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原创 > 全媒体播报 正文

教育世家三代接力,70余年爱满无声世界

字体:
—2024—
09/10
17:29:41
2024-09-10 17:29:41 来源:浙江在线 记者 孙婧宜 高雅

  浙江在线9月10日讯(记者 孙婧宜 高雅)9月10日早晨八点,温州市特殊教育学校的教师张沁丛早早来到了教室,作为班主任,她繁忙的一天总是与朝阳相伴而启。

  而与之相对的,是张沁丛晚睡的日常,这位两岁孩子的母亲每晚只能在孩子熟睡后挤出时间备课,不过她总是甘之若饴。“虽然辛苦,但是踏实,很有成就感,从记事儿开始,家里的大人们就是这样忙忙碌碌的。”

  张沁丛出生在教育世家,祖孙三代共11人从事或曾经从事教育行业,其中有6人从事特殊教育。今天是第40个教师节,我们想讲一讲张沁丛一家的故事。

左下为张沁丛祖母黄灿霞,左上为张沁丛小叔叔张建浩,右下为张沁丛母亲陈湖湖,右上为张沁丛 受访者供图

  一群聋哑人的选择

  讲起张家的故事,有一个人不得不提。张沁丛的祖父——张忠铭,他是张沁丛家第一个走向特殊教师行业的人。

  张忠铭小时候因为一场高烧导致失聪,好在当时家里条件还不错,就把他送到上海福哑学校学习手语,大概读了4年多书。直至抗战爆发,学校停课,张忠铭才回到温州。在福哑学校,张忠铭结识了比他早两年入学的同乡陈希聪。

  那个年代,聋哑人生活艰难。如温州市特殊学校创校缘起描述的那样,“人间至苦,莫若聋哑,五官损其二,毕生毕世,沉沦于痛苦愚昧之域……”怎么办?

  多年的求学经历让张忠铭深切体会到,聋人虽然学习不易,但学有所成后仍能为国家、社会所用。于是,回到温州后,张忠铭与有着同样梦想的陈希聪、蔡润祥一同着手筹办聋校,并得到了社会各界的支持。

聋哑宣传队 受访者供图

  1946年,浙南地区第一所聋哑学校温州市聋哑学校,即温州市特殊学校的前身正式诞生。办学之初非常艰苦,没有专门的校舍,10张桌子、1张床、1个时钟、1个皮球和几条跳绳便是全部家当。

  条件简陋不算难,难的是招不到健全人当老师,学校老师都是聋哑人,与外界沟通极为不便。在张忠铭的动员下,妻子黄灿霞成了全校的“耳朵”, 义务为学校跑部门、筹经费。一个教育之家的故事也由此开始。

  张沁丛常听父辈讲,那时爷爷奶奶非常节俭,但学校缺什么他们就从家里拿什么,从不节省,家里的生活费几乎都被爷爷用在了办学上。尽管如此,仅有的经费也只够买纸张。“学习的教学资料都是由爷爷刻蜡版誊印的,由于长期刻蜡版,爷爷的手指骨严重变形。”

  在张沁丛的母亲陈湖湖看来,公婆是把学生当成了自己的孩子。“学生生病了,公婆就把他们接回家来照顾,寒冬腊月,把自己孩子的衣服拿给学生穿,都是很平常的事。”

  在这样的教导和爱护下,一届又一届的学生学成离校,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工作与生活中。

  祖孙三代的传承

  1976年,黄灿霞退休,1979年,张忠铭退休。但张家的教育之路还在延续,张忠铭退休那年,陈湖湖正式成为一位特教老师。

  陈湖湖选择特教行业的原因,离不开公婆的言传身教。“将文化知识教授给他们,让他们走上社会自食其力,老一辈对特殊教育的奉献我们都看在眼里,包括对待学生的爱心、耐心和细心,让我学到很多。”

陈湖湖与学生们 受访者供图

  最初,陈湖湖并没有什么教学经验,她一边自学手语,一边在温州师范学校进修学历,用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出于对聋教事业的热爱,也出于对聋哑孩子学习知识重要性的切身体会,她凭借毅力走上了讲台。

  “母亲爱她的班级和学生,似乎更胜于爱我。”张沁丛记得,曾有一次春游,母亲挺着孕肚仍坚持陪学生外出,“只有眼里看着学生,她才能放心。”

