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原创 > 全媒体播报 正文

浙大邵逸夫医院首创“骨胶水”,3分钟黏合粉碎骨块、已有150余例受试病例

字体:
—2025—
09/09
17:36:22
2025-09-09 17:36:22 来源:浙江在线 记者 孙婧宜

  浙江在线9月9日讯(记者 孙婧宜)伤筋动骨一百天。骨折是运动系统最为常见的损伤之一。随着现代医疗技术的进步,尤其是螺钉、钢板等金属内固定物的应用,让骨折的整体预后水平已有显著提升。不过,局限仍然存在——传统金属固定方法难以实现解剖复位,固定小骨片过程不仅费时费力,难以做到严丝合缝的拼接,且易导致骨碎片在操作中丢失或被吸收,造成骨量不可逆损失。

  如今,这一临床难题迎来突破。9月9日上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召开媒体发布会,发布“骨胶水”重大自主创新,系统展示骨胶水“骨02”的临床研究成果。这意味着,这一创新生物材料有望广泛应用于大小骨折碎片的黏合固定,减少或替代传统金属内固定物的使用,为骨科领域带来颠覆性的治疗模式革新。

发布会现场 张煜欢 摄

  今年上半年因外伤导致腕部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的王先生是临床研究的受试患者之一。按照传统治疗方案,他需大切口植入钢板螺钉,不仅创伤大、存在肌腱粘连或神经损伤风险,术后一年还需要进行二次手术取出。

  “骨02”黏合技术的应用,让治疗过程变得高效且微创。浙大邵逸夫医院骨科副主任医师林贤丰介绍,治疗过程中,需要将“骨02”粉体加入输送器,再与液相注射器连接,反复推送均质混匀,而后注射至骨折断面,2-3分钟即可黏合固定。在王先生的手术中,团队通过一个2-3厘米的微创切口注入“骨胶水”材料,3分钟内即完成了粉碎骨块的精准黏合与固定。

  术后3个月,浙大邵逸夫医院对王先生进行了随访。结果显示,骨折愈合良好,无并发症,腕关节功能完全恢复。

桡骨远端骨折通过“骨02”治疗病例 浙大邵逸夫医院供图

  高效便捷的治疗技术背后是近十年的攻坚克难。2016年,还是住院医师的林贤丰观察到,即便是经验丰富的资深专家,也需要在术中耗费数个小时来固定碎骨片,效果却常不尽如人意。结合亲身体会和基础研究积累,他下定决心要带领团队投身骨胶水的研发,然而最初几年却一直未能取得实质性进展,研究一度陷入停滞。

  转机出现在林贤丰回家乡温州探亲时,他无意间看到跨海大桥底部密密麻麻附着了一层牡蛎。“既然牡蛎能在海水中粘得牢固,那么能否在人体湿性环境中创造类似的可能性?”这个想法开启了团队的研发之路,历经50余种配方迭代、数百次测试优化,结合大量的实验,最终成功研发出“骨02”。

  实验证实,“骨02”在性能与安全性上均表现优异。它的最大黏合拉力可达400多斤,剪切强度(材料在剪切力作用下发生破坏前所能承受的最大应力,反映材料抵抗剪切滑动的能力)约为0.5Mpa(兆帕,压强和应力的单位),抗压强度约为10Mpa,具有替代金属内固定物的强大潜力,可降低金属异物反应和感染风险。

  此外,“骨02”还突破了传统骨黏合材料生物安全性和血液环境中粘合力的两大瓶颈。在血液浸润的湿性生理环境下,“骨02”实现2-3分钟即时、强效黏合。材料可完全生物降解,约6个月后随骨愈合而自然吸收,免除传统手术需二次手术之苦。

“骨02”产品套件 浙大邵逸夫医院供图

  浙大邵逸夫医院骨科主任、主任医师范顺武表示,“骨02”的临床价值已在浙大二院、上海六院等国内多家权威医疗机构150余例受试病例中得到验证,均展现出良好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各项指标均达到预设标准。

  “骨胶水几乎适用于全身所有部位、各种尺寸的骨折修复,尤其是传统器械难以固定的微小碎骨,将来有望用于国防战事、灾害救援等特殊场景下的骨折紧急救治。”林贤丰透露,“骨02”的所有原材料均是自主研发,主要是天然的钙磷成分以及人体有机元素,未来价格上也会比较亲民。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标签:邵逸夫;骨折责任编辑:徐茜茜
融媒产品
浙江宣传
群众工作室
90早新闻
精品专题
更多资讯

伤筋动骨一百天。骨折是运动系统最为常见的损伤之一。随着现代医疗技术的进步,尤其是螺钉、钢板等金属内固定物的应用,让骨折的整体预后水平已有显著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