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源:浙江省机场集团
浙江在线7月18日讯(记者 祝依凡 通讯员 朱建美 鲍峰)5年,一座全新的机场在浙西南山区拔地而起。
提及丽水,绕不开一个山字,山多、山高、山险。因此,丽水市民一直期待着能新建民用机场,方便出行。
17点33分,备受期待的首架进港航班——由北京首都飞抵丽水、满载着149名旅客的CA1873次航班,稳稳停靠在指定机位,丽水机场成功迎来首架商业航班,标志着浙江第八座民用运输机场正式建成投用。
这是经过17个方案比选才定下选址的山地机场,这也是华东地区第一高边坡、高填方机场。化不可能为可能,时隔百年,寂静的丽水群山中再次飞出一只钢铁候鸟。
5年,17个选址方案
新建民用机场这件事,丽水早在上世纪七十年代就开始谋划。直到2008年,丽水机场被列入国务院批准、中国民航局公布的《全国民用机场布局规划》,选址工作也随之开启。
然而,丽水是浙江省高山最多的地区,90%以上的辖区面积是山地。而机场对自然条件的选择非常“挑剔”,一般需要建在开阔平坦的地方,高大的建筑、山体、大型通讯设施周围均不适宜机场建设。因此,有专家曾断言,在丽水找一块合适建机场的场地,近乎不可能。
“全市总共只有碧湖、松古、壶镇三大平原,属于农保区或文保区,均不能用于机场建设。那么,机场只能往山上建。”陈妙根是丽水机场建设指挥部指挥,2011年就加入了机场建设工作,在他的记忆里,从2008年到2013年,机场办一直奔波在不同的地方勘测、比选。
最初,选定的场址位于横岗村附近的山头,海拔450米,在丽水并不算高。但一测算完后,大家都傻眼了——过高的成本、过大的工程量以及诸多不确定因素,让这个方案难以推进。
通过横岗场址的分析论证,项目组的成员们也逐渐明白了机场选址的基本要领,开始捧着地形图晚上琢磨,白天勘探,相继提出了10余个备选方案。
5年,17个方案,最终在2013年9月,丽水机场南山场址获中国民航局批准,位于莲都区南明山街道上沙溪村附近,距离市中心直线距离约15公里。
“这一场址紧邻丽水市的经济开发区,实现了机场和城市的融合发展。同时,这块区域是全市地域中心、人口重心所在地,附近也有S53省道和丽龙高速公路,交通便捷,配套齐全,投资可控。”陈妙根说,机场也与周边县(市、区)紧密相连,直线距离最近的松阳、云和分别只有35.7公里、37.9公里,距离最远的庆元县直线距离也仅有112.5公里。
花小钱办大事
定了选址,新的问题接踵而来。
2020年7月4日,丽水机场主体工程破土动工。按照方案,选定场址海拔标高162米。要在山上“变”出一块平地,最重要的是解决回填沉降的问题。
碎石填筑体在自重作用下会发生持续的变形,受降雨、飞机起降冲击的影响,这一变形还会更大。“设计要求观察两个雨季的沉降,如果沉降量连续2个月小于4毫米,就认为它稳定了,可以进行道面工程。”丽水机场建设指挥部总指挥郑力平说。
当时,其他区域的沉降都已达标,唯独填方最高的区域——沙溪河段的沉降一直在5-6毫米。更不巧的是,控制沉降的一个重要外力因素是降雨,但2023年丽水碰上了罕见的贫水年,雨量较往年少降了500多毫米。
若是再等一年雨季,整个机场工程的进度就会延后一年,人力、物力成本加起来要再多花2000多万元。郑力平和指挥部成员为了加速回填区域的沉降,找了不少民航专家,最终发现了一个仅有理论、却在全国从未有人实施过的方式——用模拟人工降雨加速基础沉降。
“这个方法的理论很成熟,但风险也高,我们商量了很久后决定赌一把,万一成功了,我们就抢回了一年的工期。”说干就干,团队立刻花了50万元买下了设备,对沙溪河段开始进行模拟降雨。
图源:浙江省机场集团
一天一天,团队们惊讶地发现,3个月间喷的500毫米雨量竟真的稳定住了沉降,让数据缩小到了3毫米。郑力平笑着说:“你看,我花了小钱办成了件大事!足足省下了2000多万元呢。”
今年6月13日,丽水机场获中国民用航空局颁发运输机场使用许可证。丽水机场作为4C级军民合用支线机场,新建一条长2800米、宽45米跑道,建设1.2万平方米航站楼、8个机位站坪,能够起降波音737、空客320、国产C919等主流机型,本期可满足年旅客吞吐量100万人次、货邮吞吐量4000吨的使用需求。
山林迎新客
“我们丽水的机场要通航了,以后你可以直接买机票飞到丽水,我们企业就设在附近的空港园区,你下飞机后给我打电话,我开车过来10分钟不到就能接上你。”这两天,丽水博远科技有限公司的总经理罗彬在招呼客户时,都会带上这么一句话。
空港园区,是丽水机场的配套设施,致力于打造集智能制造、生物医药、特色半导体、创新服务于一体的现代化产业高地。目前,一期已累计落地项目23个,总投资达109亿元,罗彬的企业就是其中之一,主要从事智能车载设备制造、物联网设备制造等,属于芯片产业的下游。
图源:浙江省机场集团
在他看来,企业有了紧邻机场这一地理位置优势,今后前来考察的客户数量会增加2-3倍:“以前很多客户嫌转车麻烦就不愿意来,现在国内外客户都可以坐飞机到我们企业门口,我们出差也可以出门就上飞机,省下不少时间。”
浙江省丽水机场管理有限公司市场营销部负责人王子越介绍,目前首期航线计划开通丽水至北京、上海、深圳、贵阳等航线。其中,北京、上海航线主要服务于工商户出行需求和华侨国际中转。
当然,除了满足出行需求,机场的开通也为罗彬的企业对外发货开辟了更便捷的运输通道。以往,货物开车送至温州机场的单趟成本就要近500元,高峰期一周发2-3次,如今,家门口的机场每年可以为他省下不少钱。
根据国际民航研究机构测算,民航业的投入和产出比是1:8,1个单位的投入可以换来8倍的经济拉动效益,性价比高,见效快。这样的效益在文旅产业上,也已经露出了端倪。
图源:浙江省机场集团
叶丽芳在杭州经营了十余年的餐厅生意,2017年,她看中了丽水青山绿水间蕴藏的潜力,在莲都区的古堰画乡度假区开出了第一家民宿“驻85”。这些年来,民宿生意还不错,但“交通不便”成了不少游客入住时的口头禅。也正因此,民宿的客源总是限制在省内以及沪苏两地。
“不少北方的旅行社联系过我,但之前一直受限于高铁耗时长、班次少,几乎很难成行。现在机场开通了飞往北京的航线,景区距离机场仅20分钟车程,我想未来我们民宿也会迎来不少北方的客人,民宿入住率还能提升10%左右。”叶丽芳说。
作为丽水市打造现代综合交通体系的“最后一块拼图”,丽水机场架起了一条联通内外、跨越山海的“空中走廊”。7月18日,酷似“处州飞鸟”外形的航站楼内格外拥挤,随着首架航班的起落,丽水山林从此不再寂静。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