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9月12日讯(记者 陈雷 通讯员 钱铸锴)地处东海之滨,宁波象山县三面环海、两港相拥,不仅坐拥全国四大渔港之一的“石浦港”,还拥有集散枢纽“中国水产城”,是一座底蕴深厚的“千年渔港城”,海洋渔文化源远流长、内涵丰富。
9月16日,第二十八届中国(象山)开渔节开船仪式即将在象山石浦镇启动,标志着秋季捕捞盛大开幕。自1998年以来,这一海洋民俗文化庆典连续举办,已成为具有广泛影响力和深厚渔文化底蕴的海洋盛事。
今年8月初“小开渔”后,轻型渔船可出海进行小范围捕捞,而在9月的“大开渔”启动后,出海捕捞便全面铺开。这几日,象山君源食品有限公司正开足马力加快生产。码头上,一艘艘满载渔获的渔船正在紧张卸货,运输车辆穿梭于港口与工厂之间,呈现出一派繁忙景象。在经历原料验收、加工等程序后,这些来自大海的美味将摇身变成各类水产制品,通过出口申报及海关查验放行,陆续出口至韩国、印尼、越南、欧盟等国家和地区。
“开渔节是我们象山独具特色的海洋庆典活动,国外客商都会在开渔节后大幅增加订单,因此我们公司每年也会在开渔节前后扩大生产出口,打响我们本地的品牌。”公司总经理葛忠炜说。
象山君源食品有限公司是象山县水产品出口的代表企业之一,但近两年受国际经贸摩擦和汇率波动等影响,公司经营一度承压。在外部环境不利的局面下,君源食品积极调整出口策略,通过开拓新兴市场,实现出口逆势增长。
“我们把目光瞄准了东南亚和非洲等新市场,但是水产品出口要求严格,很多国家需要获得对外推荐注册,才能实现顺利出口。”葛忠炜说。为帮助企业开拓国际市场,宁波海关所属象山海关出台“推优出海”帮扶举措,大力推动出口水产品生产企业对外注册推荐工作。
“我们根据企业需求量身定制‘一企一策’帮扶方案,系统梳理欧盟、日韩、东南亚等重点市场法规标准,推动企业建立健全质量安全管理体系,为全面提升企业自检自控能力和生产管理水平打牢基础。目前,象山辖区出口水产品企业已获对欧盟、韩国等国家和地区注册48家次,占宁波地区的50%。”象山海关监管二科副科长闫起瑞说。
宁波海关所属象山海关关员对出口水产罐头进行感官检验 林燕 摄
在象山海关的帮助下,君源食品成功打开销路,今年前8个月,公司出口总额突破2.3亿元,较去年同期实现跨越式提升。
“今年以来,新的市场出口份额达到了约80%。除了东南亚和非洲注册申请已完成,欧盟注册也已向海关报备意向。我们希望成功拿下这个市场的准入资质,让我们的产品真正走向全世界。”葛忠炜说。
除了开拓新市场,产品研发与创新也成为象山水产企业持续增长的重要动力。
在宁波甬洋食品有限公司的冻煮金枪鱼柳车间内,透过明净的玻璃窗,完整的产品加工程序清晰可见——新鲜原料经处理变成整齐的鱼柳,沿传送带依次打包。
“这类鱼柳产品是我们新推出的品类之一,经过杀鱼、摆盘、蒸煮、去头去皮、取肉、装袋、称重、包装等10余道工序,彻底去刺,适用于制作金枪鱼罐头,尤其适合老人与儿童食用,也是健身减脂人群理想的优质蛋白来源,目前市场反响热烈。”企业法人奚忠明介绍。此外,甬洋食品还推出了木鱼花、鲣鱼精等新型休闲食品。
宁波海关所属象山海关关员对水产品生产开展日常监督 林燕 摄
“国内外日料店常用的汤底,以及章鱼小丸子表面的辅料,正是这类木鱼花和鲣鱼精。其生产工艺涉及特定木材烟熏,并需精准控制温度与时间。在宁波乃至全国,从事该品类生产的企业很少,我们便是其中之一。我们还生产鱼类宠物饲料出口韩国,目前销量也较为可观。”奚忠明补充道。
多元的产品线为甬洋食品带来了显著收益。今年前8个月,公司出口水产品3600万元,同比增长42%。
为保障出口水产品质量安全,象山海关综合运用管理核查、日常监督检查与现场查验等手段,严守食品安全底线。同时推行预约查检、随报随检等便利化措施,依托“云签发”模式出具检验检疫证书,实现水产品快速通关。据统计,今年1-8月,象山出口水产品6.6万吨,货值9.36亿元,同比分别增长99%和44%。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