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原创 > 全媒体播报 正文

乌镇脉动丨一“网”情深,数字桥梁上的跨国“搭子”

字体:
—2025—
11/05
14:25:47
2025-11-05 14:25:47 来源:浙江在线 记者 李心怡

  浙江在线11月5日讯(记者 李心怡)数字丝路上,无数个体的命运因互联网而交织,他们在虚拟空间中相遇,在现实世界里携手,用微光点亮微光,构筑起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生动实践。

  2015年,在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上,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重要理念被首次提出,为全球互联网治理和发展贡献了中国智慧。

  十载春秋流转,从理念到行动,互联网正将一个个跨越山海的个体联结成并肩前行的“跨国搭子”,在解决发展难题、增进人类福祉的实践中,让命运与共的理念变得具体可感。

  世界互联网大会举办地乌镇 图片源自世界互联网大会官网

  供应链上的“新搭档”:数字纽带畅通全球贸易

  在义乌市促佳贸易有限公司,搜品员毛晓雪刚落座,电脑屏幕便弹出美国一家独立站店铺的订单需求:“急需L码藏青色长袖。”不到2分钟,她已在跨境电商一件代发平台CJdropshipping的数据库中,通过搜索关键词,筛选出了合适的供应商,并上架了采购链接。

  “不出意外,这笔订单会在7至15天后送到美国消费者手上。”总经理涂宏名介绍,通过互联网平台,海外卖家可以实现无库存、低资产营业。

促佳工作人员正在为海外客户检验产品质量 通讯员 吴峰宇 摄

  “这在十年前难以想象,那时外商来义乌找货要跑断腿,我们发货更是‘看天吃饭’。”涂宏名的感慨,道出了互联网对国际贸易的重塑之力。

  2017年,涂宏名与全球120多万海外卖家的“搭档关系”因这个自主研发的跨境供应链平台正式确立。“国外卖家只需专注自己店铺的运营和品牌打造就可以了,选品、库存、物流全由我们搞定。”涂宏名演示着平台功能,海外卖家可一键将600多万个中国商品“转载”到自有店铺,订单数据实时同步,追踪号自动生成。

  美国卖家马克是最早的合作伙伴之一,他说,“没有CJdropshipping时,我要对接3家采购商、2家物流公司,库存积压让我压力很大。现在零库存运营,销售额也大大增长了。”

  数字纽带正让义乌贸易的辐射力持续延伸。2024年9月,涂宏名团队与1688合作打造的B2B跨境平台落地非洲,囊括1.3亿个产品的供应链体系,让坦桑尼亚小贩能轻松订购义乌小商品。

  这样的“生意搭子”在义乌比比皆是。最近,义乌市第六代市场——全球数贸中心开市营业,义乌开启了从传统贸易模式向数字贸易生态跃升的新进程,3700多家新商户靠着稳定的跨境网络,与全球客商实时沟通、洽谈生意。

  危难中的“真伙伴”:技术联通生命通道

  回忆起2015年尼泊尔8.1级强震救援经历,中国厦门蓝天救援队队长陈素珍仍心有余悸。当时灾区水、电、通信全部中断,各国救援队间的通信不畅成为救援的障碍之一,中国救援队员通过使用北斗系统发送的救援位置信息,成为打开生命通道的关键钥匙。北斗就像救援队队员的“眼睛”,让救援不再盲目。

  这场救援让中国北斗与尼泊尔应急管理部门结下“生死搭档”情谊。“因为中国北斗可以发短报文,尼泊尔的指挥部就把中国救援队派到了受灾最偏远、最严重的地方。”陈素珍说。

  截至2024年,北斗系统已服务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巴基斯坦港口管理、老挝的精细农业等领域落地生根,成为跨国应急协作的“标配工具”。

  2023年,在土耳其7.8级地震中,灾区通信基站瘫痪,数千民众无法联系救援队伍。危急时刻,贵州“90后”女孩郭国英通过社交平台发起倡议,两三天内组建起百余人的多语种翻译志愿者团队,为中国和土耳其等国救援队搭建线上沟通桥梁。郭国英说,志愿者们通过即时通讯工具实时传译救援指令,“土耳其队员熟悉地形,中国团队有生命探测设备,我们的任务就是让技术和经验精准对接。”

  技术“搭子”的协同更显硬核。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第一时间启动全球灾害数据应急响应,累计收集10余颗民商卫星的48景(遥感卫星影像单位)有效数据,通过区块链技术确权流转后共享给联合国相关机构及国际救援队。

  一场场跨越国界的救援协作,始于互联网搭建的应急纽带。

  发展中的“好帮手”:互联共享破解民生难题

  “在那之前,我们的生活局限在眼前。‘万村通’项目让我们看到了村落之外的世界。”尼日利亚人巴科·奥塔回忆起8年前“万村通”项目来到他所在的胡卢米村时,仍难掩激动之情。

  奥塔只是非洲边远农村地区千千万万“万村通”项目受益者之一。

  人们可能很难想象,“万村通”项目让很多非洲孩子第一次“触电、触网”。透过一块块小小的电视屏幕,透着懵懂眼神的身躯逐渐成长为建设国家的未来力量。

  从2015年中国实施“万村通”卫星数字电视项目,为非洲1万个村庄接入卫星数字电视信号开始,对非洲人民而言,数字电视再也不是享受不起的奢侈品。

  截至2023年底,中国援非“万村通”项目已顺利完成在非洲20个国家的建设工作,覆盖非洲9512个村庄,直接受益家庭超过19万户。

  墨西哥小伙安德智第一次造访浙江杭州白牛村,就惊讶于那一栋栋“小别墅”。白牛村有1500多名村民,300多个家庭,68家淘宝店。安德智细致地记录下白牛村的景象。3年后,他把中国农村电商经验“搬”到了一万多公里外的家乡,打造了数字乡村项目,漂洋过海的中国农村电商模式在美洲大地上生根发芽,约1500家墨西哥小微企业走上电商之路……

  这些实践无不呼应着《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白皮书的主张——互联网发展成果应由世界各国共同分享。

  十年来,互联网让无数“跨国搭子”的故事照进现实。正如即将召开的2025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主题所昭示的,当个体的力量通过网络汇聚,当跨越国界的协作成为常态,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便在这些具体而微的实践中不断生长。

  数字桥梁上,这些一“网”情深的“搭子”们,正携手走向下一个十年。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标签:互联网;电商责任编辑:吴珂珺
融媒产品
浙江宣传
群众工作室
90早新闻
精品专题
更多资讯

数字丝路上,无数个体的命运因互联网而交织,他们在虚拟空间中相遇,在现实世界里携手,用微光点亮微光,构筑起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生动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