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痛心了!一位刚吹灭18岁生日蜡烛的大一女生,生命竟在成年的第一天戛然而止。
9月27日晚,华南理工大学广州大学城校区宿舍区发生一起严重车祸。一辆蓝色宝马X3在校区D4教师宿舍和C3学生宿舍中间路段撞倒两名学生,造成1死1伤。
遇难女生是学校电气类专业大一新生,广西人。据同学透露,她性格很好,开朗大方,事发当天,她刚与室友分享完生日蛋糕,下楼去扔垃圾,没想到本以为如此的寻常举动,却成了她生命中的最后一程。
而根据警方通报,肇事司机为金某,是该校艺术学院的一名舞蹈系教师,目前已排除了酒驾和毒驾的嫌疑,案件正在进一步调查。
熟悉这条路的学生都知道,这是通往宿舍和生活区的必经之路,平时很少有车经过,可就在这片学生认为最熟悉、最安全的区域,却发生了如此悲剧。事故现场,车头严重变形,路边设施损毁,场面触目惊心。
说到这里,我们不禁要问一句,在理应最安全的校园里,怎么会发生如此致命的交通事故?这车速到底是有多快?
现场的多名学生说,这辆轿车接近80迈,在校园内就像失控一样飞奔。金某作为学校老师,理应对校内的限速规定了如指掌,但他却反其道而行之,这是不能容忍的。
其次,我们也要问问,学校宿舍楼下的道路设计是否合理?校内限速规定是否得到严格执行?学校的机动车安全监管是否存在漏洞?这些问号,都需要校方给出清晰、透明的答复。
随着高校规模扩大,校园日益成为一个“小社会”,车辆越来越多,人员构成越来越复杂。然而许多学校的管理思维却未能同步升级,对校园交通的管理,常常是“不出事就放任,出了事才严管”的模式,缺乏常态化、精细化、智能化的长效机制。例如,能否通过技术手段在生活区、教学区实现更严格的分时段限行或禁行?能否建立对所有校内行驶车辆的常态化监督和考评机制?
亡羊补牢,为时未晚,但代价过于沉重。我们哀悼18岁生命的逝去,更期盼血的教训能真正换来校园安全管理的实质性进步。校方有责任立即开展全校范围的交通安全大排查。同时,我们期待一个公开透明的事故调查和处理结果,来回应师生和社会的关切。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