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从“村BA”到“村乒”、从“村越”到“村K”、从“村画”到“村棋”,在浙江乡村,活力四射的乡村文体活动陆续“冒尖”,一批接地气、聚人气的“村字头”IP频频出圈。这些基层公共文化服务衍生出的新业态,正在成为打开城乡融合、乡村振兴的新风口。浙江在线推出《乡村IP成长记》系列报道,以记者蹲点报道的形式,聚焦各类“村字头”IP背后的文化脉动、幸福生活、产业发展,展现浙江乡村的勃勃生机和无限活力。
冬月,车子行驶在舟山岱山衢山岛,海岸线蜿蜒悠长,面积约1平方公里的凉峙村,依然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堤坝上绘满了色彩斑斓的渔民画,散发着浓烈的“海腥味”;一栋栋海岛民宿依山面海,错落有致;点缀在民房之间的奶茶店尽显“渔家”风情……
从传统渔业小村“蜕变”成旅游新地标,村党总支书记戴颖雅说,这背后始终离不开“渔民文化”。
多年来,凉峙村的村民将自然淳朴的渔村景象、渔民生活融于笔端,以一幅幅原生态的渔民画与世界对“画”,如同一扇扇窗,吸引了来自四面八方的游客,也让外界窥见了这个渔村独有的灵魂与魅力。
凉峙村全貌 浙江在线记者 李心怡 摄
作画人也是画中人
凉峙村洋门曲106号,三层楼,九间客房,一间画室,郑完央的民宿。
民宿里最打眼的装饰,是各式各样、风格迥异的渔民画。画上,或是几位渔嫂坐在一张张纵横交错、密密麻麻的渔网中,竹梭飞跃,绳索交织;或是一只形态夸张的墨鱼和一只张牙舞爪的螃蟹缠斗在一起;或是人们拿着喷香的海鲜大快朵颐……“想把大海的激情和渔民们最朴实的生活用画笔记录下来,展现给来到这里的游客。”
寥寥数语,让郑完央的脸上绽放笑容。十多年前,她还是一名渔嫂,织网、补网、拣货是她的全部生活,而如今,她将自己从小的绘画爱好捡拾了起来,没有技巧,全凭感情,在空闲时间作画,用渔民画将自家民宿装扮成海岛艺术风格,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打卡。
时间一长,大家都知道,这里的老板娘是一位会画画的渔嫂。
起初,与大多数人一样,郑完央是在纸上作画,然而海岛水汽大,存不住纸本,她便想到将画画在石头上。“石头的材质坚硬,不易褪色、霉烂,且每块石头的底色和纹理都是独一无二的,它们都有自己的灵魂,在有灵魂的物品上作画,内容更加鲜活起来。”
郑完央正在进行创作 浙江在线记者 李心怡 摄
只要一有空闲,郑完央就会到家门口的海滩上,寻找形态各异的石头,拣到一块好的石头,她会高兴得不得了,畅想起画在石头上的景象。
郑完央的画受到了许多游客的青睐,她没想到,自己的画还能卖钱,少则几百元,多则上千元。
为了将渔民文化传递,郑完央常常邀请客人亲自体验石头画的创作过程,“我一边教他们画画,一边给他们讲渔村的故事:渔船如何乘风破浪、渔民如何“靠海吃海”……在这过程当中,也结识到了很多好朋友,他们承诺下次再来,甚至带更多的朋友来这里体验渔家味道。”
“画为媒”招来外乡人
一张小桌板支开,民宿门前的海洋沙画表演在凉峙村的另一头展开,一群游客围着杨军岗,在细沙飞舞间,感受着海岛的和谐与安宁。
杨军岗是一名美术系毕业的西安小伙。2017年,他辞掉原先的工作,毅然来到这里,开起了民宿与奶茶店。“一次偶然的机会遇见舟山,当红红的太阳从海平面落下,照亮整个天空,大海、沙滩、渔船、夕阳,这油画般的风景打动了我,那一刻,我想要扎根在这里。”
创作之初,由于缺少渔村生活经历,杨军岗便到处向当地人收集老照片,照着老照片,用油画、沙画的艺术形式描绘渔村图景,“呆久了之后,我对当地的渔民文化、习俗有了更多体会,于是开始照着自己的想法创作。”
杨军岗正在进行创作 浙江在线记者 陈天怀 摄
