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原创 > 全媒体播报 正文

从田间到“云端”,这场“新农人”比武活动激活乡村新动能

字体:
—2025—
11/07
20:38:53
2025-11-07 20:38:53 来源:浙江在线 记者 汪雨晨

  浙江在线11月7日讯(记者 汪雨晨)11月7日,第二届浙江现代“新农人”技能比武暨2025年浙江农业行业职业技能竞赛闭幕式在杭州市武林广场举行。

本次大赛深度融合传统农耕文化与现代农业发展趋势,在保留中药材种植、茶叶加工等传统技艺比拼的同时,紧跟数字农业发展浪潮,设置土特产直播带货、村咖大师等项目。村咖大师比武则创新探索“咖啡+自然+土特产+民宿”融合经营模式,打造出一批乡村消费新场景,有效激活乡村闲置资源。

活动现场 图源主办方

  在土特产直播带货赛道,2024年冠军选手、小皇鸡品牌创始人陈洪祥在夺冠后的一年中实现了月销10万元到百万元的突破,团队也扩充到了30人。“村播是我们连接乡村跟城市的纽带。”陈洪祥分享,“我们经常把直播间搬到农田、地里田间、茶园,让城市消费者直观看到生产加工过程。”村播也让乡村带来了新的希望,让留守农民学会直播后,在家门口就能增加收益。目前公司全渠道销售额已经突破1亿元,盐焗鸡单品年销近3000万元。

现场展台 记者 汪雨晨 摄

  值得关注的是,本届大赛中,90后参赛选手占比超60%,最年轻的只有21岁。获得浙里新农师一等奖的90后农创客陈鸳鸳,扎根湖州乡村6年,创新提出“乡村运营十部曲”,成功推动港廊古村落实现文旅深度融合。作为一名“浙里新农师”,陈鸳鸳对现代农业教育有着深刻理解,“首先要接地气,其次要深入浅出,以农民能够接受的方式去赋能。”

  陈鸳鸳以土豆为例,阐述了产品价值提升的路径。“从5块钱一斤的土豆,到50元一斤的土豆采摘体验,再到198元的土豆专线,不仅有挖土豆、烤土豆,还会把土豆做成电路让小灯泡发亮,最后升级为498元的土豆社交派对。”这种直观的价值提升案例,让学员们真切地感受到,那些看上去微不足道的贡献,都在为乡村发展出力。

  活动现场,记者还遇到了阿克苏市依干其镇副镇长王冲,他带着阿克苏的苹果来到了杭州。在杭州援疆指挥部、杭州市农业农村局与依干其镇人民政府的帮助指导下,依干其镇打造“村里来了新农人”特色品牌,以农文旅融合之力激活乡村振兴新动能。“我们通过‘走出去研学+请进来授课’模式培育数字技能人才。”王冲介绍,“品牌以‘时令农产品专场+民俗文化体验’为核心,开通同名抖音账号,构建‘短视频引流+直播带货’立体矩阵。”

来自阿克苏的苹果 记者 汪雨晨 摄

  目前,这一创新模式已取得显著成效。品牌带动40余户果农建立稳定供货体系,将冰糖心苹果、鲜榨果汁、苹果干等特色产品销往内地各省市,让6.5万亩核心产区果品通过展销直连内地市场,线上订单超3200单,助力当地农产品网络销售额突破40万元。

  更令人欣喜的是,巴格其村凭借这一创新发展模式,先后获评“中国美丽休闲乡村”“第二批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第七届全国文明村镇”等多项国家级荣誉。从田间到云端,从产品到IP,“村里来了新农人”品牌不仅让农特产品“出圈”,更让民俗文化“增值”,持续壮大村集体经济。

本次大赛构建了“竞赛+比武”双轨并行的技能展示体系。竞赛板块聚焦浙江农业核心技术岗位,设置了农机修理工、动物检疫检验员等8个专业项目;比武板块则精准对接农村新业态,涵盖土特产直播带货达人、“千万工程”讲解员、村咖大师等6个特色项目。自今年4月启动以来,全省累计举办各类技能比武赛事800余场,市级以上预选赛86场,吸引4000余名选手参赛,规模较首届增长近三分之一,覆盖范围和赛项丰富度均创历年新高。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标签:新农人责任编辑:蒋旭辉
融媒产品
浙江宣传
群众工作室
90早新闻
精品专题
更多资讯

11月7日,第二届浙江现代“新农人”技能比武暨2025年浙江农业行业职业技能竞赛闭幕式在杭州市武林广场举行。