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原创 > 全媒体播报 正文

微观浙江·我眼中的“十四五”丨把论文写在产业一线,科技型企业家为石墨烯找到用武之地

字体:
—2025—
10/29
10:37:08
2025-10-29 10:37:08 来源:浙江在线 记者 汪雨晨

  编者按: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五年来,浙江经济总量连续跨越7万亿、8万亿、9万亿。五年间,浙江先行探索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成功举办杭州第19届亚运会、第五届世界生物圈保护区大会,杭州西站等重大基础设施陆续建成,杭州“六小龙”等一批创新型企业接连涌现,《黑神话:悟空》成为全球现象级“爆款”……

  星光璀璨夺目耀眼,凡人微光直抵人心。之江潮涌的每个高光瞬间,皆由万千星火汇聚而成。“十四五”规划收官之际,浙江在线推出特别策划《微观浙江·我眼中的“十四五”》,把目光望向我们的身边人,讲述我们的身边事,勾勒五年来的焕新与蝶变。

  “十四五”成绩单

  “十四五”期间,浙江锚定全面建成高水平创新型省份,努力在以科技创新塑造发展新优势上走在前列,新质生产力焕发新动能。区域创新能力提升至全国第4,涌现出杭州“六小龙”等一批创新型企业,人工智能创新发展受到国内外瞩目。全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占规上工业比重达到1/3,培育形成现代纺织与服装、绿色石化、高端软件、智能物联、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等5大万亿级产业集群。数据显示,截至9月26日,浙江已有高新企业4.7万家、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233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801家,比“十三五”末分别增加2.5万家、119家、1331家。

  浙江在线10月29日讯(记者 汪雨晨)从抗菌抑菌的袜子、内衣,到让手机和卫星“冷静”工作的高效散热膜,被视为“未来材料”的石墨烯,正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在日常生活与尖端科技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在这条科创之路上,与石墨烯一起迈出实验室的,还有科学家。他们投身市场,化身企业家,将前沿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并创造商业价值。浙江大学求是特聘教授、杭州高烯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高超正是其中的典型代表。作为一个科技型创业者,高超在石墨烯领域已经深耕十多年。2016年,他带领团队“走出”实验室,在杭州创立高烯科技,“石墨烯来源于石墨,而中国是石墨资源大国,如果让这样的前沿材料仅停留在论文阶段,太可惜了。”高超立志让中国丰富的石墨资源“不止于论文”。

  创业之初,高超和团队面临着一个世界级难题:如何大规模制备高质量的单层氧化石墨烯?他们创新提出“蜂窝插层氧化法”,历经3年攻关,终于在2019年建成了全球首条,也是目前唯一通过国际认证的单层氧化石墨烯十吨级生产线,单层率达99%以上,标志着石墨烯粉体进入单碳原子层时代,石墨烯产业及下游应用进入快车道。

  有了好原料,接下来就是找“用武之地”。“新材料研发如同摸着石头过河。”高超介绍,团队将目光率先投向纺织领域,“石墨烯有抗菌抑菌的功能,把石墨烯像加味精一样,按千分之一的量加到纤维里,普通布就变成了‘科技布’。”如今,采用石墨烯复合纤维制成的袜子已成为公司的明星产品。

石墨烯袜子 记者 汪雨晨 摄

  作为高烯科技首个实现规模化应用的产品,石墨烯复合纤维集抗菌抑菌、抗紫外、抑螨等六大功能于一身,并荣获被誉为“石墨烯奥斯卡”的2021年度全球最佳石墨烯产品创新奖。借助产品研发生产的经验,高烯科技不断推动相关标准的制定。2022年,中国化纤协会组织、高烯科技牵头制定了行业首个石墨烯纤维定性检测标准。2023年,高烯科技协助中国化纤协会制定了中国石墨烯多功能复合纤维的终端标识和吊牌,推动石墨烯复合纤维的市场逐步走向标准化、标识化、吊牌化及规范化。

  更让团队骄傲的,是那条“不走寻常路”的碳纤维。“70年来,全球碳纤维产业始终依赖石油路线,即从石油衍生高分子或沥青再制备碳纤维。”高超介绍,高烯科技开创了由石墨到石墨烯,再到石墨烯基碳纤维的全新产品技术路线,产品可应用于航天热控、芯片散热等尖端领域。

石墨烯制品 记者 汪雨晨 摄

  如今的高烯科技已构建起成熟的“122”产业体系,即1个核心原料、2根纤维、2张膜。“这个体系以单层氧化石墨烯为核心原料,就像一棵大树的根,滋养着两根茁壮的主枝干。一根是石墨烯复合纤维和石墨烯基碳纤维,另一根是石墨烯发热膜和石墨烯散热膜。这个完整的产业布局,让石墨烯从日常穿着的科技衣物,走向了保障卫星稳定运行的高效散热组件,既能‘脚踏实地’,又能‘仰望星空’。”高超介绍,公司自主研发的“高通量酷冷模组”等效导热率较传统材料提升100%-200%,已成功应用于多款卫星、航天器和高端成像系统,实现散热结构减重43%、温差降低73%,散热性能提升三倍以上。

  2025年,高烯科技凭借“基于石墨烯的轻质高效散热材料开发与应用”项目,在军民两用技术创新应用大赛中荣获优胜奖,充分展现了技术的跨领域应用价值。“浙江的支持不仅体现在资金,更在于真诚的态度。这是政府在向全社会传递一个信号——科学家创业,是条走得通的路。”高超也因卓越贡献荣获2025年度浙江省科学企业家称号,成为浙江“企业家+科学家”协同创新模式的生动实践。

  回望发展之路,从实验室样品到日常衣物,再到航天组件,企业的发展步伐,与浙江科技创新的浪潮同频共振。“新材料产业化道路漫长,通常需15至20年,”高超坦言,这条攻坚之路充满荆棘,但好在这片土地上既有阳光雨露,亦有关怀呵护。《浙江省科技创新发展“十四五”规划》明确“加快建设高水平创新型省份和科技强省”的战略目标。此外,“315”科技创新体系、“尖兵”“领雁”研发攻关计划、“高校+平台+企业+产业链”结对合作机制……一系列政策措施出台,浙江不断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

  截至目前,高烯科技已拥有260多项国内外专利,并牵头制定氧化石墨烯国际标准。高超表示,公司正将目光投向脑机接口等更前沿的领域,继续探索石墨烯的无限可能,“期待下一个五年,石墨烯的新样态。”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标签:微观浙江责任编辑:江小来
融媒产品
浙江宣传
群众工作室
90早新闻
精品专题
更多资讯

从抗菌抑菌的袜子、内衣,到让手机和卫星“冷静”工作的高效散热膜,被视为“未来材料”的石墨烯,正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在日常生活与尖端科技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