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8月31日讯(记者 戴凯霖 通讯员 俞黎新 王琪)近日,湖州市吴兴区一名群众遭遇远程操控诈骗,警方通过精准预警和快速止付,成功保住了当事人银行卡内148万余元存款。这起案例背后,是湖州近年来纵深推进全民反诈体系建设、打造市域反诈治理样板的生动实践。
湖州警方开展市民见面宣防 湖州公安供图
当前,电信网络诈骗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面对严峻挑战,湖州自2015年成立浙江省首个反诈骗中心以来,持续创新反诈工作机制。2019年5月,当地公安推出全国首条自带保险的“2250000防诈热线”,让“转账前先问热线”成为市民习惯;2021年,更将每年2月25日确立为“反诈宣传日”,将反诈意识深植人心。
在数字化赋能方面,湖州反诈工作展现出了独特的亮点。当地不仅在全省范围内首创“反诈一哥”打防电诈一体化应用平台,还构建了“反诈指数”绩效评价体系,并创新推行“1+300”无诈单元建设模式,即由1名安全专员服务300名群众,以精准施策应对复杂多变的诈骗风险。
值得一提的是,湖州公安建立的全国首个易受骗人员库和“流量智控”预警模型,荣获全国公安机关优秀数据实战模型一等奖。在预警处置量减半的情况下,当地电信网络诈骗劝阻成功率反而提升4倍。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当地已精准预警134万人次,成功劝阻案件2万余起,挽回群众损失超5亿元。
湖州公安供图
衣裳街的“反诈馄饨”、南浔古镇的防诈口诀游船、安吉白茶包装上的警示标语……如今,反诈宣传已融入城市肌理。此外,反诈歌曲、微剧场、菜场、夜市等创新形式,让反诈知识以更鲜活的方式触达市民。
对此,湖州市公安局反诈中心负责人表示:“每下降1个百分点的发案率,就可能挽救一个家庭。我们将继续把反诈防线筑在老百姓的心坎上,让反诈工作有力度更有温度。”据统计,湖州全市电信网络诈骗发案数、案损数持续下降,打击数、破案数、追赃挽损数明显上升,反诈工作取得阶段性显著成效。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