  付出也得到了回应,陈湖湖回忆,随着年岁增长,不少学生一看到她上下楼梯就马上前来帮扶,“孩子的尊重和关心非常纯粹,至今还是觉得很暖心。”

  2002年,张忠铭老人离世,他有个遗愿,希望孙辈中至少能有一个孩子延续他的聋教生涯。因为哥哥姐姐们都已经选择了专业,这个任务落在了张沁丛的身上。如爷爷所愿,张沁丛高考后报考了南京特殊教育学院,成了一名特殊教育专业听障方向的大学生。毕业后,张沁丛走进了温州市聋哑学校。

  初时,学校让张沁丛担任一年级班主任。陈湖湖告诉女儿,一年级是抓行为习惯和课堂常规的最佳时机。说易行难,孩子们常常今天学了,明天就忘了,年轻的张沁丛无比沮丧。

  直到一天早晨,因为交通严重堵塞,张沁丛迟到了。当她火急火燎赶到教室时,却发现孩子们都自觉坐在位置上早读,还在讲台上替她放了一杯热水,她的心一下子就被融化了。“多好的孩子,若不教好他们,怎么对得起这一张张可爱的笑脸。”她下定决心,要把家中长辈们对教育事业的无限热爱一直延续下去。

张沁丛在课堂上 受访者供图

  1972年,张沁丛的小叔叔张建浩进入温州市聋哑学校,成为一名体育教师;张沁丛的两位姑妈与退休后的张忠铭和黄灿霞在乐清湖头创办聋校,后来成了乐清聋校的前身;张沁丛的表姐姜凡、赵向彤活跃在医学教育战线上,均为医科大学教师;张沁丛的先生陈正豪本是电子工程师,受爱人家庭的影响,也成了一名人民教师……

  祖孙三代11人,扎根教育事业至今70余年,张沁丛有些自豪。“我有一个木匣子,四四方方,没有精良的做工,还有些破旧。但它却陪伴爷爷奶奶从少年读书郎到讲台教书匠,又陪伴母亲度过30余年的教师生涯,放过文具、装过粉笔,而今又到了我的手上。”张沁丛想,这就是一种传承吧。

  教育世家的教育家精神

  陈湖湖从事教育事业30余年,张沁丛10余年。对于教育家精神,她们着心灵相通的理解。

  作为老一辈特殊教育从业者,陈湖湖相信,踏踏实实教书,通过耐心、爱心、细心去教育、引导、关爱特殊需要儿童是对教育家精神最好的诠释。

  陈湖湖回忆,大多数特殊需要儿童在踏入特殊学校之前,没有从父母身边离开过,由于心思敏感,情绪非常容易崩溃,有时上着课突然就哭了。作为特殊教育老师,需要耐下心来寻找原因,多与孩子沟通,帮助其建立起在学校学习及步入社会的信心,而这所费精力比普通教育要多很多。但看着孩子们顺利走向社会,一切困难和不易又都烟消云散了。

  这一点,张沁丛深有体会。“记得我刚到三年级上生活适应课时,孤独症孩子小冯(化名)突然离开座位狂跳不止、大声哭闹,还撕咬自己的手,即使我和生活老师立刻制止他,让他冷静下来,手还是血淋淋了。为什么?我们想了很久,原来是小冯粘不上教具,又苦于不知如何表达才如此。”张沁丛认为,作为特教老师,要及时在细微之处发现孩子的需求,慢慢教会他们如何表达需求。经过半年多的悉心引导,小冯基本能表达日常生活所需,发脾气的次数也逐渐减少……

  “每一代教师身上‘教育家精神’的图谱,都具有强大的精神引领、典型示范作用。他们不仅仅是学习上的导师,能够为学生传道、授业、解惑,更是年轻教育工作者们精神上的导师。”张沁丛学习了一些优秀教师关于教育家精神的理解,很有共鸣。

  “教育世家”,四个沉甸甸的大字,让她每天都鞭策自己,要将祖辈的教育精神继续传承下去。“上好每一堂课,教好每一个学生。”张丛的路还在继续。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标签:教育责任编辑:蒋旭辉
融媒产品
浙江宣传
惊雷剧社
群众工作室
朝闻浙江
精品专题
更多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