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原创 > 全媒体播报 正文

专利增264倍!浙江知识产权战略20年交出亮眼“答卷”

字体:
—2025—
07/29
10:43:56
2025-07-29 10:43:56 来源:浙江在线 记者 李心怡 通讯员 市闻

新闻发布会现场 浙江省市场监管局供图

  浙江在线7月29日讯(记者 李心怡 通讯员 市闻)今年是浙江省实施知识产权战略20周年。7月28日,国家知识产权局举办以“浙江打造知识产权强省,推动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为主题的新闻发布会。

  记者在会上获悉,20年来,浙江企业创新活力迸发,目前全省拥有有效专利企业数增长到15.4万家;两周前,宇树科技荣获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全球奖,是今年唯一获奖的中国企业;浙江创造能级显著提升,截至今年6月,全省有效发明专利增长264倍,达45.1万件,商标有效注册量增长30倍,达491.6万件,专利密度和商标数量均居全国前列。去年全省专利、商标质押授信金额突破5000亿元,连续五年全国第一,地理标志惠及农户13万户,相关年产值破千亿元。

  数字背后,是怎样的坚守与深耕?

  厚植创新生态

  五年间高价值发明专利总量翻番

  知识产权创新活力迸发,需要肥沃的“黑土地”。浙江5年内3次召开全省知识产权工作大会,高规格制定印发贯彻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纲要实施意见,系统编制发展路线图。省人大颁布实施知识产权综合性地方法规《浙江省知识产权保护和促进条例》,全面加强法治保障。知识产权全链条集成改革被列入省委重大改革,共计9项浙江创新做法获评知识产权强国建设典型案例,数量居全国前列。

  2022年,为激励全社会创新创造,浙江省政府设立了全国首个涵盖知识产权所有门类的知识产权奖,包括大奖2项、专利奖、商标奖、版权和其他知识产权奖合计300项,奖金总额高达3750万元。第一届共有285个单位和项目获奖,其中浙江大学、正泰集团荣获首届大奖。

  近年来,高价值专利正在逐渐成为企业创新实力的硬核标尺。为进一步提升创造质量,浙江建立了省市县三级梯次递进的高价值专利培育网,强化“高校院所+企业”协同创新,全省高价值发明专利总量突破15万件,近五年翻了一番多。

  其中,第一批省高价值专利培育项目承担单位——杭州启明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的“心血管介入治疗医疗器械高价值专利培育项目”就是典型案例。其产品“人工肺动脉瓣膜”率先在韩国、南非、俄罗斯等30多个国家上市,开创国产瓣膜出海先河,覆盖超85%患者需求。截至2024年底,累计销售额超1.8亿元,获评“中国在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发明专利十大优秀案例”。

  锻造产业引擎

  唤醒高校院所“沉睡专利”8777件

  知识产权只有用起来,才能释放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强动能”。

  这两年,浙江推动知识产权强链兴企,着力打通创新源头,首创专利公开实施制度,唤醒8777件高校和科研机构“沉睡”专利,近十分之一的实验室成果走向生产线;率先开展专利密集型产品培育,全省专利密集型产业增加值1.57万亿元,占GDP比重突破20%,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近7个百分点;做好知识产权+金融文章,2024年全省专利、商标质押授信金额达5197亿元,连续五年位居全国第一,1.17万家中小企业将知识产权变成“真金白银”。

  在数字经济浪潮奔涌的今天,数据作为新型生产要素,被誉为新时代的“新能源”。浙江于2021年在全国率先开展数据知识产权试点,成功构建起一套激励数据创新、激活数据潜能的制度体系。目前,全省数据知识产权登记量已达2.2万件,覆盖全国27个省(区、市)的企业,累计实现转化运用金额近77亿元,登记数量和转化金额均占全国七成左右。

  为了培育一批以专利产业化为成长路径的样板企业,浙江还实施“金种子”计划,聚焦人工智能、新能源等新赛道,分级分类提供“陪伴式”服务,目前已形成500家样板级、3065家成长级、11361家孵化级的“雁阵梯队”,累计提供超10万次精准服务。

  今年7月初,经“金种子”计划培育并推荐的杭州宇树科技有限公司,凭借在机器人运动控制、高性能关节电机及实时系统等核心领域的突破性创新与全球化的知识产权布局,从95个国家和地区的780多名申请者中脱颖而出,成功斩获WIPO全球奖,实现了浙江省在该奖项上零的突破,也成为本届10个全球奖获奖者中唯一的中国代表。

