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9月30日讯(记者 李心怡 通讯员 任倩影)9月29日,2025年第六届“浙江特色伴手礼”线下评测活动在杭州举办。本届活动吸引了来自全省959家企业,共计1191件产品积极报名参与。经过多轮严格筛选,共有92件产品脱颖而出,进入决选时刻。综合线上线下评测结果,最终将有60件产品进入2025年“浙江特色伴手礼”名录。
评测现场,评测团围绕“地域感强、品质感高、放心消费、文化感强、性价比高、便捷性好”六个维度,对入围线下评测的92件产品进行现场打分。
科技产品惊艳亮相
重塑消费新体验
随时随地沉浸式观影,脑机技术助力安眠?评测活动现场,来自浙江的多款“黑科技”产品集中亮相,吸引了众人目光,展现出浙江在科技创新领域的强劲实力。
浙江强脑科技有限公司的深海豚(Easleep)脑机智能安睡仪,将脑机接口技术与睡眠场景深度结合,采用CES物理助眠+多重声波助眠+3D立体遮光眼罩一体化助眠方案,为用户提供更科学、更安心的睡眠改善体验。
杭州灵伴科技有限公司的AR Lite空间计算套装,眼镜本体仅重75克,轻巧便携,支持0-600度近视调节,5000mAh大电池超长续航,可实现等效6米远的300吋虚拟巨幕,为用户带来前所未有的交互体验。
当尖端科技融入日常消费场景,“浙”里诞生的科技创新产品,正悄然改变人们的消费方式,推动消费体验升级,不断重新定义未来的生活图景。
非遗技艺跨界融合
引领消费新潮流
当传承千年的非遗技艺融入当代生活,会焕发出怎样的生机?不少企业通过创新实践给出了精彩答案。
龙游凤姿服饰有限公司的旗袍手工非遗盘扣,将千年竹编技艺与传统盘扣工艺相融合,让龙游的竹影云踪随盘扣流转,成为可佩戴的城市文化符号。
温州市龙湾沙城之华银光工艺美术室的作品《荷之韵》,传承玻璃银光刻这一濒危省级非遗项目,在澄澈如水的玻璃背面刻制出细腻入微的线条,展现荷花的优雅与纯洁。
浙江古婺窑火陶瓷文化有限公司的“四时长”香氛茶具套装,融茶道、香道与四季哲思于一体,在茶香光影中传递东方美学。
龙泉市孙坑窑瓷庄的《瓷韵铜香》咖啡具,以万年松为设计灵感,纯铜手工打制的咖啡壶与青瓷咖啡杯相映成趣,为咖啡时光注入了复古典雅的气息。
这些产品不仅体现了浙江深厚的文化底蕴,更展现了传统技艺与现代生活跨界融合的无限可能,为消费市场带来更具文化感和体验感的新选择。
传统美食创新演绎
传递消费新“食”尚
嵊州小笼包、临安山核桃仁、玉环敲鱼皮馄饨、西湖藕粉、台州姜汤面、湖州丁莲芳千张包、安吉白茶……评测现场汇聚了来自浙江各地的特色美食,令人垂涎欲滴。
本次参选的食品不仅富有地域特色,还融合了创新设计与文化内涵。三关六码头(宁波)企业管理有限公司的“品甬味、听甬韵、享甬情”风味礼盒,将宁波传统曲艺说唱与老底子美食巧妙结合,以乡音乡味唤醒文化记忆。浙江泰叶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的泰之叶顺茶活字,创新融合瑞安木活字印刷术与泰顺制茶技艺,茶饼上印有16个不同的“顺”字,传达四季顺遂的美好寓意。
健康理念也深度融入现代食品研发中。杭州方回春堂集团有限公司的酸枣仁睡前膏,甄选8味草本食材浓缩熬制,不含香精、色素、防腐剂,传递自然饮养的健康理念。浙江海力生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海力生鱼油凝胶糖果,则以东海凤尾鱼体油与肝油为核心原料,延续渔民世代的海产滋补智慧,运用现代技术打造海洋健康食品。
浙江省消保委相关负责人表示,“浙江特色伴手礼”评测就如同一扇窗口,让消费者真切感受到“浙江制造”的卓越品质、科技创新的前沿引领、非遗技艺的匠心传承与古今文化的精彩交融。
未来,“浙江特色伴手礼”将继续作为展示浙江地域文化、风土人情、产业特色和工匠精神的“移动金名片”,向世界讲述“浙江故事”。
最终哪些产品能够突破重围,成功入选2025年“浙江特色伴手礼”名录,让我们拭目以待。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