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原创 > 全媒体播报 正文

从产品上新到产业“焕新”,浙江这个市场“暖流”涌动

字体:
—2025—
11/04
15:27:09
2025-11-04 15:27:09 来源:浙江在线 记者 陈雷

  浙江在线11月4日讯(记者 陈雷)步入11月,寒意渐起,冬衣市场逐步“热”了起来。作为全国最大的羊毛衫集散中心,嘉兴桐乡濮院也迎来一年中繁忙的产销旺季。数据显示,1-10月,濮院羊毛衫市场交易额达1079.96亿元,同比上升6.67%,展现出充沛的消费活力与发展动能。

  近日,记者实地走访濮院镇,在轰鸣的生产车间与流动的订单中,感受这股扑面而来的“暖经济”浪潮。

  “暖经济”持续升温

  濮院毛衫进入紧张交货期

  白色大衣、淡黄色小香风外套、灰色针织背心……日前,走进佰富服装科技(浙江)股份有限公司的展厅,银色的金属架上挂满了今冬新款样衣。随着气温持续走低,除了此前已下好订单的客户,来现场选款、洽谈的客户也明显增多。

佰富服装展厅 记者 陈雷 摄

  “这个季节市场客流量明显旺起来了,各地客户都陆续来下单、补货,像这种拉绒款大衣,今年很受市场青睐。”穿梭在展厅内,佰富服装董事长周碎国指着眼前的新款羊绒大衣介绍。

  作为一家扎根濮院、专注高端女装的服装企业,佰富的产品覆盖羊毛(绒)大衣、西服、小香风外套等多个类目,年产量在20万件左右。眼下,公司正迎来集中出货的关键期。

  “往年10到11月是产销高峰,但受前期气温偏高的影响,今年整体出货节奏有所延后。”周碎国介绍,为应对订单高峰,目前公司所有生产线已“火力全开”,工人加班加点、全力赶工,以保障订单如期交付。“像这类羊毛大衣和外套,现在我们月产约3万件,预计这轮出货热潮最少要持续到12月。”他透露,从市场反馈来看,今年公司年产值有望同比增长20%。

  同样忙碌的场景,也出现在岛合服饰(浙江)有限公司。在公司的智能生产车间,近300台“一体成型电脑横机”高速运转,随着纱线在针床间飞速穿梭,一件基础款的羊毛衫逐渐“生长”成型:从衣身到两袖,羊毛衫全程无缝编织,一气呵成。

岛合服饰生产车间 陈建钟 摄

  “这套设备就像服装界的‘3D打印机’,我们提前设置好编程并上纱后,机器就能自动织出完整的毛衫,不需要缝合。”公司销售经理张轶群介绍,借助该自动化系统,工作人员可实现一人操作10-15台设备,大幅提升了生产效率,有力支撑了出货高峰期的生产任务。

  “从10月开始,我们的出货量就骤增,最近出货量相比8月翻了2.5倍。”张轶群透露,公司主打无缝针织羊绒与羊毛产品,业务覆盖多个品牌及电商平台,其中内销占比达80%。为应对订单高峰,公司已提前备好约50万件货品,但部分畅销款式仍迅速脱销,等待车间生产补货。“我们现在交货期非常紧张,下午全公司人员都投入到包装环节,有时一个爆款单日就能报出两三千件,我们必须加急包装处理、尽快发出。”据悉,目前公司订单已排至12月中旬。

  这股由“降温”带来的出货热潮,正在濮院更多企业间涌动。在以“一线成衣”闻名的嘉兴市蒂维时装有限公司,设计、生产与质检各环节紧密衔接,全员开足马力,与订单赛跑。“去年我们出口额是200多万美元,今年截至目前已经突破了700万美元。”公司总经理沈卫国介绍,今年前9个月企业销售额超1亿元,同比增长12%,当前订单已排至年底,增长势头持续强劲。

  “创新因子”加速涌动

  传统产业迎来多维“焕新”

  作为“毛衫重镇”,濮院拥有完善的毛衫产业链,包揽了全国约70%的羊毛衫批发业务。据统计,每年有近7亿件毛衫从这里发往全球20多个国家和地区,全国每10件毛衫有7件出自濮院。而濮院羊毛衫市场成交额也连续6年超千亿元,其中2024年市场成交额超1300亿元。