他在民宿的墙面上,绘制了放大版的渔民画;他还畅想,要将自己画的画印刻在奶茶店的杯子上,让每一位顾客都能欣赏到;他说,想通过这些方式让更多人了解渔民的生活和文化,同时为村庄增添一份独特魅力。
渔舟唱晚、海鸥翱翔、鱼跃浪尖……七年来,一幅幅充满生活气息的海洋景象在杨军岗的手中应运而生,一边开民宿,一边从事与绘画有关的培训和营销推广,外乡小伙彻底爱上了渔村的生活,渔村也变得越来越美。
“艺术和文化的融入总是润物细无声的,这些年,因‘村画’慕名而来的游客越来越多,村子的名气也越来越大。”杨军岗十分看好村子的发展潜力。
渔文化带动了民宿、餐饮、农产品等相关行业同步发展。如今,凉峙村有经营户75家,旅游从业人员200余人,年度户均增收6万元,从业人员人均增收4万元。村民们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发展之路。
渔民画室成打卡地
让乡村焕发生机的渔民画,最早起源于上世纪70年代中期,以凉峙村所在的衢山镇为始创地。半个世纪以来,一批批土生土长的渔家儿女先后从事业余作画,衢山渔民画的影响力逐渐在岱山各岛铺开。
不远处的东沙古渔镇上,走过长长的青石板路,一间古色古香的木屋——蔡成世渔民画工作室格外夺人眼球,屋内满墙的画作和手工艺品琳琅满目,这些渔民画内容充盈,千姿百态,呈现出渔村生活灵动鲜活的面貌,络绎不绝的游客被吸引来这里来打卡。
蔡成世正在作画 浙江在线记者 李心怡 摄
1947年出生的蔡成世,曾在渔船上当过厨师,做过船老大,后来转行开起轮渡。每班渡轮间隙,蔡成世都会铺开一张纸,把自己平时看到过的、经历过的场面画下来。时间长了,他的绘画功底越来越深厚,40多年里,他创作渔民画无数,部分作品在国内多次参加各种展览并获奖,还被国际友人珍藏。
“人到老年还放不下的,一定是喜欢。”蔡成世说,“从小就喜欢画画,和渔民画的缘分来自几十载海上生涯的积累,别人要模仿也模仿不来。”正是这双没有受过正规训练的手,握惯渔网的手,反而能更自由展现对大海的真情实感,也让渔民画更有生命力。
老蔡的画还被做成了丝巾、抱枕等文创产品,出彩又“出圈”。东沙古渔镇经济发展办公室副主任李浩杰介绍,上个月,镇上的渔民画丝巾被卖出300多条,尤其受到了国外游客的喜爱,“外国人想要在中国寻找有传统印记的东西,当他们来到海岛,富有海岛文化基因的渔民画,便成了他们的心头好。”
“只要身体允许,我会一直在这里教感兴趣的游客画渔民画,向他们展示大海的魅力,跟他们讲述这里的渔家故事,传承和发扬好家乡的渔家文化。”蔡成世的脸上挂满了笑容。
记者手记
云雾满山飘,海水绕海礁。在海岛渔村一路走,一路听,一路看,真切感受到了渔民画这个乡村IP的独特魅力与深厚底蕴。
渔村小巷里,不时能遇见正低头创作渔民画的艺术家,他们或是当地的渔民渔嫂,或是慕名而来的外界画家,共同用画笔记录着这份独特的渔家风情。每一笔都是对这片土地深沉的爱恋与致敬。这些画作,不仅装饰了渔村的每一个角落,更成为了连接乡村过去与未来,传统与现代的桥梁,令无数游客驻足欣赏。
渔村还定期会举办渔民画展览与文化节,让更多人有机会深入了解渔村的历史、习俗与艺术,促进文化的交流与传播。在这里,艺术不再是高高在上的存在,而是融入了每一个渔民的日常,成为他们表达情感、记录生活的方式。
在浙江大学中国农村发展研究院院长钱文荣教授看来,小渔村与文化艺术相结合发展出的“村画”,背后映射出的是中国渔民对多元化精神世界的不断追求。“乡村+艺术绘画,也许可以在传承民间文化、促进城乡文化交流、激发村民创新潜力、活跃农村经济发展等多个方面产生积极的化学反应,从而吸引更多人才和资源向乡村流动,为乡村文化产业发展与乡村全面振兴注入新的活力。”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