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原创 > 全媒体播报 正文

浙江秋收进度过半 科技赋能粮满仓

字体:
—2025—
11/03
16:56:04
2025-11-03 16:56:04 来源:浙江在线 通讯员 丁佳味 记者 汪雨晨

  浙江在线11月3日讯(通讯员 丁佳味 记者 汪雨晨)金秋的之江大地,稻谷翻金浪,收割机轰鸣,浙江秋收大幕从南到北梯次推进。

  这段时间,温州市31.9万亩连作晚稻进入收割期。永嘉县乌牛街道仁浦村的省级水稻绿色高产攻关示范方里,金灿灿的稻穗压弯稻秆,收割机穿梭田间,谷粒簌簌落入粮仓。经测产,该基地双季稻亩产达1390公斤,其中晚稻平均亩产757公斤,刷新永嘉县双季稻产量纪录。

种粮大户马建德捧着饱满的谷粒笑得眉眼弯弯,“从育秧到施肥,农技员全程指导,我原本目标1300公斤,没想到超了这么多!”永嘉县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副主任周建武介绍,高产得益于种植的晚稻品种“春诚优887”抗倒伏、高结实率和机插增产的优势,加上今年生长季温度适宜、光照充足,再结合精准水肥管理和病虫害防治,为水稻高产创造了有力条件。

图源省农业农村厅

  在衢州市衢江区全旺镇全旺畈粮食生产功能区里,几台大型联合收割机来回穿梭,收割、脱粒、碎秆、装车一气呵成,粉碎的秸秆撒回田间,成了冬种的天然有机肥。“今年亩产突破500公斤,比去年多两成。”衢江区水龙家庭农场负责人涂育文蹲在田埂上,拨弄着刚脱粒的稻谷说,他家300多亩农田全程靠科技“撑腰”:工厂化育秧保苗齐,机械化插秧提单产,无人机植保减农药,精准灌溉和侧深施肥还省了水和肥,既养地又增产。

近年来,衢江区通过大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普及农业社会化服务、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等一系列举措,让农户种粮底气更足。

图源省农业农村厅

  在丽水市庆元县粮食储备库,连日来,运粮车络绎不绝,工作人员穿梭其间,有条不紊地完成扦样、检测、称重等流程,对稻谷进行“全面体检”。“现在是售粮高峰期,每一批稻谷入库前都要经过检测,只有质量检测合格的稻谷才能入仓。”工作人员周燕君介绍。“今年中晚稻订单收购任务3300吨,截至目前,已收购入库2090吨。”庆元县粮食收储有限公司总经理刘应平说。据悉,今年丽水计划收获晚稻面积57.82万亩,目前已收获晚稻面积55.06万亩,收获进度95.23%,其中机收47.16万亩,效率拉满。

  据了解,截至10月30日,全省晚稻收割已近五成,其中单季晚稻已收割357万亩,进度约55%;连作晚稻收割21.6万亩,进度约12%,从目前情况来看,全省晚稻收割进展顺利。全省投入农机20760台,其中收割机5708台、烘干机8197台,累计烘干稻谷138.18万吨,有效保障“应收尽收、颗粒归仓”。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标签:秋收;科技责任编辑:陈鼎坤
融媒产品
浙江宣传
群众工作室
90早新闻
精品专题
更多资讯

金秋的之江大地,稻谷翻金浪,收割机轰鸣,浙江秋收大幕从南到北梯次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