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8月14日讯(记者 李心怡)在第三个全国生态日来临之际,今天,2025年全国生态日浙江(杭州)“零碳”主场活动在杭州举行。活动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为主题,通过绿色出行、物料回收、绿电消纳等方式实现“零碳”办会,展现了浙江在绿色低碳发展中的创新实践与显著成效。
活动现场 记者 李心怡 摄
记者了解到,2025年上半年,杭州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1303亿元,同比增长5.5%,单位GDP能耗位居全国领先水平。同时,杭州森林覆盖率达65.74%,获国际湿地城市认证,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提升。
值得一提的是,杭州以国家碳达峰试点城市建设引领杭州碳达峰碳中和,率先发布实施《杭州市生态文明之都建设条例》,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积极推动杭州经济社会绿色转型。
活动现场,杭州发布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提出20年杭州市“十大典型人物”和“十大优秀案例”。“绿色织造者”许国良、“鹿爸爸”章叔岩等人物,以及下姜村、西溪湿地、杭钢地块转型等案例,生动诠释了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协同共进。
作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发源地,浙江20年来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2025年上半年,全省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5004亿元,同比增长5.8%,单位GDP能耗强度全国领先。值得关注的是,继杭州、湖州两市率先纳入首批国家碳达峰试点之后,温州苍南经济开发区今年又成功纳入第二批国家碳达峰试点,浙江“双碳”工作持续引领示范全国。
“零碳”是本次活动的显著特点。为了实现“零碳”排放,活动倡导绿色出行,通过绿色出行、物料回收等方式减少碳排放,最终产生的3.21吨碳排放由国网杭州供电公司通过捐赠绿证实现中和。
杭州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继续深化“两山”理念实践,探索更多绿色低碳发展新模式,为建设美丽中国贡献更多杭州智慧、浙江方案。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