,由于总体数量稀少,目前对“幽灵之花”以保护为主,其学术研究尚处于空白阶段。根据以往调查 ,“幽灵之花”大多生长在海拔800到1600米之间的针阔混交林或阔叶林下,或者幽暗潮湿的枯枝落叶中,花期一般在5至7月。

  清凉峰此次发现的“幽灵之花”种群数量多,初步估计近千株,分布区域大,沿线近3公里均有分布,尤其是花期相对较早。至于“幽灵之花”和地下微生物有怎样的联系,种群数量增多、分布区域扩大以及物候期的变化,都还在进一步研究中。“以前发现的数量太少,舍不得采集,这次发现的数量多,是一个突破口。”课题组人员说。

  针对民众关心的“‘幽灵之花’是否可以食用”“药用价值如何”等话题,课题组表示尚不能确定。“我们不建议食用,也希望大家如果在野外看到这种植物,手下留情。”

网络截图

  此外,有网友反映,“难怪清凉峰保护区不让进”,和发现“幽灵之花”有关吗?浙江清凉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相关工作人员回应,目前保护区的开放安排与以往没有变化,网友反映的区域大概率原本就不开放。

  “保护区分为核心区、缓冲区、实验区三个区块。为了保护生态环境,核心区和缓冲区一直是不能进的,实验区可以适当开展科学研究、科学普及、森林康养、生态旅游等活动。”工作人员说。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标签:幽灵之花;保护区;缓冲区责任编辑:江小来
融媒产品
浙江宣传
惊雷剧社
群众工作室
朝闻浙江
精品专题
更多资讯

近日,浙江清凉峰保护区管理局和浙江省中医药研究院科研工作人员,在清凉峰保护区内开展野外资源调查时,发现了近千株“幽灵之花”大果假沙晶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