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10月31日讯(通讯员 刘爽 何忆星 王新长 记者 陈雷)10月31日清晨,MSCELANA轮在宁波舟山港穿山港区完成5000立方的液化天然气(LNG)加注后,缓缓驶离泊位,标志着今年宁波舟山港液化天然气国际航行船舶加注量突破20万方,稳居全国前三,为宁波舟山港打造全球保税船燃加注中心迈出坚实步伐。

液化天然气加注船缓缓靠向待加注的国际航行船舶 吴梦凯 摄
保税船燃供应能力是衡量港口配套服务竞争力的重要指标。近年来,受国际对航运业碳排放限制影响,液化天然气、甲醇等绿色能源船舶大量投用,相关加注需求蓬勃增长。自2023年6月宁波舟山港梅山港区完成对达飞联合轮首票保税液化天然气加注以来,加注量从每年3万余立方米迅速扩展到今年1-10月的20万立方米。
2024年11月,商务部、浙江省人民政府制定《中国(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大宗商品资源配置枢纽建设方案》,计划到2030年,打造具有区域竞争力和国际影响力的大宗商品资源配置枢纽。宁波北仑区具有浙江省内最大的液化天然气储运设施,在存储、转运、转口贸易等方面具有天然优势,在国际航行船舶加注方面潜力巨大。
宁波海关所属北仑海关围绕区域特色,深入开展调研,采取了一系列支持举措。支持将加注区域范围从梅山港区拓展到北仑穿山港区;探索开展“多票集中申报、一次返装、港内连续加注”业务,企业可以集中申报多票出仓保税液化天然气、一次返装至加注中转船,在同一港区内不出港连续为多艘国际航行船舶进行加注,加注效率提升100%;针对国际航行船舶停靠时间窗口短,易受天气影响,加注审批时效性要求高等不利因素,开展船舶加注“先供船、后报关”模式,相比传统“先报关、后供货”模式,国际航行船舶靠泊后即可直接进行加注,加注完成后再行报关,有效提升作业时效性。
“与去年同期相比,我们保税液化天然气船舶加注量增长了10倍,达到了20万方这一里程碑式成绩。在海关的政策加持下,我们更有信心积极与船公司接洽,争取今年还能有更大的突破。”中海油浙江新能源有限公司业务部经理陈邦奎说。
“打造全球保税船燃加注中心是贯彻落实国家扩大开放战略的重要举措,宁波海关所属北仑海关将深入推进智慧海关建设和‘智关强国’行动,围绕区域经济发展要求,持续深化口岸通关便利化,助力包括液化天然气在内的船燃加注业务持续增长。”北仑海关有关负责人介绍。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