  护航民营发展

  海外维权为企业挽回损失4亿多元

  只有严格保护知识产权,创新才有动力。浙江聚焦民营企业知识产权快速获权需求,积极争取布局建设21家国家级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快速维权中心,专利预审领域全面覆盖“315”科创体系和“415X”产业集群。近三年来,通过向民营企业倾斜调配专利预审资源,民营企业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增幅达150%。比如,支付宝推出的“碰一下”新一代数字支付通过批量快速预审获得高价值专利组合授权,助力企业快速推进市场布局,已覆盖全球400个城市,用户数突破1亿。

  同时,浙江还聚焦民营企业知识产权快速维权需求,建立健全知识产权违法行为投诉、举报受理机制,给知识产权维权按下了“加速键”,在全省推行知识产权行政裁决简易程序,创新推出“独任审理”“先行比对”“径行裁决”等便利当事人的举措,办案周期比法定周期压减50%,企业维权不再“跑马拉松”。

  这两年,随着浙江品牌不断走向海外,民营企业也遇到了“出海易、维权难”的问题。为破解这一难题,浙江共计建成9家海外知识产权纠纷应对指导分中心、19家海外工作站,去年实现重点案件应对指导100%,为企业挽回损失4亿多元。

  此次参加新闻发布会的还有义乌市人民政府负责人,他介绍,义乌作为全球重要的小商品集散中心,始终将知识产权保护作为深化国际贸易综合改革、提升对外开放能级的关键抓手。在海外知识产权纠纷应对指导中心义乌分中心的支持下,遇到侵权纠纷时,当地企业真正做到“该出手时就出手”。

  义乌市佰美电子商务有限公司主营各类饰品,在亚马逊、速卖通等跨境电商平台均有开设网络店,经过多年市场锤炼,已经组建了成熟的创新团队,所推出的产品深受市场欢迎。而随着产品销量的持续上升,义乌市佰美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发现产品被侵权的情况日益严重,在义乌分中心指导下,佰美公司向伊利诺伊北区联邦地区法院提起诉讼,通过法律的方式进行维权,共起诉了1000多家企业,冻结600多万美金,并获赔40万美金。

  助力共同富裕

  全省地理标志专用标志惠及农户达13万户

  知识产权是缩小“三大差距”、实现共同富裕的“金扁担”。一个地理标志就能带动一方经济发展。以地理标志富农集成改革为突破口,浙江开辟了地理标志全要素保障、全方位保护、全产业链提升的富农新路径,不断推进地理标志产业与文旅、农旅产业融合发展,实现“地理标志+景区”“地理标志+农产品”“地理标志+文化”相互融合的发展格局,有效带动农民增收致富。截至去年底,全省地理标志专用标志使用主体达到4200家,形成350多个特色产业集群,惠及农户达13万户,产品溢价30%以上,年产值突破千亿元。

  逢年过节,浙江家庭餐桌上少不了的一款饮料就是“柚子汁”。其实,“常山胡柚”就是一种地理标志。这些年,常山县以“常山胡柚”为抓手,带动全县10万从业人员增收12亿元以上,地理标志品牌价值达104亿元,以“一颗果”造福一座城,绘就地标富农“新画卷”。

  无独有偶,文成县发挥生态资源丰富优势,积极运用地理标志培育特色产业。“文成杨梅”“文成糯米山药”等地理标志产品声名鹊起、远销欧美,闯出一番大天地,2024年全产业链产值分别达到10.3亿、8.5亿元。

  同时,浙江还大力推进区域农产品品牌培育。“丽水山耕”作为全国首个全区域、全品类、全产业链的地市级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连年领跑中国区域农业品牌影响力榜单。近年来,浙江省市场监督管理局(浙江省知识产权局)与丽水市政府协同加强“丽水山耕”公共品牌培育,形成了以“A标(通用标准和认证规程)+B标(产品标准)”为主要内容的品牌标准体系,组建“丽水山耕”国际认证联盟,吸收会员500余家,覆盖全市九大主导产业,形成集群效应。此外,“天目山宝”“禹上田园”“苍农一品”等一批浙江名特优品也“百花齐放”,纷纷上榜中国区域农业品牌影响力Top100榜单。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标签:知识产权责任编辑:庞舒青
融媒产品
浙江宣传
群众工作室
90早新闻
精品专题
更多资讯

今年是浙江省实施知识产权战略20周年。7月28日,国家知识产权局举办以“浙江打造知识产权强省,推动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为主题的新闻发布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