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原创 > 全媒体播报 正文

累计审结各类知识产权案件2.4万余件 杭州知识产权法庭发布成立八周年成果

字体:
—2025—
09/08
19:53:46
2025-09-08 19:53:46 来源:浙江在线 记者 戴凯霖 实习生 周汉唐

  浙江在线9月8日讯(记者 戴凯霖 实习生 周汉唐)9月8日上午,杭州知识产权法庭召开新闻发布会,系统展示自成立八年以来的工作成果与创新举措,发布《杭州知识产权法庭审判工作情况报告(2017-2025)》及“杭州法院服务保障科技创新高质量发展知识产权审判十大典型案例”,全面呈现法庭在护航创新中的司法担当。

杭州知识产权法庭成立八周年新闻发布会活动现场 实习生 周汉唐 摄

  2017年9月,经最高人民法院批准,杭州知识产权法庭成立,集中管辖杭州、湖州、嘉兴、金华、衢州、丽水六市的技术类知识产权案件。8年来,法庭累计审结各类知识产权案件2.4万余件。伴随科技变革,杭州知识产权法庭持续聚焦技术发展前沿,成功审结多起具有国内外影响力的“首例”案件,如“数据产品商业秘密保护第一案”“微信小程序案”“数字藏品案”“虚拟数字人案”等,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杭州经验”,积极回应新质生产力发展对司法保护的新需求。

  例如,数字虚拟场景中的商标侵权应如何认定?近日,杭州知识产权法庭审结的一起标志性案件给出了答案。A公司系某知名汽车品牌在中国境内的唯一合法权利人。多家被告未经许可,擅自使用该汽车商标从事制造、销售、广告宣传,甚至以该品牌名义开展虚拟游戏联名、资金募集等商业活动。面对这起横跨现实与虚拟世界的复杂案件,合议庭反复推敲现实与数字空间的商标使用边界,最终认定:虚拟道具汽车与现实汽车在功能、用途、消费群体等方面具有显著关联,结合权利商标的知名度、被告刻意强调品牌联名等行为,足以导致相关公众混淆,构成商标侵权。判决被告停止侵权、消除影响并赔偿损失。

  在审结“生成式人工智能平台侵权案”“AI工具虚假种草案”等一批人工智能相关案件后,法庭及时提炼裁判规则,出台《关于以高水平知识产权司法服务保障杭州建设人工智能创新高地的意见》,明确六类人工智能纠纷的裁判理念,为行业健康发展提供司法指引。

  面对技术类案件带来的新型法律挑战,法庭坚持内生与外引并举,不断夯实审判专业基础。2019年,杭州知识产权法庭在全国率先引入技术调查官制度,实现专业技术事实与法律认定的精准衔接。目前,法庭已配备4名专职、43名兼职技术调查官,覆盖机械、计算机、医药、通信、化工等关键领域,为高效准确查明技术事实提供坚实支撑。

  与此同时,杭州知识产权法庭始终秉持“如我在诉”的理念,努力实现知识产权保护更严、维权成本更低、权利救济更快、侵权代价更高。依托“中国(杭州)知识产权·国际商事调解云平台”,杭州知识产权法庭整合专业调解资源,提供全链条在线解纷服务,将司法为民转化为高效便捷的数字实践。截至目前,该平台已成功调解案件1.2万余件,真正实现“纠纷化解在云端”。

  此外,发布会现场发布了“杭州法院服务保障科技创新高质量发展知识产权审判十大典型案例”,涉及侵害植物新品种权纠纷、侵害作品信息网络传播权纠纷、著作权侵权及不正当竞争纠纷、侵害发明专利权及发明专利临时保护期使用费纠纷、侵害商标权及不正当竞争纠纷、行政处罚及行政复议纠纷、为境外非法提供商业秘密等领域。

  八载耕耘,硕果累累。下一步,杭州知识产权法庭将继续秉持创新精神,继续打造更高水平的知识产权司法保护“杭州样板”。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标签:知识产权;杭州;法庭;服务保障责任编辑:马驰骋
融媒产品
浙江宣传
群众工作室
90早新闻
精品专题
更多资讯

9月8日上午,杭州知识产权法庭召开新闻发布会,系统展示自成立八年以来的工作成果与创新举措,发布《杭州知识产权法庭审判工作情况报告(2017-2025)》及“杭州法院服务保障科技创新高质量发展知识产权审判十大典型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