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9月17日讯(记者 陈雷)9月17日,第十届“创客中国”浙江赛区暨“浙江好项目”中小企业创新创业大赛总决赛及颁奖仪式在绍兴举行。本届大赛以“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配置资金链,培育人才链”为主题,聚焦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新一代信息技术和高端装备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重点面向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和创新创业团队开展创新创业项目比拼。
大赛从6月启动以来,共征集参赛项目2598个(不含宁波),先后举办115场赛事活动,经过3个多月的层层选拔和激烈角逐,共有22个企业组项目和8个创业组项目脱颖而出,站上总决赛舞台进行项目路演。
总决赛现场 记者 陈雷 摄
总决赛现场,来自杭州源囊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天然来源再生修复材料的医用产业化” 项目和杭州新川新材料有限公司的“电子专用高端超细金属粉末国产化” 项目赢得本次大赛企业组一等奖,来自杭州翰亚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的“高端半导体光刻胶核心树脂产业化” 项目获得创业组一等奖。此外,大赛还评选出企业组二等奖项目6个、三等奖项目14个,以及创业组二等奖项目3个、三等奖项目4个。
一等奖获奖项目 省经信厅供图
据悉,大赛获胜项目将获得包括享受企业培育绿色通道、浙商银行专项授信贷款支持、小微园区入驻特殊政策等在内的“政策大礼包”。大赛组委会还将择优推荐16个项目参加“创客中国”全国总决赛的角逐。
“这次比赛我们主要关注项目的技术创新性、产业化能力和团队构成。“赛事评审专家之一陈斌介绍,与去年相比,今年参赛项目多聚焦在智能制造与新材料领域,项目分布区域较为均衡,多数项目具备较强的产业化基础与创新实力。
“我们企业还在早期阶段,期待后续产品应用在更多领域,因此希望借助大赛来推进融资与合作,加速产品的产业化布局。”杭州源囊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项目此次摘得企业组一等奖,现场,公司总经理杨丹展示了团队研发的两款天然来源再生修复材料:猪来源骨修复材料和骨胶水。
“骨修复材料主要用于四肢的骨修复,它解决了物种间的免疫排斥问题,可安全替代同种人体骨,有效解决了我国人体骨植骨材料来源匮乏的难题。”她介绍,另一款骨胶水则可用于粉碎性骨折、脊柱等手术的修复,其能在血液浸润的湿性环境下实现即时、强效黏合,并在3-6个月后随骨愈合自然吸收,替代了传统骨科手术中的钢板与螺钉内固定方式,实现真正的“无痕”修复。
骨胶水 记者 陈雷 摄
自2016年开赛以来,“创客中国”浙江赛区暨“浙江好项目”中小企业创新创业大赛已连续举办10届,是浙江创新创业的一项重要赛事,也是工信部“创客中国”大赛的重要组成部分。多年来,大赛立足浙江产业发展实际,既是浙江挖掘新质生产力、扶持优质中小微企业发展的重要举措,也是聚力打造高水平创新型省份、持续擦亮“浙江创造”金名片的具体实践。
“本届大赛涌现出许多新兴赛道与创新项目,入围项目涵盖高端装备、新材料、新能源等多个前沿领域,项目质量很高,我们希望以大赛为重要抓手,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省经信厅有关负责人介绍。历年来,省经信厅以办赛为载体,打造中小微企业培育和项目孵化的平台,累计服务参赛项目12000多个,促成1062个项目落地,促成投融资70.11亿元,帮助企业获取银行授信210.14亿元,1168家参赛企业成长为省级专精特新企业,328家参赛企业成长为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