  产业能级持续跃升的背后,一个新的发展命题随之浮现:面对消费升级与技术迭代的双重浪潮,企业如何锻造并保持核心竞争力?近年来,一场场关乎未来的产业“焕新”大幕,已然在此拉开。

  “原来濮院主要生产羊毛衫,现在慢慢拓展到了羊绒衫,产品品类、功能也慢慢丰富起来。”在濮院深耕服装行业20余年的周碎国,见证着濮院从“单一类”毛衫向“全品类”服饰的跨越发展。在他看来,市场的蓬勃活力不仅在于增长的订单数,更在于对消费需求变化趋势的深刻把握与快速响应。“像现在年轻化、个性化已成为我们业内的主流趋势,‘年轻’不仅是年龄的概念,更是一种风格与态度,我们要通过色系、版型与整体设计,去回应消费者的需求。”

佰富生产车间 受访者供图

  为精准捕捉市场脉动,近年来,佰富服饰持续加大研发投入,以技术、产品升级,驱动企业竞争力从“制造”向“创造”延伸。“在设计端,我们引入了AI辅助系统,能够基于基础款式快速生成多样化的设计变体,大幅缩短了开发周期。”周碎国介绍,以往设计师完成一个款式需要两到三天,如今借助AI,一天即可产出五款,年设计款式达到上千个。

  发力产品之外,今年,公司还对线下80余平方米的展厅进行了升级,主推自有高端品牌“1451高定”。“公司要想实现长远发展,必须建立自主品牌。”周碎国透露,未来将重点推广自有品牌,以此在市场竞争中建立起自己的“护城河”。

  从“产品驱动”到“品牌引领”的路径探索,也正是当下濮院产业升级的一个缩影。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发力产品研发、拓展使用场景,已成为濮院企业的共同方向。

  你能想象吗?过去作为冬日“标配”的羊毛衫,如今通过工艺革新,已经能走进消费者夏天的衣橱了。“这件水溶羊毛T恤只有80多克,更轻一点的还有60克,它以优质羊毛为原料,经过特殊工艺处理,穿上后轻薄透气不贴肤,夏天在空调房也能穿。”在岛合服饰展厅,张轶群指着一排排彩色的T恤介绍,这款由公司与其他单位合作研发的原创羊毛T恤,推出当年就销出26万件,凭借轻盈的体感,该产品在市场的热度持续走高。

岛合服饰展厅 记者 陈雷 摄

  “市场在变,我们产品就必须变,唯有持续开拓产品场景,才能打开新的增长空间。”张轶群说,岛合服饰每年投入大量研发资金,通过对新材料、新设计的持续探索,将创新落到实处。目前,企业每月新研发款式在150件以上。

  从“制造”转型“创造”,越来越多的企业主动拥抱品牌建设。今年10月中旬,一座占地约1000平方米的品牌集合店“濮凤·集”在濮院临空科技园亮相,作为濮院毛衫选品中心的重要组成部分,该品牌店产品涵盖羊毛衫、羊绒衫、大衣及裤装等全品类,覆盖20至60岁全年龄段客群。

濮凤·集店内 陈建钟 摄

  “选品中心以To B业务为主,我们基于此拓展了To C零售模式,希望把濮院好的毛衫直接带给消费者。”“濮凤·集”负责人徐雅婷介绍,该店整合了濮院本地优质工厂资源,目前已汇集约500款商品,价格从百元级羊毛衫到五千元以上高端羊绒大衣不等,可满足多元消费需求。

  “店内不仅提供‘工厂直供’的价格,还配备有搭配能力的销售顾问,根据消费者需求给出搭配建议。”徐雅婷说,未来,“濮凤·集”将持续依托濮院产业优势,成为连接优质供应链与终端消费的时尚窗口。

  在濮院,技术、产品与品牌的协同推进,共同助力着一场从“上新”到“焕新”的产业转型。这场深刻的变革,不仅为消费者带来了更丰富的选择,也为区域产业发展注入了澎湃动能。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标签:市场;产品责任编辑:陈鼎坤
融媒产品
浙江宣传
群众工作室
90早新闻
精品专题
更多资讯

步入11月,寒意渐起,冬衣市场逐步“热”了起来。作为全国最大的羊毛衫集散中心,嘉兴桐乡濮院也迎来一年中繁忙的产销旺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